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适应性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路程B. 功C. 电势能D. 磁感应强度2.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物理科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B. 牛顿首次运用了“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C. 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绘电场的研究方法D. 电场强度公式E=和加速度公式a=都是采用比值法得到的3.如图所示为高德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小汽车从宁波到上海导航的具体路径,其中有两个推荐路线,第一个路线是2小时46分和226公里,第二个路线是2小时51分和228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小时46分表示某个时刻B. 226公里表示此次行程的位移大小C. 根据第一个路线的数据,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D.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4.一块石头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 1.2mB. 3.6mC. 6.0mD. 10.8m5.如图所示,用一枚小磁铁将一张纸压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一同学向下拉白纸使白纸和磁铁一起向下匀速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纸受到磁铁向上的摩擦力B. 白纸没有受到磁铁的摩擦力C. 磁铁只受到2个作用力D. 磁铁受到4个作用力6.如图所示,运动员以速度v在倾角为θ的倾斜赛道上做某段圆弧的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运动员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下列对运动员和自行车这个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的作用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mD. 受到的合外力为07.某人投掷飞镖,他站在投镖线上从同一点C水平抛出多个飞镖,结果以初速度v A投出的飞镖打在A点,以初速度v B投出的飞镖打在B点,始终没有打在竖直标靶中心O点,如图所示。
为了能把飞镖打在标靶中心O点,则他可能做出的调整为()A. 保持初速度v A不变,升高抛出点C的高度B. 保持初速度v B不变,升高抛出点C的高度C. 保持抛出点C点位置不变,投出飞镖的初速度比v A大些D. 保持抛出点C点位置不变,投出飞镖的初速度比v B小些8.北京时间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它们的组合体在与地心距离r处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B. 组合体绕地运行的速度为C.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D. “天舟一号”到达“天宫二号”所在的圆轨道上后只要加速就能实现对接9.利用小磁针可以估测磁感应强度,已知赤道某地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水平向北。
将小磁针放入由某电磁装置产生的水平向东的匀强磁场中,发现小磁针N 极由北向东偏转了θ角,则由该装置产生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A. B0sinθB.C. B0tanθD.10.处于山区的某校引入一台风力发电机,利用丰富的风能为学校供电。
已知该风力发电机扇叶半径为8m,空气平均密度为1.2kg/m3,发电机所在处平均风速为5m/s,该发电机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10%,该校配备的日光灯为20W,则该发电机可供日光灯正常发光的数量约为()A. 15盏B. 75盏C. 150盏D. 750盏11.夏天使用电风扇时,若不慎扇叶被卡住,风扇容易烧毁。
已知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P,发热功率为P0,当风扇被卡住时热功率为(两端的电压仍不变)( )A. PB. P-P0C.D.12.如图,取一块长为L的表面粗糙的木板,第一次将其左端垫高,让一小物块从板左端的A点以初速度v0沿板下滑,滑到板右端的B点时速度为v1,第二次保持板右端位置不变,将板放置水平,让同样的小物块从A点正下方的C点也以初速度v0向A右滑动,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一定大于v2B. v1一定大于v2C. 第一次的加速度一定小于第二次的加速度D. 第一次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一定比第二次要多1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现在O点固定一个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在x轴正半轴上的点N(d,0)固定有带电量为8Q的负电荷,y轴正半轴位置固定有一根光滑绝缘细杆细杆上套有带电量为+q的小球,当小球置于M点时,恰好保持静止,则M的纵坐标为()A. B. C. D.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4.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线路中,提高输送电压时,电路中输送的电流也会增大B. 图乙所示的射线测厚装置系统是利用了γ射线的穿透能力C. 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紫色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D. 图丁所示的核反应堆是用镉棒来控制核反应速度15.如图甲所示,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a、b分别从上方垂直入射后,在相同条件下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分别如图乙所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薄片的厚度减小一些,干涉条纹的间距会变宽B. 单色光a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的光子动量大C. 若单色光a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单色光b照射该金属时也能发生光电效应D. 在玻璃中传播时,单色光a比单色光b的传播速度小16.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已知甲波向左传播,t=0时刻恰好传播到x=+0.5cm处,乙波向右传播,t=0时刻恰好传播到x=-0.5cm处,经过0.5s后甲波刚好到达O点,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波的波速为1.0cm/sB. 两列波相遇后,x=0cm处质点的振幅为4cmC. x=1.5cm点在0-3s内,通过的路程为16cmD. t=ls时,x=1.25c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方向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17.老师正在准备《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1)课代表需要帮老师从图甲中选择必要的仪器完成实验,需要仪器是______(填序号);(2)图乙是某同学四次测量操作的照片,其中操作最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3)图丙是某小组同学正确操作后在白纸上得到的实验记录,请找出其中的实际合力,并根据标度作出这个合力的图示1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测定一粒旧纽扣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他们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了该电池的电动势,如图甲所示,则测量值为______(2)用如图乙的电路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量和计算数据如表:(表中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R2004006008001000U0.500.82 1.05 1.22 1.330.002500.002050.001750.001530.001330.001250.001680.001840.001860.00177均为U,横坐标分别为R、和中的某个,其中______(填“A、“B”或“C”)图体现了物理量间的线性关系,该图横坐标的物理量为______(填“R”““或“”),根据该图象求得该纽扣电池的内阻为______。
(计算结果取1位有效数字)19.利用传感器可以方便地采集实验数据,用来做物理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梅同学用手机中磁传感器来探究单摆的运动。
她将一小块磁铁吸附在单摆小球下方,成为一个“有磁性的重物”,测量出悬点与到摆球上端的绳长L,将手机放置在悬点正下方,打开手机中磁传感器软件,将细线拉开一定小角度θ(θ<5°),手机中屏幕显示手机所在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周期为______s(保留3位有效数字)。
多次调节绳长并测出绳长和对应周期,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2)光传感器可以记录空间中的光强分布,小军同学用光传感器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中光强分布情况(如图丙),某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丁所示的光强分布图,则缝屏所用的为______(填“单缝”、“双缝”),若仅减小激光器和中间缝屏的距离,则观察到条纹将______(填“变宽”、“变窄”或“不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0分)20.一架质量m=2.0×104kg的飞机,发动机提供的推力恒为F1,起飞速度为v M=100m/s,在水平地面跑道上起飞时跑道至少长s1=400m,现要使该飞机能在s2=100m的航母跑道上起飞,需用电磁弹射器辅助。
假设在舰面上运动时电磁弹射器对飞机全程施加恒定推力F2,飞机在地面和航母跑道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均为f=1.0×104N,假设航母静止在海平面上,不考虑空气阻力,求(1)飞机发动机的推力F1大小;(2)电磁弹射器的推力F2大小;(3)电磁弹射器对飞机所做的功。
2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字形固定轨道与水平桌面的右端相接,“9”字全高H=0.8m,“9”字上半部分四分之三圆弧半径为R=0.2m,钢管的内径大小忽略不计。
桌面左端固定轻质弹簧,开始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其右端处于A位置,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 P=2.16J,将质量m=0.1kg的可看作质点的小球放在A位置与弹簧相接触,解除弹簧锁定后,小球从A被弹出后经过B点进入“9”字形轨道最后从D点水平抛出,AB间水平距离为L=1.2m,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水平地面足够长,试求:(1)弹簧解除锁定后,小球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若小球从“9”字形轨道D点水平抛出后,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倾角θ=45°,每一次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球水平速度分量保持不变,小球弹起来的竖直速度分量减小为碰撞前的一半,直到最后沿着水平地面滚动,求小球开始沿地面滚动的位置与D点的水平距离以及碰撞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
22.如图所示,两根一端带有挡柱的金属导轨MN和PQ与水平面成θ=37°角,两导轨间距L=1m,导轨自身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B=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ab和cd,每根棒长为L,质量m=1kg,电阻R=1Ω,垂直放在导轨平面上始终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