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氰化物的中毒机理和解毒机制

氰化物的中毒机理和解毒机制

其中,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组合是氰化 物和氰酸中毒的最好治疗剂。
解毒措施和机理
•。 • 一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先用亚硝酸
钠、亚硝酸异戊酯使血红蛋白迅速生成高 铁血红蛋白。后者三价铁离子能与体内游 离的或已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基结 合形成不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而使 酶免受抑制.高铁血红蛋白又能从氰化细胞 色素氧化酶中把细胞色素氧化酶置换出来, 从而恢复活性。 残余的CN—用硫代硫酸钠清扫,生成无毒 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
氰化物的中毒机理 和解毒机制
1.氰化物的介绍 2.细胞色素的特点 3.氰化物的中毒机理 4氰化物的解毒机制
氰化物的介绍
• 氰化物是含氰基的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分 子化学结构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均属 于氰化物,最常见的是氢氰酸、氰化钠和氰 化钾。根据与氰基连接的元素或基团把氰 化物分成两大类,即有机氰化物和无机氰化 物。一般将无机化合物归为氰类,有机化合 物归为腈类。氰化物在民用工业中用途十 分广泛,它是赤血盐(铁氰化钾)和黄血盐(亚 铁氰化钾)染料的原料,且大量用于贵重金属 的提纯筛选 电镀和农药制造等.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The respiratory chain
NADH(-0.32) FMN(0.30)
CoQ(+0.1) b(+0.07)
c1(+0.22)
c(+0.25)
aa3(+0.29) O来自(+0.816)中毒机理
➢呼吸链电子传递产生的跨内膜质子梯度形 成了一种质子驱动力, 当它驱动质子通过 ATP合酶流回线粒体基质的同时,催化ATP 的合成。
参考资料
• 课件 • <<氰化物急性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 <<氰
• 细胞色素有a、a3、b、 c、c1等种类,其中除aa3 外,其余的细胞色素中 铁原子均以卟啉环和蛋 白质形成6个共价或配 位.因此不能和O2、CO、 CN-等结合。唯a3的铁原 子形成5个配位,能与O2、 CO、CN-等结合。
氰化物的中毒机理
• CN-和氧化型细胞色素 氧化酶结合,使酶的结 构改变,不能再从底物 获得电子.
氰化物的结构特点
• 氰化物具有杏仁油的气味,是 一种易挥发的物质,易溶于水, 其CN-离子在结构上类似于CO、 N在2C,原外子来上的(一如个图电1荷)好,似它分是配等 电子体。从结构上,这个离子 是个偶极离子,既有偶极又有 负电荷,偶极的负端应在C原子 的一边。因此在C上的一对孤对 电子对容易向右空轨道的金属 离子配位,是一种很强的配位 络合物。所有的过渡金属都能 生成氰络合物。
解毒
• 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细胞色素氧化酶 氧化型( Fe3 + ) ,中断了氧化呼吸链,可使细 胞窒息。
• 外加或生成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 的铁( Fe3 + ) 竞争结合CN- 的物质,从而消 除毒性。
常用的解毒剂
• 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钴 (Co-EDTA ) • 羟钴铵(Vitamin B12a ) • 亚硝酸异戊酯 • 高浓度的美蓝溶液
氰化物的介绍
• 氰化物是高毒物质,如氰化钠,人口服的致死 剂量为150~250mg ,无机氰化钾 、氰化钡、 氰化锌 、氰化亚铜 、铜氰化钠等都属剧毒 物品.腈类化物,如乙腈、亚硝酸铁氰化盐类 等化学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也可代谢成氰化 物,从而导致中毒. 所以探究氰化物对人体的 毒害作用、生化机理、解毒机制是十分必 要的.
➢ATP合成依赖于线粒体上的电子传递
中毒机理
• • 氰离子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
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 使传递电子 的氧化过程甚至整个生物氧化过程中断, ATP合成减少、细胞摄取能量严重不足而造 成内窒息,导致人和动物体因缺乏能量而死 亡。
中毒机理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氰化物还能通过影响钙 稳态,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机体氧化应激 和抗氧化体系等对机体造成毒害. 氰化物通 过多种途径导致机体中毒,并且各机制间能 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形成恶性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