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王海文
完成人姓名:班级学号:
参与人姓名:班级学号:
2012年3 月23 日
XX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1简介
1.1目的
开发本软件的目的。
1.2业务范围
系统简介,如该系统主要面向什么业务,提供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分几大部分,每部分能做什么。
1.3术语表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如图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
来源。
2系统概述
2.1功能概述(重点)
用用例图表达,要求分层。
2.2系统角色(重点)
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说明用户该用户在系统中的作用及所用的功能。
2.3系统约束
主要列出系统开发环境约束。
3系统功能描述(重点、要求详尽)针对用例图中的每个功能进行描述。
如下所示:
学生信息录入
需求编号:FR-STUDENT-1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录入学生基本信息。
FR-STUDENT-1-1 录入学生信息时,可以设定学号、姓名、性别、籍贯、年度、年制、学院、系、专业、班级、备注。
FR-STUDENT-1-2 学号、姓名、性别、籍贯、年度、年制、学院、系、专业、班级都为必填项,如果某一项没有填写,要给出相应提示。
FR-STUDENT-1-3 输入完整信息,选择录入执行学生信息录入操作。
4非功能性需求
4.1性能
主要包括精度、时间特性(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解题时间等)。
4.2可扩展性
4.3安全性
4.4易用性
4.5可维护性
XX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2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
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可用文字简单描述。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支持环境)的规定。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如可用一张系
统总体处理流程图表达系统总体的处理流程。
2.4结构(重点)
软件结构,可考虑用层次图或包图表达。
每个模块要有处理逻辑的说明。
重点的模块要用活动图、顺序图等表达其动态行为。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2.6尚未问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重点)
每个子系统至少作一到二个界面,要接近最终界面,说明接口特点。
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及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
3.3内部接口(重点)
说明各模块间接口、调用关系以及模块间数据传递关系。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可写见数据库专题训练文档)
5系统出错处理设计(重点)
5.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5.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
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
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
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5.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XX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2程序系统的结构(可考虑用构件图)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
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
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可。
3.1功能
说明该程序应具有的功能,可采用IPO图(即输入一处理一输出图)的形式。
注意:应比概要设计文档中描述的更细化,体现实现细节。
3.2性能
说明对该程序的全部性能要求,包括对精度、灵活性和时间特性的要求。
3.3输人项(重点)
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入的方式。
数量和频度、输入媒体、输入数据的来源和安全保密条件等等。
3.4输出项(重点)
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出的形式、数量和频度,输出媒体、对输出图形及符号的说明、安全保密条件等等。
3.5算法
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如没有自定义的算法,可省略。
3.6流程逻辑(重点)
用图表(例如程序流程图、判定表等)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逻辑流程。
3.7接口
用图的形式说明本程序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及隶属于本程序的下一层模块、子程序,说明参数赋值和调用方式,说明与本程序相直接关联的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文卷)。
3.8存储分配
根据需要,说明本程序的内存分配情况。
3.9注释设计
说明准备在本程序中安排的注释,如:
a.加在模块首部的注释;
b.加在各分枝点处的注释;
c.对各变量的功能、范围、缺省条件等所加的注释;
d.对使用的逻辑所加的注释等等。
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用类似F.3的方式,说明第2个程序乃至第N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
XX项目数据库设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