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9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等,结 合燃煤锅炉中出现的高温燃气流对管道用 材的冲蚀腐蚀问题,开展了高温冲蚀系统研 究。 ☞加拿大Postethwaite开展了化工管道 内双相或多相流介质对金属材料的冲蚀腐 蚀系统研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Stack系统研究 了腐蚀磨损机制图。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5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切削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塑性材料在多角形刚性颗 粒,低冲击角的条件下进行冲蚀的规律。但对高冲击 角或脆性材料的冲蚀偏差较大。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6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2、变形磨损理论模型(deformation and cutting mode)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9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5、脱层理论模型(Delimination mode)
Suh建议金属滑动磨损中的微裂纹形核过程可以发 生在冲蚀过程中。颗粒冲击靶材时亚表面的应力分布 及空穴成核的影响,并指出空穴成核区出现在表面下 某一深度, 空穴成核容易出现在冲击角为15~20° (即最大冲蚀磨损量的冲击角),冲击速度越大,则空 穴成核区越深,亚表面夹杂物和硬的二相粒子的数量 和间距会影响冲蚀速度。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3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五、腐蚀磨损速率的影响因素
在腐蚀磨损系统中,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产生 于电化学因素的作用,而其磨损则主要源于力学因 素的作用(表面剪切)。影响腐蚀磨损量的因素很 复杂,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大 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据2005年《中国腐蚀调查报告》的不完全统计 :我国年腐 蚀损失达5000亿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调查显示腐蚀损失约 占本国GNP的2%~5%。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5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腐蚀磨损的研究逐渐成为摩擦磨损学中 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由于腐蚀磨损是一门新 兴的交叉学科,起步较晚,且影响因素复 杂,与磨损材料本身的性能、环境因素、力 学因素等密切相关;涉及到腐蚀学、摩擦磨 损学、流体力学、电化学、金属学、表面分 析与检测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因而也是摩擦 磨损学中的一个研究难点,其中腐蚀磨损机 理又是腐蚀磨损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极其复杂 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2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 a.腐蚀形成的表面膜或腐蚀产物容易被磨损; b.腐蚀导致材料的表层组织结构遭受破坏 ,致使材 料的机械强度降低而加剧磨损; c. 磨损产生的挤出唇等凸出部位因电位升高而容易 发生电化学腐蚀; d. 磨损使腐蚀产物得以去除 ,而磨损形成的新鲜表 面更容易被腐蚀(加速了腐蚀)。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4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1、 环境因素(液体介质):腐蚀性(pH值)、粘度、 密度、压力、温度等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5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2、粒子(磨料)特性:形状、粒度分布、硬度、冲击 角、流量(浓度)、强度及易碎性等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0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四、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
Zelder1949年首次提出,材料腐蚀与磨损之间存在 交互作用,即腐蚀可以加速磨损,而磨损也可以加速 腐蚀,从而加速材料的破坏。腐蚀磨损引起的材料流 失总量不是纯腐蚀率与纯磨损率代数和,通常情况 下,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会明显加速材料的流失, 总流失率是纯腐蚀率与纯磨损率代数和的几倍甚至几 十倍 。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7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8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1 国外
☞1946年Wahl和Hartstein发表了第 一篇系统论述腐蚀磨损的文章. ☞美国加州大学的Iain Finnie于20世 纪50年代最早提出了冲蚀磨损的切削模型。 ☞1977年到1983年间对冲蚀磨损机理和 理论模型的研究非常活跃,初步形成了其 机理和理论模型的体系.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0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2 国内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结合实际工程项 目,国内很多高等院校与研究所兴起了金属腐蚀 磨损的研究。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1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典型的有: √ 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 √ 沈阳铸造研究所 √ 北京化工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酸泵厂 √ 华中科技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沈阳工业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等等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
2007-7-22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一、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3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腐蚀、磨损和疲劳断裂是材料在使用过 程中导致功能失效的最主要的三种原因,在 实际环境中,它们往往同时参与材料的破坏 过程。腐蚀环境中摩擦表面出现的材料流失 现象称为腐蚀磨损(corrosive wear, erosion,erosion-corrosion),对腐蚀磨 损的认识和研究比腐蚀和摩擦磨损要晚得多。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3、疲劳模型(fatigue mode)
Mamoun于1975年提出。以临界应变作为冲蚀磨损 的评判标准:只有当形变达到临界值εc时 ,才会发生 材料流失。他把εc看作材料的一种性质 ,并作为材料 塑性的衡量指标 ,为材料的微观结构所决定。 疲劳模型在解释球状粒子正向冲击方面较为成功.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2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3 国内外腐蚀磨损研究的焦点:
☛ ☛ ☛ ☛ 腐蚀磨损机理 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 影响腐蚀磨损速率的因素 控制腐蚀磨损速率 延长设备构件使用寿命的方法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Bitter于1963年提出的,是对I.Finnie切削模型 的延伸和修正。引入临界冲蚀速度和能量分散的概 念,把冲蚀磨损分为变形磨损和切削磨损两部分。
变形磨损理论模型较好地解释了颗粒以不同冲 击角冲击靶材后其两种变形历程及能量变化规律。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17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30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1、合理选材 、合理
设计原则:
耐腐蚀性材料(钝化膜、热力学稳定性)
耐蚀性
电化学保护(阳极保护、阴极保护)
表面保护覆盖层
缓蚀剂
二者兼顾
高强度基体
耐磨性
第二相强化和细晶强化 形变强化 表面处理
2007-7-22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8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六、控制腐蚀磨损速率 延长设备构件使用寿命的方法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9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即: ☞ 选用耐腐蚀磨损的材料; ☞ 通过表面处理工艺提高抗腐蚀磨损性能; ☞ 改进零件结构设计,使其有利于减少腐蚀磨损。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4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腐蚀磨损的工业背景极为普遍:如在石油 化工、煤的加工、输送和燃烧、能源交通、农机、 建材、矿山、冶金以及水利电力等行业的机械 设备中,腐蚀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惊人 的, 腐蚀磨损造成的损失占总腐蚀量的9%, 总磨损量的5%。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1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腐蚀磨损引起的材料流失总速率为 腐蚀磨损引起的材料流失总速率 : Vt = V c + V e + V s
Vt——材料流失总速率 Vc ——单纯腐蚀引起的材料流失速率 Ve ——单纯磨损引起的材料流失速率 Vs ——腐蚀与磨损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的 材料流失速率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31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2、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在通用材料的基础上用工艺手段提 高材料耐磨性或抗腐蚀性能,从而达到显著改善材料 的抗腐蚀磨损性能的目的,把高性能与经济性较好 地结合起来,因此利用表面处理提高材料腐蚀磨损性 能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
2007-7-22
Ping Li School of MSE, HPU
26
金属材料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
3、流动参数:靶材与粒子间的相对速度、界面层特 性、雷诺数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