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泛 读——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泛 读——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泛读——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1-10-11T11:23:04.33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黎
[导读] 很多老师认为,泛读即广泛的阅读,所以读得越多就越好,而实际上,泛读既是指广泛的阅读,同时也指泛泛而读。

李黎(广汉市第四中学校四川德阳 61830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7-029-02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综合阅读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再想想高考中运用到阅读技能的,不仅仅有阅读的40分,还包括了完形填空的30分和短文改错的10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并且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也是写作得高分的关键。

阅读被提高到了如此高的地位,可谓"得阅读者得天下"。

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

精读是要逐字逐句的读,逐字逐句的理解意思、结构;而泛读是广泛的阅读,泛泛而读,追求的是阅读的速度和量。

大纲中所强调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泛读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中国英语教学应采用大量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而取代字斟句酌讲解的精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搞好泛读的教学呢?
一、泛读材料的选择
泛读的材料需精心选择,搭配合理,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应对各种文体的泛读材料的能力,根据目前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要求,泛读内容要注意:在体裁的选择上,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各种文体的泛读。

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涉及到科普、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故事传说等题材。

可供高中生泛读的材料有很多,而高中生的时间却并不多,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泛读材料,优化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下几种较好的泛读材料,可供参考:
重视高考的真题。

高考题是命题小组成员精心编制的,经过严格的校对审核,是很好的泛读材料。

2004年到2011年全国高考真题约有140套,每份试卷中的第一篇阅读比较简单,可以供高一的学生阅读,第二篇可以给高二的学生阅读,第三篇和第四篇可供高三的学生阅读。

英文报纸类的泛读材料。

报纸的最大优势在于新,时代性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英语报纸目前有很多可供选择,比如:English Weekly、China Daily、21st Century、Learning English、Student English Times等等。

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程度作出适当的选择。

二、泛读的教学方法
1.泛读技能的培养
在近几年高考中,阅读理解题更加强调对学生的知识面、理解能力以及阅读速度的考察,试题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涉及面更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对阅读理解部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

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 ( 1 ) 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 3 )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 4 )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 5 )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 6 )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要保证阅读的速度,而阅读的速度需要有阅读的技能来保证。

进行泛读教学时应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技能目标的要求,要教会学生在泛读中注意:
1)重视主题句(topic sentence)。

主题句一般都位于一段话的段首,或者一篇文章的文首。

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可以给我们启发和想象,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和内容走向,加快泛读的速度。

2)猜测词义的技巧。

即对生词进行猜测。

根据出题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根据上下文对生词意思进行猜测。

比如,2011年英语高考真题(全国卷)中的68题,68. What does the word "residents"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refer to? A. chickens B. tomatoes C. gardens D. people
看该词在阅读材料中所在的位置:The family's old farm house has become a chicken bourse ,its residents arriving next month.这道题的答案就显然是跟上文中出现的chicken有关的。

第二、根据构词法。

阅读的基础在于词汇,因此掌握基本构词法,例如,前后缀、合成和转化等等,是非常有必要的,由已知的单词,即可猜测出生词的含义。

第三、根据日常经验猜词。

有些生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再借助常识和生活经验就可以猜测出它的词义。

第四、利用从句猜词。

有的生词后面有定语从句或者同位语从句,这两种从句都有解释的功能,根据这个从句,就可以猜出该词的含义。

3)推理判断的技巧。

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与常识相结合,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猜出作者的弦外之意。

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英语中,阅读题49.The underline part "its idea" in Paragraph 3 refers to the idea of____ A. the equipment B. the project C. the digital media D. the physical library 该题便是考查推理判断的技巧。

根据阅读材料中的"…the project is already providing chances for some of the many small new local companies working at the new technologies."推理可知its即是the project。

4)跳读、略读等忽略生词的技巧。

在阅读中,出题人会有意不解释某些单词的含义,从文中其它部分或者用构词法也无法猜出这个生词的意思,这种单词往往不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用不着管它。

这时候就可以忽略不看,继续浏览下文,节约阅读时间,提高泛读的效率。

2.课堂泛读与课外泛读相结合
1)课堂上的泛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精读长期占据课堂,而泛读往往认为应该留在课后,实际泛读不仅仅应在课后进行,还要坚持每天上课都会有一篇文章的泛读,不管是听力课,还是精读课,先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读一篇短文,然后再进行其它课。

课堂上可用自己设计的几个简单的T--F question 、Yes-No question和wh-question,来考查学生泛读的效果。

2)课外的泛读。

课外的泛读更是必不可少,每天花15分钟时间,高一读三篇小短文,这样,一学期下来就积累了几百上千篇的泛读
了,高二上升到每天4篇泛读,高三要求每天读5篇泛读文章。

要让学生知道,一篇泛读要搞清楚的主要问题便是when,where,what,
how, why,带着这几个问题去查找信息,泛读速度就能得到提高,同时进一步提高做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

三、泛读注意事项
1.量不可过大
很多老师认为,泛读即广泛的阅读,所以读得越多就越好,而实际上,泛读既是指广泛的阅读,同时也指泛泛而读。

过犹不及,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本身很重,量过大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继而丧失阅读的兴趣。

采取量少出现多的方法,每天坚持泛读,并对泛读的材料从体裁到题材的进行精心的选择,优化泛读材料,一直积累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2.难易程度适宜
泛读不是精读,内容不可太难,要低于精读。

太难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继而放弃阅读。

要有长远的眼光,做高中泛读的整体安排,从高一到高三,要有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对泛读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任何方法都必须要以学生自身为标准,当学生感觉吃力时,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