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分析3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分析3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分析摘要: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的最后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报表日财务状况,损益表反应企业会计期间的盈利情况,现金流量表反应企业会计期间的经营、投资、筹资现金流情况。

三张报表在编制上相对单独存在,而在财务分析时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三张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为使用者决策和管理提供总括性的资料信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有关方面通常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源是会计报表使用者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是进行有效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会计报表;分析;关系;研究;现金动态流向;资本结构。

一、三大报表的概念和包含的内涵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和其他日常核算资料,以一定的指标体系,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种书写文件。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的最后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为使用者决策和管理提供总括性的资料信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有关方面通常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源是会计报表使用者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是进行有效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满足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了投资者决策的需要,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地反映会计主体在特定日期(如年末、季末、月末)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的雏形产生于古意大利,随着商业的发展,商贾们对商业融资的需求日益加强。

高利贷放贷者出于对贷款本金安全性的考虑,开始关注商贾们的自有资产状况,资产负债表于是孕育而生;利润表它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内经营及其分配(或弥补)情况的一种会计报表;随着近代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社会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静态的、局限于时点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已无法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

人们日益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生存能力,即企业的盈利能力,于是,期间报表——损益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通常是年度)内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运用去向的会计报表,是一张综合反映企业理财过程,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报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又叫做现金流量表,它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会计报表。

其目的在于提示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对三种会计报表概念和功能用途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对于我们下一步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我对三种主要会计报表的认识和关系进行研讨。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反映企业一定时日财务状况信息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故又称为财务状况表。

首先它是一张静态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等式,将某一会计期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余额,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编排而成。

这看起来是十分简单的编表技术,但这些技术却能为使用者增添若干有用信息。

,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出报表的那一时刻,这个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何,是盈利还是亏损,亏损的话,亏损到什么地步,盈利得话,盈利了多少。

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是看是什么时候出的,时点对这张报表的影响很大,因为,昨天亏损,不一定今天就亏损,今天盈利,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会盈利,随着时间的改变公司的亏算和盈利的状态也会随时改变。

因此,财务状况不仅是简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是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归根结蒂,取决于企业的偿付能力。

因此,产生未来现金流入的能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集体表现,而企业产生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变现能力、财务弹性和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控制的经济资源产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能力、资金结构的合理程度,偿债能力及企业适应其所处环境变化的能力等,通过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分析以下问题:(一)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资产项目中,除现金外,资产转换成现金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表明流动性越强。

例如,可随时上市交易的有价证券投资,其流动性一般较应收款项强,因此前者可随时变现,而应收款项的流动性又较存货项目强,因为通常应收款项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转换成现金,而存货一般转换成现金的速度较慢。

负债到期日越短,其流动性越强,表明越早要动用现金。

短期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又没有足够的现款和足够的资产可及时转换成现金,以清偿短期内即将到期的债务。

长期债权人及企业所有者也要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越低,企业越有可能破产,越没有得到投资回报的保障,越有可能收不回投资。

资产负债表分门别类列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本身虽未直接反映出短期偿债能力,但通过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较,并借助于报表注释,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二)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一般认为资产越多,负债越少,其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若资不抵债,则企业缺乏长期偿债能力。

资不抵债往往由企业长期亏损、蚀耗资产引起,还可能因为举债过多所致。

所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它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它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通常指企业权益总额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负债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中投入资本与留存收益或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关系。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数额表明企业所支配的资产有多少为债权人提供,又有多少为所有者提供。

这两者的比例关系,既影响债权人和所有者的利益分配,又牵涉债权人和所有者投资的相对风险以及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分类,列式了重要项目,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为管理部门和债权人信贷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资产负债表本身并不能直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弹性的信息,是它所列式的资产的分布和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的信息,以及企业资产负债流动性,资本结构等信息,并借助利润表及注释表的信息,可间接的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财务弹性,并为管理部门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适应能力提供指导。

(四)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绩效企业的经济绩效主要表现为获利能力,而获利能力则可用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相对指标衡量。

这样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信息结合起来,珠联璧合,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经营绩效,并可深入剖析企业绩效优劣的根源,寻求提高企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良策。

三、利润表分析——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会计经营成果报表信息利润表是反映某一会计主体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它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收入和相应的费用、成本以及最终形成的损益。

企业经营业绩特别是获利能力的信息,是评价企业对所控制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预计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企业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能力和新增资源利用能力的重要资料。

编制利润表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报表使用者,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

在经营活动中,利润表是一张重要报表,他的重要性体现在:(一)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活动能力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

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指标,他指企业运用一定的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

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率等指标。

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及附表才能得到。

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做出决策。

(二)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

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

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转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起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债权人和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利润表的有关信息,可间接的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并揭示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做出各种信贷决策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决策。

(三)可做出经营决策比较和分析利润表中各种构成要素,可知悉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杜绝损失发生,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四)可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比较前后期的利润表上各项收入、费用和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并查考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绩效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关系,以便评判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功过得失,及时做出采购、生产销售、筹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使各项活动趋于合理。

利润表要真正地发挥以上功能,与他所揭示的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

而信息的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在收入确认、费用确认以及利润其他项目确定时所采用的方法。

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企业可能会选用对其有利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导致收益偏高或偏低。

例如,对折旧费用、坏账损失和已售商品成本等都可按多种会计方法计算,产生多种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因此,报表使用者只有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评估一个企业经营成果的质量。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动情况的信息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它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起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而长期以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来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使用。

但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管理当局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动及支付能力。

因为在商业活动中,经常出现利润虽丰厚但因现金流动不畅而导致经营失败的事例。

作为企业主要会计报表之一的现金流量表,它通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变动情况及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以便使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判断企业的支付能力。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发展,不但要设法把自身的产品销售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收回货款,以保证以后的经济活动能顺利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