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谱法复习题.doc

色谱法复习题.doc

色谱法习题一、填空题1.用归一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O2.一般來说,在固定液选定后,载体颗粒越细,色谱柱的柱效 _____________ o3.在气相色谱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______________ o4.在色谱法中,用理论塔板数衡量色谱柱的_______ ,用相对保留值衡量色谱柱的____________ o5.1956年范第姆特提出速率理论方程,其方程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6.根据速率理论,影响色谱柱柱效的因素主要有三顶,它们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o7.根据H=A + B/u十C U,最佳流速为__________ ,最佳流速下对应的最小塔板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o8.如果样品组分比较复杂,且色谱图上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较准确测量保留值进行分析有一定困难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定性分析较为简便可靠。

9.若在长的色谱柱上测得的分离度为0.68,要使它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米。

10..液相色谱中流动相在色谱柱中不仅起洗脱作用,还参与___________ 过程。

组分分离选择性除了靠改变固定相的性质來提高外,还可以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 种类和组成來提高选择性,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情况,分为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O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矿泉水屮NO;、SO亍含量时,i般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谱法。

12.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固定相基体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13.在液相色谱中,改变色谱柱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液相色谱中,改变相对保留值是通过选择合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

二、选择题1.气相色谱分析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A.组分与担体B.组分与组分C.组分与固定相D.担体与固定相2.在气相色谱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A.保留时间B.分配比C・半峰宽D.峰面积3.在气相色谱中,实验室之间能通用的定性的参数是:()A.保留时间B.调整保留时间C.相对保留值D.调整保留体积4.试指出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根据色谱峰的血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样品中的组分数D.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5.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的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A.载体粒度B.分配系数C.扩散速度D.理论塔板数|6.在色谱分析屮,柱长从lm增加到4m,其他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A. 4 倍B. 1 倍C. 2 倍D. 10 倍7.物质A和B在长30cm的柱上分离,保留时间为16.40min和17.63min,不保留物质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min,峰底宽度是l.llmin和1.21min,该柱的分离度为()A.0.265B. 0.53C. L03 D・ L068.在以下因素屮,属热力学因素的是()A.分配系数B.扩散速度C.柱长D.理论塔板数9.在采用高载气流速进行快速色谱分析时,为改善气相传质阻力,应釆用下列哪种气体做载气()A.氮气B.红气C.二氧化碳D.氨气10.在其他色谱条件不变时,若使理论塔板数增加3倍,相邻两个组分的分高度将()。

A.增加1倍B.增加3倍C,增加4倍D.增加1.7倍11.在柱温一定时,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A.更细的载体B.最佳线速C.高选择性固定相D.增加柱长12.色谱柱的长度一定吋,色谱峰的宽度主要取决于组分在柱中的()A,分配系数 B.分子扩散速度C・分子扩散和传质速率D.保留值13.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最适宜的检测器是()A.热导池B.电子捕获C.火焰光度D.紫外14.速率理论常用于()A.塔板数计算B.塔板高度计算C.色谱流出曲线形状的解释D.解释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15.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A.塔板数计算B.塔板高度计算C.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D.解释色谱峰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6.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A.分配在液相中的质量与分配在气相中的质量之比B.组分在液相屮与组分在流动相屮的浓度比C.气相所占据的体积与液相所占据的体积比D.组分在气相中的停留吋间与组分在液相中的停留吋间之比17.下列各式哪一个式子不能用来表示相对保留值Y 2」()18.相对保留值()A.与柱长有关B.与所用固定相有关C.同气化温度有关D.与柱填充状况及流速有关19.如果样品屮各组分无法全部出峰或只要定量测定样品屮某儿个组分,则应釆用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为宜()A.归一化法B.外标法C.内标法D.标准工作曲线法20.在气相色谱中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使检测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用的载气是()A.氮气B.氢气C.氨气D.氮气、氢气混合气体21.气相色谱法分离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物,应该选用的检测器是A.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氮磷检测器C.火焰光度检测器D.电子捕获检测器22.分离C4H9COOH 和C5H H COO H 用()A.液固色谱B.排阻色谱 C .阳离子交换色谱 D.阴离子交换色谱23.反相液液色谱适合于分离()A.低沸点液体B.高分子化合物C.极性化合物D非极性化合物24.正极烷、正己醇、苯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为()A.tR正己曲R正3<tR苯B. tR正30R苯<tR疋(测C. tR苯<tR止谕<tR正己烷D」R 止血环正己亦tR苯25.液相色谱的通用性检测器是()A.电化学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示差折光检测器D.紫外吸收检测器26.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A.组分与流动相B.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组分与固定相三、简答题1.在实验中发现某色谱柱对组分A和B有很高的理论塔板数,所以推断A和B在此柱上能达到完全分离,对吗?为什么?2.色谱流出曲线的保留值是由色谱过程的什么因素决定的?它有何用途?3.简要说明柱温增加、柱长减小、分配比增加和样品量减小等对色谱峰宽的影响。

4.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是由色谱过程的什么因素决定的?为什么流出曲线越窄越好?5.在色谱法中为什么把分离度称为色谱柱总分离性能指标?6.为什么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实际上色谱柱所表现的操作效能却很差?7.试指出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固定液分离苯、甲苯、环己烷和正己烷混合物吋,它们的流出顺序怎样?为什么?8.有人用凝胶色谱分离一高聚物样品,分离情况很差,他改变流动相组成后,分离情况大为改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9.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下面的组分,宜选用哪种检测器,为什么?(1)蔬菜中含氯农药残留量(2)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3)痕量苯和二甲苯的异构体'(4)啤酒屮微量硫化物10.色谱流出曲线能提供的信息有哪些?11.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和液相色谱的梯度洗脱有何异同?四、计算题1.在一个l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70,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为多少米?2.物质A和B在长3m的柱上分离后,A的保留时间为15.00min, B的保留时间为17.00min,空气峰保留时间为1.OOmin, A、B两峰的峰底宽为1 .OOmin,试计算:①A和B调整保留吋间;②该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入效;③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仝】;④分离度;⑤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小⑥若分离度为1.5,则色谱柱最短为多少米?3.在一根2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混合物,得到如下色谱数据:死时间为1 min,走纸速为2 cm/mino①计算色谱柱对两组分的有效塔板数;②计算分离度;③若要使两个组分完全分离,至少需要柱长多少米?④ 若组分1为内标物,组分1和组分2的峰面积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0和3.0,称取试样1.000 g,加入内标物0.120 g,计算组分2的百分含量?色谱法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所有组分都出峰;2.越高;3.峰面积;4.柱效,选择性;5. H = A+B/u十Cu;6.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项,传质阻力项;7. J% A + 2VBC;8.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9. 4.87m;10.分离,流动相,正相色谱,反相色谱:11.离子交换或离子色谱;12.硅胶;13.减小填料的粒度;14.固定相和流动相。

二、选择题1-5 CACCB 6-10 BDABA 11-15 CCCDD 16-20 ADBCB 21-25 ADDBC 26 B三、简答题1.不对。

因为能否完全要看是否分离度R>1.5,而分离度既与柱效有关,也与选择性有关,如果无论理论塔板数多大,A、B两组分都无法分离。

2.色谱流出曲线的保留值是由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决定的。

可有于定性分析。

3.柱温增加,可使气相、液相传质速率加快,有利于降低塔板高度,峰宽减小。

但增加柱温又使纵向扩散加剧,从而加大了塔板高度,导致柱效下降。

(C减小B加大)因此H增大还是减小则由B、C的相对大小决定。

柱长减小,峰宽减小。

分配比增加,峰宽增加样品量减小,峰宽减小4.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是由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决定的,流出曲线越窄,表明塔板数越多,分离效能越好。

5.因为分离度的讣算式中,分子涉及色谱过稈的热力学因素,分母涉及色谱过稈的动力学因素,R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故称分离度为色谱柱总分离性能指标。

6.因为根据保留值讣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没有考虑死时间的影响,而实际死时间对蜂的影响很大,以致理论塔板数和有效塔板数之间差异很人C7.正己烷最先流出,甲苯最后流出,其保留时间为tR正己炕〈tR环己烷〈tR苯〈tR甲毁。

因为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弱极性固定液,苯、甲苯、环己烷和正己烷的沸点顺序高低为正己烷〈环己惨苯〈甲苯。

苯与环己烷沸点虽相近,但苯易被极化,与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的作用力比环己烷作用强,因此环己烷先流出,苯后流出。

8.不对。

因为在凝胶色谱中流动相只起运载作用,凝胶色谱的选择性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根据固定相孔隙的大小以及孔径分布范围的最佳化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