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教师: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
探究
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
课本,标划知识点。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相关史事】
阅读课文63页相关史事,了解“法西斯”一词的含义。结合正文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思考,在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了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的内容看,这是哪个政党的主张?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该政党执政后有哪些暴行?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相关史事】
阅读66页资料,结合所学回答
1.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是什么?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观察图片《二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回答:德国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表现有哪些?
3.【史料分析】
材料一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各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如下表所示。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2.2%
28.4%
40.6%
16.5%
8.4%
材料二我们要求得到较多的土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刺的人口…德意志民获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2)纳粹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焚毁大量的进步书籍;迫害、屠杀犹太人等。
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结合课文回答问题,认识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生:阅读史料,分组研讨,解答问题:
(1)要侵略扩张,称霸世界。(2)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过程与
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观察地图,了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过程。
情感态
度与价
相同点: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启示:对侵略行径绝不能姑息纵容;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等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1)材料一中的“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什么愿望和野心?
(2)为实现“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中的目的,日本在中国制造了哪些暴行?
(3)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日本热衷于侵略扩张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师: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了解“法西斯”一词,强调现在法西斯成了“战争、恐怖、独裁”的代名词。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如何?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何时建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人物扫描】
“我要在历史上留下利爪雄狮的形象”---墨索里尼
结合课文,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对外政策如何?说出意大利法西斯对外侵略的表现?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阅读64页“人物扫描”希特勒相关材料,结合课文回答:德国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史料研读】
材料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1927年)
材料二: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1936年“二二六兵变”以后不久,日本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法西斯统治开始确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生:阅读课文,掌握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内外政策。
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正文,认识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领土扩张的罪行。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观察地图,依图掌握德国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情况。
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美国和德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逐渐克服了经济危机: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3)原因: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缺乏;②传统的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武土道精神;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④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为转嫁危机,日本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标志: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拓展延伸
德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西斯有何共同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暴行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值观
了解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产生的消极影响,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重点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难点
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袭时,罗斯福实行新政帮助美国度过了危机,德国、日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