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抹灰工程施工工艺
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室内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适用范围及室内具体抹灰部位明确如下:
1、室内所有墙体、梁、柱(除电梯井道内墙面、车载电梯井道内墙面);
2、泳池内壁防水砂浆抹灰(泳池内防水不施工);
3、天棚打磨平整,清理干净不抹灰(对存在钢筋外露的天棚底板,首先防锈漆涂刷外露钢筋,然
后素水泥浆内掺纤维素罩面,同时确保同一室内空间的顶板处理方式、效果及颜色、质感一
致);
4、现浇板楼面清理干净、打磨平整,保证预留垫层厚度为150mm后,不做处理;
5、楼梯踏步抹灰,对不规整踏步需进行高度和踏宽的修正,保证每栋楼的每个楼梯自身的踏高和
踏面尺寸一致,同时注意与楼层预留150mm高垫层的关系;
6、踢脚线处理:每楼层建筑完成面设计标高处加设水平黑色塑料分隔条一道(与抹灰完成面平
齐,分隔条在阴阳角交界处以45度拼接,分隔条乙方提前送样确认),分隔条以下仅刮底糙,分割条以上施工完整;楼梯间墙面斜向分隔条设置高度,为垂直踏步8cm;(分隔条与门窗洞口交圈时,应与门窗的铝附框相接);
7、线盒、电箱等位置:墙柱面外露线盒必须位置准确、埋设方正。
抹灰前将线盒口用胶带缠贴,
抹灰工程结束后,用裁纸刀将贴封的胶带割除;
8、阴阳角处理:严格确保墙柱、门窗洞口的阴阳角方正。
阴阳角处抹灰前加设通长玻璃条(2mm
厚、20mm宽),玻璃条在抹灰面层完成时不外露。
二、重点要求事项
1、抹灰材料水泥砂浆,不得添加砂浆王、石灰精等抹灰添加剂,分层抹灰不得一遍成活,表面细
拉毛处理(除楼梯踏步、泳池抹灰水泥压光);
2、大墙面抹灰与门窗洞口抹灰收口必须同时进行,一次完成。
严禁出现先大面积抹灰后门窗洞口
收边收口现象,严禁出现大墙面抹灰与门窗洞口周边收口抹灰有接茬的观感现象;
3、砂浆搅拌时必须选用同厂家同品牌同批次的水泥,砂浆搅拌中严控配合比,确保质量的同时,
保证室内抹灰成活后的面层色泽、质感等一致;
4、室内正式抹灰前,准备工作必须完善且经报验后方可抹灰。
需报验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内容:墙
体浇水后的湿润度、砌体与砼梁柱墙交界面钢丝网的铺设、砼梁墙柱表面甩浆处理、墙柱阳角的处理、预埋线管穿铁丝完成;
5、样板先行,经甲方对样板抹灰确认后,方可进行大面积大范围施工;
三、施工条件
1、框架结构工程和砌筑工程结束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
2、安装好墙面湿润用水和养护用水水管;搭设好抹灰用脚手架,脚手板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完
毕。
3、穿越墙面和楼板的的管道套管、墙面安装的电线配管、管道支架、开关箱、门窗框安装结束,
并与墙体连接牢固;上述构件的产品保护做完。
四、原材料选用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和安定性,必须经复试检验合格,禁止使用废品水泥。
2、砂: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5%,不得含有草根和其他有机物等有害杂质,使用前要进行筛选。
五、施工准备
1、基层处理
抹灰位置清理
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要清除干净,必要时用碱性溶液清洗;局部表面凸出部分剔
平;蜂窝、麻面和疏松部分等剔除到密实处后,用1∶水泥沙浆分层补平;外露钢筋头
和铅丝头等清除掉;缺棱掉角处和坑凹处填补抹平。
弹好各种控制线
在墙面上弹出+50cm水平线、顶棚水平线和其他相关粉刷边线,对于外墙的大角两面、
阳台两侧、窗洞和窗套等要弹出抹灰层的控制线;作为刮槽打底的依据。
构件安装部位处理
穿越墙面和楼板的的管道套管、墙面安装的电线配管线槽、开关箱等必须安装和留置正
确、连接固定牢固,并用水泥沙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
复核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门框四周用聚氨酯发泡剂堵缝,
窗框四周用密封材料封严。
喷水湿润
抹灰基层面在粉刷前,提前两天用雾化水枪喷水湿润,每天喷水两遍以上保持基层处于
潮湿状态;粉刷前再喷水湿润一遍,但是要注意粉刷时基层面不能有明显水珠。
2、沙浆拌制
抹灰沙浆拌制时应按配合比严格计量,并检验沙浆稠度,合格后方可使用。
抹灰沙浆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投料完后的延续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做到搅拌均匀。
抹灰沙浆拌制后必须在终凝前使用完毕,禁止使用硬化后在浇水拌合的沙浆抹灰。
3、界面增强处理
当墙体为两种材料、且粉刷面为同一平面时,在粉刷前要在两种材料墙体接缝处先铺钉5×5
钢丝网,钢丝网与两边墙体的搭接宽度为150mm,这样可减少因墙体材料不同造成抹灰粉刷
层在接缝处的开裂现象。
当基层为混凝土面或砖墙面时,在粉刷前可采用喷涂工艺在基层表面喷涂一层—2.5mm厚的
聚和物水泥沙浆结合层,对于混凝土面还可以采用趁湿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以提高粉
刷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减少粉刷层的空鼓开裂。
六、抹灰施工工艺流程
1、抹灰施工一般要求
抹灰方法
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细拉毛。
抹灰层平均厚度
抹灰厚度20mm
2、抹灰工艺流程
基层检验和处理→喷水湿润→吊直、套方、弹控制线、贴标筋→做护角→抹水泥沙浆窗台板
→界面处理→大面积抹底及中层灰→外墙弹线粘贴分格条→抹面层抹灰沙浆→窗套装饰线
等特殊部位抹灰。
七、施工要点和技术措施
1、基层处理措施
基层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抹灰层后期的质量稳定,对于防止抹灰层空鼓开裂至关重要,必须
认真对待。
具体措施见本节相关部分。
2、吊直、套方、弹控制线、贴标筋
根据基层平整度找出抹灰的规矩,以保证抹灰层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的要求,以及确定抹灰位
置和装饰线位置。
内墙面具体做法如下:
先在基层弹出粉刷边线,如不同抹灰材料的分界线、暗踢脚位置线、窗台和门窗边框线
等。
然后用靠线和直接拉线的方式,检查基层的垂直度或平整度,大致确定抹灰厚度,
最薄处一般不少于7mm。
在墙面2m左右高度,两边离粉刷边线或阴角100-200mm处,各做一个上灰饼标志;然后
根据上灰饼用靠线板引做两个下灰饼,位置为踢脚板上口;在左右两边灰饼之间拉通
线,做上下中间灰饼,灰饼水平间距为-1.5m左右。
在每道上下灰饼之间分两遍抹出宽度为80-100mm的竖向灰梗,灰梗高度要同灰饼高度一
致,灰梗表面用木抹子搓毛,灰梗两边做成八字形。
3、界面增强处理
对于混凝土面,在基层湿润的情况下,采用喷涂工艺在基层表面喷涂一层—2.5mm厚的聚和
物水泥沙浆结合层,待结合层具有一定强度时开始抹灰;或先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然
后趁湿开始抹灰,以提高粉刷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减少粉刷层的空鼓开裂。
当墙体为两种材料、且粉刷面为同一平面时,在粉刷前要在两种材料墙体接缝处先铺定5×5
钢丝网,钢丝网与两边墙体的搭接宽度为150mm,这样可减少因墙体材料不同造成抹灰粉刷
层在接缝处的开裂现象。
4、抹底层及中层沙浆
先在两筋中间墙上由上往下薄薄抹一层底灰,厚度为5-7mm,待底层灰稍干后再用同样方法
抹中层灰,厚度为7-9mm,如墙面不平中层灰过厚,则要分遍抹灰。
然后用刮杠靠在两边的
冲筋上,有上往下刮平,刮完一块后用木抹子搓平。
每面墙面抹灰后击实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
非抹灰面的污染、管道背后和落地灰及时清理干净。
5、罩面抹灰
待中层灰六成干后,一般是第二天,进行罩面抹灰。
先将墙面适当湿润,先薄薄抹一层底
灰,使其与基层粘牢,紧跟着抹面层灰;用大刮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实溜
光;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顺垂直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抹灰面的颜色均匀一
致,减少收缩裂缝产生。
八、成品保护措施
1、物料运输时,不得碰撞墙角、门框,不等碰撞以完成的设备、管线、埋件等。
2、抹灰时,要保护好以安装的配件、支架、电线槽盒、开关箱等室内设施,要保护好地漏和管道
口不被堵塞;对门框和管道等设施进行塑料布包裹防止污染,粉刷后及时清理干净。
3、沙浆运输和盛放采用固定容器,不得溢洒,并及时将容器清理干净。
禁止在地面上直接堆放沙
浆。
4、抹灰后,任何工具不得靠在完成抹灰的墙面上,抹灰层凝结硬化前要防止水冲、碰撞和挤压;
拆除脚手架时,要轻拆轻放,防止碰撞门窗和墙面。
九、抹灰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外观质量)
中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灰线清晰平直方正;阴阳角弧度符合设计要求;滴
水泛水符合要求;无空鼓裂缝。
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
孔洞、槽、盒和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尺寸正确、边缘整齐,管道后面平整。
2、一般项目(抹灰质量的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中级抹灰高级抹灰
1 表面平整 4
2 用2m直只和楔形尺检查
2 阴、阳角垂直 4 2 用2m托线板和尺检查
十、质量记录
1、抹灰用各种材料的材质证明以及复试合格证明。
2、上道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记录。
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4、自检、互检记录。
5、质量验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