考前三个月如何制定数量关系复习计划
距离考试还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时间不长不短,是否能取得好成绩关键就在这考前最后一段时间里。
因此需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首先,你需要在最多一个月的时间里,翻看资料书或者讲义,同时做些专项练习,检查下常考的各类题型,还有没有没能真正掌握的章节,及时查漏补缺,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
其次,在接下来直至考前十天的时间里,建议大家做一些真题,把平时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两天或者三天做一套真题,上午行测下午申论真题演练,晚上以及第二天总结;同时建立错题集,把易错题整理下来。
最后,考前最后十天,模拟考场考试,上午9点至11点模拟一套行测试题,下午2点到5点模拟一套申论试题,让自己并保持这种状态直至考试。
接下来再给大家提供几点在数量关系准备与考试方面的建议:
摆正心态。
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没有把数量关系列入整个复习计划内,认为数量关系较难,直接没有学习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或者准备把数量关系放在最后,有时间就做几个题,没时间直接蒙。
据统计,70%甚至以上的考生能在120分钟内完成省考全部的120道题,你的竞争对手是从容的完成所有题,你在最开始的时间就感觉自己做不完,准备最后有时间就看看没时间就完全蒙,认真做题和边蒙边做肯定是有区别的。
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取乎其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这就告诉我们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如果你事先计算出,自己的努力刚好够达到某一目标,那么别人的竞争,再加上你努力过程中遇到的意外困难,都会让你事实上刚好不能实现期望值。
每一个模块的存在都有原因,每个题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分值,考试还没开始,你就自己放弃了一个模块,如何能够取得好成绩!
克服恐惧心理。
在部分考生心里已经把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悄悄地贴上了“难”那么一个标签,这种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无论是数量关系还是其他模块,每个模块的题都是有难易梯度的,不会哪个模块的题全部都简单,也不会哪个模块的题都难,可能对于部分同学数量关系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是也肯定有简单题,如果同学们之前认真学习了这一模块,是可以搞定12道左右的试题(也就是战略性的放弃3道)。
取舍有得。
在考场上时间较紧,建议先做稍简单的题目,如果有题目一时间解答不出来,不妨先暂时放弃,等你把所有题目完成再回头去思考,千万不要因为一道题影响整场考试。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情况,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高效率的学习,最终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