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科学物态变化专题

七年级下科学物态变化专题


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 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大的比热
D.较小的密度
【例 23】 滑 冰运动员为什么能在光滑而较硬的冰面上溜滑自如而不跌倒呢?
【例 24】 一 块冰放在桌面上,再把一根细铁丝压在冰块上,铁丝的两端各悬挂
5 千克的钩码,如图
10-12 所示 .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铁丝切入冰块,但铁丝穿过的地方没有留下切口,铁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例 26】 海 波的熔点是 48°C,则 48°C 的海波
(
)
A. 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足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例 27】 一 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 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0℃的教室里,
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例 17】 在 舞台上喷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可以产生白雾, 形成所需要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
题型三 熔化图像
【例 18】 图 表示的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A. 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的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的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的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的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 其
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的温度计读数较
______ ,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______时要吸热 .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的差别越小,表
示空气的湿度越 ______.
题型七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 35】 炎 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
得出各种油的蒸气后再进行冷却,把它们彼此分开
.这种方法主要依据它们的 ( )
A. 不同的密度
B.不同的比热 C. 不同的沸点
D.不同的汽化热
【例 41】 焊 锡的熔点是 230 ℃左右,火炉温度可达 800 ℃,能不能用焊锡焊过的铁壶来烧开水?为 什么?
【例 42】 烧 菜用的橄榄油,它的沸点比锡锅的熔点高,但人们却能够在锡制的平底锅里用橄榄油煎 东西,看起来油沸腾了,锡锅并没有烧坏,这是什么缘故?
气态氨由此冷却 ② 变成了液态氨, 又沉人了棒底。 这样,
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 “制冷机 ”。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 决 “千年冻土 ”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
态变化名称是(

A .①汽化②液化
B.①液化②汽化
C .①升华②液化
D .①升华②凝华
【例 15】 人 工降雨先后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过程:
【例 39】 在 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滴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其主要原因是
A. 滴入的水滴温度低 C.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例 40】 石 油中含有汽油、煤油等物质 .工业提炼中采用加热的方法,让原油温度逐
t 渐升高,陆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 11】 对 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采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 术的地方 “冻结 ”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实施手 (填物态变化 )需要吸热的原理。
【例 12】 夏 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
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例 36】 多 油的汤不易冷却,这是因为 A. 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 B. 霜是水凝固而形成的 D. 雪是水气凝华而形成的
【例 3】 下列事例中, 属于气体液化现象的有(

A. 冬天人嘴呼出的 “白气 ” B. 夏天早晨草上的露水
C. 冬天玻璃窗上的 “冰花 ” D. 深秋的晚间 “下霜 ”
【例 4】 下列现象与凝华有关的是( A. 入冬后湖水结冰 C.初冬的早上地面结霜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16 年物态变化专题 常考易错训练
题型一 物态变化辨析
【例 1】 冻豆腐里面小孔的成因是
()
A. 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形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D. 豆腐里面的水受冻结冰再熔化成水而成
【例 2】 下列各种对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露是水气液化而形成的 C.雾是冰升华而形成的
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例 28】 下 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 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 5℃的冰块放在 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A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B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
C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D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
【例 21】 在 0°C 的水里撒些食盐,当水结冰时,冰的温度是 ______.
A.0 °C C.低于 0°C
B. 高于 0°C D. 不知掺盐量,无法判断
【例 22】 在 北方的冬天,汽车的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
() B. 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D. 油层覆盖在汤面上,阻碍了水的蒸发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题型八
沸腾的特点及应用
【例 37】 给 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中 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 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 图线所示。
【例 38】 在 烧煮食物时,若用水煮,只要水烧不干,食物不会煮焦;若把食物放在油中炸,虽然油 未烧干,食物却有可能变焦 .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丝穿过整块冰后,发现冰仍然是完整的一块,这叫
“覆冰现象 ”请.解释铁丝为什么能切进冰
块?铁丝穿过后,冰为什么仍是完整的一块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题型五 熔化的条件
【例 25】 把 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 熔化一部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例 16】 文 艺演出时,舞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
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A .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 .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
“雾 ”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而成的 “雾 ”
0.25mm 厚的铝
膜,一时难倒了焊接专家和锻压专家.后经中外科学家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
把薄薄的( 0.25mm)铝片装到钢罐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
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触牢了.这里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

A .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 .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 B. 秋日的早晨浓雾弥漫 D.灯泡用久了玻璃变黑
【例 5】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
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 .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例 6】 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 .水结冰时铝膜和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例 10】 民 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其中的奥
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
【例 1】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水竖直放置,乙试管倒插在盛水的大烧杯中, 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水沸腾
.由图可知
()
【例 19】 下 图是热源对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均匀地加热,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
化而变化的图像 .此图像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A. 松香的熔化
B. 萘的熔化
C.萘的凝固
D. 水的蒸发
E.水的沸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题型四 熔点的应用
【例 20】 在 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的主要原因是(
【例 30】 夏 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 放人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
“粘 ”到一起了,如图所
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