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 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 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 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 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3)×10^11个/L,它有质膜, 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 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 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 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
生物体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血液成分的检测有重要的 临床意义。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 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 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葡萄 糖合成能量。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 鲜红色。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 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组织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 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血液是在循环 系统中,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血液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 胞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 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 类的血液具有凝血机制,血小板破裂时,会将血浆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等凝 固成为血饼,剩余的透明液体就叫做血清。
当心脏患病时,为了勉强达到射血的目的,心肌纤维通过伸长达到增强收缩力,导致出现心 腔扩大,通常称为心脏扩张。另外为了排除高血压等病的高外周阻力,而出现心肌肥厚,使心 脏增大,通称为心脏肥厚。高血压的病人常引起心脏肥厚。心脏肥厚扩张的病人,在数年甚至 在数十年内仍能耐受日常生活。但如同旧的橡皮筋一样,弹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心脏疾病进一 步发展,代偿性肥大或扩张也将受到限制,当心脏难以耐受过度劳损时出现代偿,血液就不能 正常射出,从而导致心衰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左室射血分数为≥50%;右心室射血分数为≥40%。若小于此值即为心功能 不全。
5
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 能力或特性。
自律性是指自律性细胞从最大舒张电位通过自动除极,达到阈电位后激发的节律性动作 电位称为自律性。
身体活动时,组织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血液就必须供给组织所需的氧气。此时健康的心脏 收缩次数增多,另外每次射血量增多,较平静时增加 10 倍的功率。当心脏患病时,为了送出足 量的血液,心脏则需代偿性增大,以保证血液的送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下面的例 子,就很容易理解。当我们将橡皮筋拉开时,因为其具有弹力而收缩,在某个限度内拉得越长 其收缩力也更大。然而当橡皮筋有损伤时,尽管尽力牵拉,其弹力也不比正常的强,如果更严 重时,尽管怎样拉也没有弹力,甚至断开。
以人类的血液为例,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 pH 值为7.3~7.4,渗透压为303.7毫摩每升。ABO 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类,可分为 A 型、B 型、AB 型及 O 型,另外还有 Rh 血型系统,MNS 血型系统,P 血型系统等血型系 统。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 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中首 先是两心房收缩,其中右心房的收缩略先于左心房。心房开始舒张后两心室收缩,而左心室 的收缩略先于右心室。在心室舒张的后期心房又开始收缩。如以成年人平均心率每分钟75 次计,每一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其中心房收缩期平均为0.11秒,舒张期平均为0.69秒。 心室收缩期平均为0.27秒,舒张期平均为0.53秒。
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 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 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
每一心动周期可产生四个心音,一般均能听到的是第一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标志心室收缩期的开始。于心尖搏动处(前胸壁第5肋间隙左 锁骨中线内侧)听得最清楚。其音调较低(40~60赫兹),持续时间较长(0.1~0.12秒), 较响。其产生:
当心瓣膜发生病变后,会使瓣膜出现异常的振动及血流的改变,产生异常的心音,称心 杂音。
临床上可根据心杂音产生的时期和性质,协助诊断某些心血管疾病。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约为0.10~0.12秒。出现在心室收缩期,是心室 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及相伴随的心室壁振动形成。
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约为0.08~0.10秒。出现在心室舒张期,是心室 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动脉瓣关闭等形成。
1
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 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卵巢、 膀胱、子宫。
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主要的内脏有:
消化系统的胃、肠、肝、胆。
呼吸系统的肺。 泌尿系统的肾脏、膀胱。
从全身组织收集的含氧低、营养低、二氧化碳高、代谢产物高的暗红色静脉血回流右心房, 经三尖瓣口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经肺动脉瓣口,送入肺循环,在毛细血管壁与肺泡壁间吸收 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成为鲜红色的动脉血,进入左心房。在左心房经过二尖瓣口到左心室, 再经主动脉瓣进入全身组织细胞。
这些血液中的一部份,经过小肠壁吸收营养,另外一部分经过肾脏使代谢产物随尿液排泄 体外。再者通过肝脏将有毒物中和,在肝脏合成蛋白质等营养物经腔静脉回流心脏。正常人 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一分钟收缩 60-80 次,非常有规律。每次收缩,主动脉的压力升高,并传 到末梢血管。所以当我们触摸手腕挠尺侧时,可感到动脉的波动,通常以挠侧为明显,通过触 摸动脉的波动,可了解心脏收缩的次数是规则还是不规则,从而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
疾病影响解剖,解剖的改变能引起疾病。组织异常增生,例如癌症,能够直接破坏正常 组织或压迫正常组织,引起破坏。又如阻断组织的供血,可造成组织坏死(梗死)如心肌梗死 或脑卒中(脑梗死)。
2
因为解剖学和疾病之间关系密切,检查身体内部结构的方法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 的主要依赖手段。首次重大突破是 X 线的发现,使医生能看到身体内部结构,不需经外科 手术就能检查内部器官。另一个重要进展是计算机体层摄影(CT),这种技术是 X 线与计算 机的结合。CT 扫描产生身体内部结构详细的二维图像。
生殖系统的卵巢、子宫。(注意:心脏不属于内脏,要有管道与外接相通的才属于内脏。 脾脏也不属内脏,它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没有内脏的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的功能。)
解剖学 解剖学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可以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 剖学。解剖学的主要分支有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人体解剖学。在解剖学研究中,研究大体 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组织、细胞、胞器的观察则会利用显微镜。
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发生在第二心音后0.1~0.2秒,频率低,它的产生与血 液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和瓣膜发生振动有关,通常仅在儿童能听到,因为较易传导到体表。 第四心音由心房收缩引起,也称心房音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左、右心室的搏出量基本相约130~145毫升,心缩末期容积(即心室射血期末留存于心室 的余血量)约60~80毫升,故搏出量约65~70毫升。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左室射血分数,即 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是指:每搏输出量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心室收缩时并不能将心室的血液全部射入动脉,正常成人静 息状态下,心室舒张期的容积:左心室约为145ml,右心室约为137ml,博出量为60-80ml, 即射血完毕时心室尚有一定量的余血,把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一般5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 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血小板正常值:(100到300)×10^9个/L.
3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 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 种为“ABO 血型系统”和“Rh 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 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医学基础知识
心脏如同本人的拳头大小,通过问隔使心脏分为左右两半,每一半再进一步的分为回收血液 的部分称为心房,喷血的部份称为心室,所以心脏共有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共四个腔。
在心室出入口,处都有瓣膜,在左心室的入口处有二尖瓣,出口处有主动脉瓣,右室的入口 处有三尖瓣,出口处有肺动脉瓣。瓣膜的作用就是使血液只能向固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的 倒流。
血量(blood volume) 动物循环系统内所含血液的总量,又名总血量。在较高等动物, 由于血液处于闭锁的心血管系统中,血量的变化及其调节对全身各部分的功能影响极大。动 物静息时,尽管全身血量的绝大部分是在心血管系统中不停流动,这部分血量叫做循环血量; 但另有小部分血量分布在肝、脾、腹腔静脉、骨骼。各种脊椎动物的血量 随其体型的大小 而异,差别可以非常悬殊;但就各种动物血量与其自身体重之比来看,差别并不很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