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室内覆盖系统安装工程验收规范本规范主要包含了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施工前的检查、安装工艺检验、系统检查测试、初验测试、试运转测试以及工程总验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目录1 总则 12 系统组成 23 工程验收前检查 33.1安装环境检查 33.2设备及器材检验 33.3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 43.4 AP设备安装 43.5 线缆布放 43.6有源器件安装 63.7无源器件安装 63.8天线安装 63.9其他附件安装73.10通电测试前检查73.11加电检查74 工程初验84.1测试总体要求84.2 AP设备检查测试84.3室内分布系统检查测试84.4室内覆盖系统检查测试94.5技术文件和备件的移交95试运转验收测试105.1试运转验收要求105.2试运转观察指标106工程总验收116.1竣工技术文件116.2验收要求和内容11本规范用词和用语说明12条文说明121 总则1.0.1 为适应WLAN室内覆盖系统发展的需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认真做好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为WLAN室内覆盖系统安装工程验收规范,是WLAN室内覆盖系统安装工程验收中实施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适用于WLAN室内覆盖系统的新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应在合理利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本规范涉及WLAN室内覆盖系统的AP部分和室内馈线分布系统部分的安装工程验收.1.0.5 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建设、施工等相关单位应同时到场,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验收。
1.0.6 WLAN室内覆盖系统安装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
1.0.7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并提供报告呈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系统组成2.0.1WLAN室内覆盖系统由二部分组成:AP和室内馈线分布系统3 工程验收前检查3.1安装环境检查3.1.1 作为信号源的AP设备工作环境及设备安装机房环境要求参见相关规范。
3.1.2 馈线敷设路径及其管道应保证起抗挤压、阻燃特性。
3.1.2 WLAN室内覆盖系统使用的器件及材料严禁工作在高温、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的环境。
3.1.3 WLAN室内覆盖系统使用的器件及材料安装环境应保持干燥、少尘、通风,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
3.2设备及器材检验3.2.1开工前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已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备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破损和变形现象。
2. 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数量应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3. 器件的电气性能应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
3.2.2 工程建设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2.3 特殊情况下,设备和器件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3.2.4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件应由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鉴定,并作好记录,由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解决。
3.3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3.3.1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大于50mm。
3.3.2 安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2. 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3. 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
4. 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 每米允许垂直偏差为3mm。
5.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保护框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
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阻燃材料封住洞口,3.3.3 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
列槽道应成一直线,每米左右偏差不超过3mm;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3.3.4机房内走线道、吊挂铁架等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做保护地。
保护地引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 mm2的多股铜导线。
3.5 线缆布放3.5.1 馈线电缆的布放要求如下:1. 馈线的规格型号、数量、布放路径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馈线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破损、断裂现象。
3. 信号电缆与电源线、地线应分开布放,在同一电缆走道上布放时,间隔应不小于50mm。
4. 馈线布放时应留有适当余量,绑扎力度适宜,布放顺直、整齐,不能互相缠绕,并按连接次序理顺。
尽量避免出现斜走线、空中飞线、交叉线等情况。
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如地下停车场),馈线走线管可与其他线管一起走线,并用扎带与其他线管固定。
5.当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表3.5.1-1所规定:表3.5.1-1 馈线弯曲曲率半径要求线径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1/2”210mm 70mm6.穿横线如业主有要求的,要穿PVC管或镀锌管,走线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绑在细的线缆上,要做到单独捆绑,在天花板上每1.5米一个扎带,明线处0.6米一个扎带,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向一致。
注意走线的美观,经过白墙时要穿PVC管。
在墙上固定时使用塑料管卡。
7.馈线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也就是通常指的弱电井,不能使用通风管道或水管管井。
馈线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8.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应套用PVC管。
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PVC软管连接。
9.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固定,其固定间距如表3.5.1-2所示:表3.5.1-2 馈线固定布放要求<1/2”线径馈线>1/2”线径馈线馈线水平走线时 1.0m 1.5m馈线垂直走线时0.8m 1.0m10.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11.馈线的连接头必须安装牢固,正确使用专用的做头工具,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接头不可有松动,馈线芯及外皮不可有毛刺,拧紧时要固定住下部拧上部,确保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3.8天线安装3.8.1 WLAN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通常的天线类型包括全向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壁挂天线(板状)、八木天线。
3.8.2天线安装1.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方案规定的范围内,并尽量安装在吊顶的中央。
2.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均要求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其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 对于室内定向板状天线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并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
3.室内天线尽量采用吊架固定方式,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
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
4.在有特殊要求时,天线安装在天花板内,仍需要固定,不得随意摆放;5.天线放置要平稳牢固,如果垂直放置,安放位置要合理,方便天线的连接。
要做到整体布局合理美观。
安装天线的过程中不能弄脏天花板或其它设施,室外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更多的防水胶带,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安装完天线后要擦干净天线,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3.10通电测试前检查3.10.1 设备正常工作电压:直流工作电压标称值为-48V,允许波动范围为-40~-57V。
交流工作电压标称值为220V, 频率50Hz,允许波动范围为220V±10%,50Hz±5%,波形失真小于5%。
3.10.2 检查标识齐全、正确。
3.10.3各种零件、配件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
3.10.4各种选择开关应按设备技术说明书置于指定位置。
3.10.5各类熔丝的规格应符合设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3.10.6设备接地良好、可靠。
3.10.7电源引入线极性正确,连接牢固可靠。
4 工程初验4.1测试总体要求4.1.1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4.1.2测试过程应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4.2信号源设备检查测试4.2.1信号源基站设备和直放站设备的性能指标测试,参见相关制式基站和直放站的规范。
4.2.1要求对每项指标进行测试并提供详细的测试结果记录。
4.5技术文件和备件的移交4.5.1在初验测试阶段,应对全套技术文件进行清点和移交,包括系统文件、计划文件、硬件设备技术文件、软件系统技术文件、安装和测试文件、维护和操作文件及各种建设单位认为必要的其他技术文件。
4.5.2在初验测试阶段,应按设备清单进行清点,且应联机进行测试,确认性能良好。
5试运转验收测试5.1试运转验收要求5.1.1试运转验收是对系统质量稳定性观察的重要阶段;试运转验收应从初验测试完毕开始,试运转时间可按订货合同规定的试运转期限执行,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
5.1.2试运转验收测试的主要指标和性能应达到本章规定要求,方可进行工程总验收,否则应追加试运转期,直到指标合格为止。
5.1.3试运转期间,应在有实际用户接入系统的条件下联网运行。
5.2试运转观察指标5.2.1在系统试运转期间应观察下列项目,并做好记录:1.硬件故障率:设备因部件等损坏、失效需更换电路板的次数应不大于系统所有正在运行电路板数量的0.5%;关键部件的故障率(如处理器板、电源转换器、磁盘等)应为0。
2.在试运行期间,不得由于硬件设备原因进行系统再装载或再启动操作。
3.在试运行期间,由于软件原因造成的故障不得大于1次,发现问题应迅速查明原因并予以解决,并应做好相关记录。
4.冗余部件非人为切换次数。
5.2.2在试运行期间,室内覆盖系统测试项目如下:1.接通率2.掉包率3.漫游成功率4.传输带宽6工程总验收6.1竣工技术文件6.1.1按《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见邮部字(1996)54号文]的规定办理。
6.1.2竣工验收工作应在系统性能指标测试完毕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后,经施工单位向工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工程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在工程总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系统且完整的竣工技术文件,竣工技术文件一式四份,其中一份在总验收签证后退还给施工单位。
6.1.3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说明。
2.工程开工报告。
3.交工(中间交工)验收通知书。
4.交工(中间交工)验收证书。
5.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6.已安装设备明细表。
7.停(复)工通知。
8.随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记录。
9.工程设计变更单。
10.工程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单。
11.测试记录。
12.竣工图纸。
13.交接书。
6.1.4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观整洁,内容齐全,规格形式一致,数据准确,文字表达详细,实际与文件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