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核心技术模块

物联网核心技术模块

许多优点。
沃尔玛使用的RFID
RFID工作原理
RFID进入电磁场后,接 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
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
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
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
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 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 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 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物联网讲座之超链接之一
物联网初探:核心技术模块
几个关键词: 电磁波
RFID IPv6
物联网
1、物联网的基础(1):电磁波
物联网=射频标签(RFID等)+Internet
了解物联网的前提:
电磁波、RFID,IPv6
Electromagnet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waves
RFID典型应用实例
林林总总的射频识别组件
RFID的市场构成
3、物联网的网络层核心技术:IPv6
IPv6是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4)
的更新版

Pv6支持2128(约3.4 ×1038)个地址,
这等价于在地球上每平方英寸有
4.3×1020地址(6.7×1017地址/mm2

丰富的地址资源使得物联网成为可能。
并且消费者可以知道每件物品的历史。
物联网核心技术模块简介完毕!
请退出并返回主课件《物联网讲座 》
RFID技术成熟度:2003-2009年
射频识别(RFID)原理
从条形码到智能识别(电子标签)时代
射频识别系统至少应包括以 下两个部分,一是读写器, 二是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 应答器等,本文统称为电子
标签)。另外还应包括天线,
主机等。
RFID 的应用
日本东京大学坂村健教授在 计算所介绍RFID。 萝卜上的RFID记录了整个萝
如何进一步理解物联网——手机定位: 如果手机=RFID,基站=阅读器,手机用 户=物品;即使用户不打电话,这也是一个 与物联网很类似的应用。 基站会定时给手机发出信息,手机接 收后再应答,以便网络获得手机的状态和 位置;而当网络将手机号(RFID)与用户
(物品)对应后,网络就可以确切地知道
物品的位置等信息。
电磁波的发现 麦克斯韦(1831--1879) 1873年《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 的存在,提出光的电 磁说。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现代电子学的基石。 赫兹(1857-1894) 1888年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知识(1) 电磁频谱
电磁波知识(2) RFID主要频段标准及特性
2、物联网的感知层核心技术: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ID), 或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兴 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 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 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
、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
卜生产信息(产地、施肥、
农药),运输信息等。买家 在超市可以追踪这些信息。
桌子上的烟、酒、饮料都有
RFID。
RFID运用领域
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



物流和供应管理 生产制造和装配 航空行李处理 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 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 门禁控制/电子门票 道路自动收费
IP地址资源的扩展:双协议
新一代网络技术:IPV6
FRID的市场优势
物联网初探:初步结论
物联网定义:把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射频标签(RFID等)+
Internet
意义:实现了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无缝连接。
进一步理解物联网
物联网的“想象力”
物联网的应用:
如同Internet一样,应用广泛且还有很多有待探索;可以发挥想象力,充分想象;
以超市为例:

条形码:逐一扫描条码+结账 RFID:一次性扫描(你可以推 着购物车迅速通过RFID阅读器)+结账; 物联网:一次性扫描和结账同时完(超市和银以推着车直接从阅读器出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