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题库完整

工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题库完整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培训题库一、单选(80道)1、在施工过程中,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对桩的()和桩身()。

A、支撑阻力、承载力B、支撑压力、承载力C、支撑强度、荷载力D、支撑阻力、强度力2、在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时,通过调整()、()、()等改变基桩支撑刚度分布,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A、桩径、桩长、桩距B、桩径、桩长、高度C、桩径、桩高、桩距D、桩长、承载、内力3、在一般施工过程中,用来表示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设计值符号是()、()。

A、F t、F c B 、F X、F yC、F a、F b D 、F k、F h4、桩基础应按下列哪两类极限状态设计()。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非正常使用极限状态B、承载能力极限、强度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D、强度状态、荷载状态5、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承载力验算。

A、非强层B、软弱下卧层C、荷载D、力度6、桩基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结构重要性系数γo应按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γo不应小于()。

A、0.8B、1.0C、1.2D、1.57、对建筑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有明确判断、结论和防治方案;A、岩溶、土洞 B 、洪水、土洞C、岩溶、腐蚀D、岩溶、泥浆8、对于摩擦型桩:宜按20~35m布置勘探孔,但遇到土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适当()勘探点。

A、均匀B、加密C、扩大D、疏散9、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小直径桩为d()、大直径桩为d()。

A、≤250mm 、≥800mmB、≤200mm 、≥850mmC、≤200mm 、≥800mmD、≤250mm 、≥850mm10、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一级裂缝控制等级,桩身应设置预应力筋;对于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二级裂缝控制等级,桩身宜设置()筋。

A、加强B、荷载C、疏散D、预应力11、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 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对受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并不应()上述规定值A、等于B、小于C、大于D、忽略不计12、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

A、350mm B 、320mmC、300mmD、400mm13、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φ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φ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

A、65mmB、50mmC、70mmD、60mm14、当桩基形状不规则时,可采用等代矩形()计算桩基等效沉降系数,等效矩形的长宽比可根据承台实际尺寸和形状确定。

A、面积B、长宽C、大小D、重量15、当土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引起的下拉荷载计入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A、阻力 B 、压力C、体积D、重量16、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应灌注素混凝土,或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

A、0.90B、0.94C、0.85D、0.1017、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不符合下列那个要求()。

A、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联系梁。

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 时,可不设联系梁。

B、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

C、按照靠近最相邻的承台设置主梁。

D、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

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

1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桩尖型式宜根据地层性质选择闭口型或敞口型;闭口型分为()和()。

A、平底十字型、锥型B、弯曲型、接口型C、平底十字型、弯型D、敞口型、闭口型19、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符合下列那个要求()。

A、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

B、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C、四类、五类环境中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 26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的相关规定。

D、桩身混凝土满足混泥土强度。

20、对于主裙楼连体建筑,当高层主体采用桩基时,裙房(含纯地下室)的地基或桩基刚度宜相对弱化,可采用()基础。

A、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疏桩或短桩B、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疏桩、C、混泥土、复合地基、疏桩D、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疏桩、长桩21、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不符合下列那条规定()。

A、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对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对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

B、对于一承台一桩基础,承台与桩直接连接时,承台纵向主筋锚入桩身内长度不应小于35 倍。

C、混凝土桩的桩顶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内,其锚入长度不宜小于35 倍纵向主筋直径。

D、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与柱直接连接。

22、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减小沉降A、承载力B、压力C、强度D、连接23、下列建筑桩基那些不应进行沉降计算()。

A、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B、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

C、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型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D、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24、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宜于核心筒区域局部设置增强刚度、()沉降的摩擦型桩。

A、减小B、加强C、增大D、忽略不计25、桩基设计应具备以下那些资料()。

A、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建筑物的有关资料、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供设计比较用的有关桩型及实施的可行性的资料。

B、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建筑物的有关资料、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

C、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供设计比较用的有关桩型及实施的可行性的资料。

D、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供设计比较用的有关桩型及实施的可行性的资料。

26、基桩可按下列那些()规定分类。

A、按承载性状分类、按成桩方法分类、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B、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按数量分类。

C、按承载性状分类、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D、按承载性状分类、按成桩方法分类。

27、导管接头处外径应比钢筋笼的内径小()以上。

A 、200mm B、100mmC 、50mm D、300mm28、灌注桩灌注混凝土前,孔低()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小于1.25,含沙量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

A、300mmB、100mmC、50mmD、500mm29、沉管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

A、180-220mmB、30-50mmC、80-100mmD、60-80mm30、静力压桩施工时,抱压力不应大于桩身允许侧向压力的()倍。

A、1.0B、1.1C、1.2D、1.531、桩基工程应进行桩位、桩长、桩径、桩身质量和()的检验。

A、动侧B、单桩承载力C、静载D、桩身混泥土强度32、预制桩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宜采用探伤检测,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验不得少于()个接头。

A、2B、3C、4D、533、锤击桩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桩的密集程度、单桩竖向承载力以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

A、试桩情况B、桩长C、桩型D、施工工艺34、灌注桩桩身混泥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混泥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

A、C25、C30B、C20、C30C、C25、C40D、C20、C4035、以下不同桩径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桩径700mm的桩嵌入承台70mm。

B、桩径800mm的桩嵌入承台80mm。

C、桩径1000mm的桩嵌入承台100mm。

D、桩径600mm的桩嵌入承台50mm。

36、下列灌注桩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的是()。

A、沉管灌注桩主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B、人工挖孔桩主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

C、冲孔桩主筋保护层厚度为45mm。

D、旋挖桩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37、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不应少于()。

A、0.8B、1.0C、1.6D、1.538、下列对基桩选型表述正确的是()。

A、凡嵌岩桩必为端承装。

B、挤土灌注桩也可应用于高层建筑。

C、人工挖孔桩质量稳定可靠。

D、扩底不一定提高承载力。

39、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可取为()Mpa。

A、0.5-1.0B、0.6-0.8C、0.5-0.8D、0.6-1.040、混凝土实心桩的吊运和运输时,对混凝土强度要求是()。

A、吊运要求强度达到70%及以上,达到100%方可运输。

B、吊运要求强度达到75%及以上,达到100%方可运输。

C、吊运要求强度达到70%及以上,达到90%方可运输。

D、吊运要求强度达到75%及以上,达到90%方可运输。

41、以下对锤击沉桩打桩顺序要求错误的是()。

A、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B、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方向是施打。

C、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D、根据装的规格,宜先小后大,先长后短。

42、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力桩。

A、6B、7C、8D、943、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A、40mmB、30mmC、35mmD、50mm44、灌注桩混凝土灌注之前,孔低沉渣厚度指标不符合规定的是()。

A、对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

B、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

C、对抗拔桩,不应大于150mm。

D、对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

45、钢筋笼制作检查不符合检查的是()。

A、钢筋规格B、焊条规格C、钢筋品种D、钢筋笼就位标高46、预制桩施工过程中不进行检验的是()A、打入深度、停锤标准、静压终止压力值B、接桩质量,接桩间歇时间及桩顶完整状况C、桩身垂直度检查D、桩顶标高应严格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位置47、那些灌注桩不适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沙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层()。

A、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B、旋挖成孔灌注桩C、冲孔灌注桩D、人工挖孔桩48、桩基承台的构造,应满足以下那些()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