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攒(cuán):凑在一块儿拗(ǎo): 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确凿(quèzáo):确实菜畦(càiqí):菜地桑葚(sāng shèn):桑树果实轻捷(qīngjié):轻快便捷蟋蟀(xīshuài):一种昆虫,俗称蛐蛐臃肿(yōngzhǒng):这里形容何首乌根的粗大脑髓(nǒosuǐ):脑浆相宜(xiāngyí):适合书塾(shūshú):就是私塾。
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方正(fāngzhèng):正派博学(bóxué):学问广博蝉蜕(chántuì):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脱下的壳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形容少有人来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
(二)知识积累1、百草园: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一个菜园子,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族所共有。
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
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块秋后还被用来做晒场,但因园子大而显得有些荒凉。
这个荒芜的园子,不仅瓦砾成堆,杂草丛生,而且有树木、蔓藤和飞鸟虫兽,是孩子们游玩的好地方。
鲁迅儿时和他的小伙伴们就经常来此玩耍嬉戏,随着新台门周家的败落,百草园东首仁房的园地早于1915年就卖给东邻朱阆仙,西首智房部分也于1918年和新台门房产一起售给了朱家。
解放后,国家花钱向后来的章姓业主收回,作为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供广大观众游览和休息。
2、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
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
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学业中断。
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
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十七岁时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长达六年。
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
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
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醯醢(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同舒书写的。
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3、《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
共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二、教学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理解课文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基础练习】1.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确凿(záo)菜畦(qí)皂荚(jiá)B.桑葚(sèn)油蛉(líng)斑螫(máo)C.珊瑚(shān hú)骨髓(shuǐ)秕谷(bǐ)D.蝉蜕(duì)盔甲(kuī)倜傥(tìtǎng)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A.觅食、轻捷、质扑、收敛 B.乘凉、监赏、啄食、缘由C.书塾、消释、颠倒、鼎沸 D.绅士、蜡梅、渊博、恭敬3.选出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依次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人迹罕至(为人)方正同窗好友A.稀罕正方同伴 B.稀少正确同事C.稀奇正派同行 D.稀少正派同学4.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 ____家、_________家。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散文集《》,散文集共收集了《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等十篇文章。
【整体感知】5、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两个部分内容。
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
第一部分(第自然段至第自然段):记叙。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至第自然段):记叙。
其中过渡段是第自然段。
它在结构上起作用。
6、默读百草园部分,思考:作者称百草园“是我的”,这是因为百草园中有、、。
参考答案1.A 2.C 3.D 4.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5、1-8 百草园的生活 9-24 三味书屋的生活 9 承上启下的过渡6、有趣的动植物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冬天在雪地捉鸟的快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随堂抽测题1、请你给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确凿.()菜畦.()桑椹.()攒.()成小球积攒.()宿.()儒星宿.()蝉.()蜕.()盔.()甲斑蝥.()执拗.()拗.()过去叵.()测人声dǐng()沸 jiàn()赏收liǎn()脑suǐ()bǐ()谷tìtǎng()人迹hǎn()至2、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 ____家、_________家。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散文集《》,散文集共收集了《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等十篇文章。
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1)、概括第①段段意:。
(2)、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作用。
参考答案:1、záo qí shèn cuán zuǎn sù xiùchántuì kuī máo niùǎo pǒ鼎鉴敛髓秕倜傥罕2、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任选四个)3、写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承上启下的过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2、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
【句段品读】1、齐读第2段,找出文中所写的景物和它们的特点,想一想,这些景物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不必说是()景特点景物()()()()()()()()也不必说是()景形容词景物动词()()()()()()()()()单是,是()景具体景物有:5、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动词:表达效果:仿写:参考答案:1、春碧绿菜畦光滑石井栏高大皂荚树紫红桑椹夏鸣蝉长吟肥胖黄蜂伏轻捷叫天子窜秋油蛉何首乌蟋蟀木莲蜈蚣覆盆子斑蝥“单是”是强调的重点2、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②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④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
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3、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4、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5、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表达效果: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仿写:(答案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随堂抽测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的黄蜂伏在茶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cuàn()向云霄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