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小演讲《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数学小演讲《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直到1736年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 了这是一个不可能问题。他以此
为题,在彼得堡科学院作了一个
有趣的报告,把问题归结为如下 图形的“一笔画”问题。即连续
一笔画出这条曲线,既不重复也
不遗漏。
C
A
D
B
在图中,从A、B、C、D中每个点出发时,都有奇数条叉道。所以它 们都不能作为“路过”的点(这是因为“路过”的点,要有进有出,必 是偶数条叉道)。显然,A、B、C、D四点不可能都不是“路过”的点, 所以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趣题,已经有了一个确
切的答案,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可以看到,“一笔画”问题与图形的
A
大小、形状无关,即图形作了某种变
形,能否一笔画出的答案不变(如七 桥问题画成右图的样子,与答案无 B C
关)。这就是现代“拓扑学”研究的
问题,所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和欧拉, 成为“拓扑学”的先驱。 D
应当知道,“一笔画”问题对于解决最短邮路问题和其他规划问题是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这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数学问题。 俄国的加里宁格勒,18世纪称为哥尼斯堡,普雷格尔河贯穿
全市。它有两个支流们建造了七座大桥把河的两岸连接起来。
于是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人能不能一次走完这七座 大桥,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这个问题使不少人大伤脑筋,
很有实际意义的。
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 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 3.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