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________ 溶解乙炔安全使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溶解乙炔安全使用1、乙炔减压器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在装减压器以前应将气瓶阀连接口处的垃圾吹除,并检查轧兰和瓶阀的连接尺寸方法是否相符;垫片是否良好,安装轧兰必须装正。
(2)在使用时操作者应站在减压器的侧面,动作要轻缓。
(3)减压器只能用于规定的溶解乙炔气体,严禁与其他气体混用,以免发生危险。
(4)减压器在使用前后应妥善保管,防止灰尘进入进气口,并避免撞击、震动。
应储藏在周围不含有易燃油物及腐蚀性气体、干燥通风的室内。
(5)如发现减压器损坏或漏气时,应立即检修和更换。
2、干式回火器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在使用中不能随意进行拆封自行调节,否则不起回火防止的安全作用。
(2)妥善保管,保持清洁防止油物用腐蚀性气体,延长使用寿命。
(3)如发现漏气应及时进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
3、溶解乙炔瓶安全使用规定:(1)禁止敲击,碰撞,要轻拿轻放;(2)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爆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高空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3)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4)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5)严禁放置通风不良及放射性射线的场所,第 2 页共 9 页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6)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小车上;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
(7)、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8)使用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9)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应超过1.5-2立方米/时、瓶;(10)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铜量低于70%;(11)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环境温度℃00~1515~2525~40剩余压力Mpa0.050.10.20.3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的体会溶解乙炔生产是一种危险性大、事故发生率高的化工生产。
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然而,冀东化工集团乙炔站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克服了许多困难,于xx年实现了安全生产xx年无重大、特大事故。
下面将该站好的做法简单介绍一下,以资交流。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2)电石、漂液、丙酮是乙炔生产的三大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第 3 页共 9 页系着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电石是最主要的原材料,据有关资料介绍,电石在发生中产生过多的PH3、H2S,其浓度达到乙炔气的0.15%时就可能引起自燃甚至爆炸,因此应对电石样品严格化验,保证发气量≥250L/kg,H2S、PH3≤0.08%方可验收入厂投入生产;另外,电石中硅铁杂质的含量也有明确规定。
电石经破碎后,要求粒度在50-80mm才可以加料发生反应。
次氯酸钠漂液的浓度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应将次氯酸钠浓溶液(有效氯≥45g/L)稀释至有效氯含量为0.08%-0.1%的稀溶液方可使用。
次氯酸钠是一种不稳定盐,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如果其含量过高,有效氯>0.1%时,氧化能力很强,反应过于激烈,且其中的游离氯与乙炔反应即可发生爆炸。
反之,若次氯酸钠浓度太低,则清净效果不佳。
丙酮作为乙炔的溶剂也是一种主要的原材料,对其质量应严格按照GB6026-76标准执行,抽样对其密度、酸度、色度等项目逐一检验,达标放行。
因为丙酮的水含量过高、酸度过高、残渣量过高都会使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降低,这样使大量乙炔在乙炔瓶中游离,导致压力过高,易造成爆炸事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一)发生工序在此工序,首先将电石破碎时其粒度在50-80mm之间,如果电石粒度过小,反应速度过快易引起爆炸。
破碎后我们采取间隙加料法,电石反应完毕后,要求坚持下料5分钟,以减少料斗内电石的残留量。
停车时,用氮气置换,要求置换时间≥2分钟,否则,时间太短,置换不彻底,贮料斗内滞留乙炔,加料时电石摩擦生热或遇明火,很容易引起爆炸。
第 4 页共 9 页(二)净化工序这道工序主要任务是除去PH3、H2S杂质和为之产生的H+,这两种杂质含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因为:①PH3在100℃时可以自燃,使用中易引起爆炸;②在焊接中,PH3、H2S中的磷、硫会转移到焊口上,影响焊缝质量;③PH3、H2S使乙炔燃烧中亮度减弱;④在使用乙炔作为原料的有机合成中,硫、磷会使触媒中毒,从而使反应中断。
故而采用NaClO溶液作净化剂除去PH3、H2S,其原理是:4NaClO+PH3=H3PO4+4NaCl4NaClO+H2S=H2SO4+4NaCl此过程中生成的H+再用NaOH溶液中和:2NaOH+H2SO4=Na2SO4+2H2O3NaOH+H3PO4=Na3PO4+3H2O经上述两步净化,便除去了硫、磷杂质。
在净化工序,要求每15分钟测NaClO溶液浓度一次,每30分钟测NaOH溶液浓度一次,当有效氯浓度<0.02%时,立即更换漂液。
当中和塔内溶液碱浓度<5%、Na2CO3%>13%,立即更换。
因为NaClO遇光热易分解,所以要求漂液避免在强烈日光下照射,以保证其浓度,进而保证良好的除杂效果。
(三)压缩工序本工序是将乙炔气经压缩机充装至乙炔瓶中,其流程为:纯乙炔气水封气水分离压缩油分干燥器充装。
首先,要求水封在停车时液面高度为500mm,开车时50mm,水封压力≥2kPa,这对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气水分离器的作用是把乙炔气和水分离开来,如果乙炔含水,就会给干燥系统带来更多的任务,从而缩短干燥剂的使用寿命,造成浪费。
在此工序中,压缩机压缩过程是主要过程:首先,要检查机身内轴箱的机油是第 5 页共 9 页否合适,再检查注油器中机油是否到油标高度,在开车过程中,要求时刻观察压缩机一段、二段、三段压力是否正常,冷却水是否开好。
如果压力变化观测不及时,各活塞环漏气便不能被及时发现,为安全生产埋下事故隐患。
这时如果冷却水未及时打开,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不能释放,则更易导致乙炔爆炸。
(四)充装工序开车前必须检查仪表、阀门、卡子、冷却水阀门是否灵活,架上乙炔瓶是否上足,瓶垫片是否完好。
开车过程中要求按时作好记录,巡回检查是否漏气,并调节气瓶喷淋水量,控制瓶温低于40℃,若在冬季不需要开冷却水时,也应定时向地面洒水,防止地面干燥,消除静电,这对防爆、防燃是十分必要的。
(五)综合工序对进站气瓶严格把关,对新气瓶进站,严格进行以下操作:①按气瓶检验规程进行外观检查;②检查合格证,填写登记卡,加套胶圈;③抽真空达规定压力达30分钟;④按要求充加丙酮,允许误差值为0.5kg/瓶;⑤加丙酮3天后充氮气进行置换⑥氮气置换后含氧≤0.3%时进行乙炔置换。
对回收瓶进行处理:①检查钢瓶类别标志是否清楚;②安全附件是否齐全;③是否超过使用期限和检修期限;④瓶阀有无泄漏丙酮或乙炔现象;⑤瓶口是否损坏或松动;⑥瓶身是否有磕碰划损。
通过对气瓶的严格检验,有力保障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对回收气瓶不作余压测定,在瓶内负压进行充装易引起爆炸事故。
(六)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动火检修动火前要求作好如下准备工作:①检修人员全部到位;②制定第 6 页共 9 页检修方案,明确施工要求;③制定检修安全操作规程;④作好检修物资准备;⑤设备预先处理;⑥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检修方案。
检修中如需动火则符合如下要求:①无动火证不动火;②动火证过期或未重新办理动火证不动火;③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动火;④没有落实监护人或监护人不到场不动火;⑤没有一定数量的灭火性能达到要求的灭火器不动火。
重视安全设施更换、配置与维护(4)1)公司将高压CaCl2干燥器更换为国内较先进的分子筛干燥器。
高压CaCl2干燥有许多缺点:①使用中无水CaCl2损耗而在容器中出现空容积,增大了乙炔分解爆炸的危险;②无水CaCl2吸湿能力小,因此进入充装工段的乙炔气含水量高,难达ZBJ76020“溶解乙炔设备技术条件”的要求;③爆破片打开时,乙炔向车间排放,易造成火灾;④添加无水CaCl2操作频繁,工作量大。
与之相比,分子筛干燥器则有如下优点:①分子筛干燥筒体按乙炔爆炸压力设计,因此不需爆破片;②以分子筛为干燥剂,乙炔含水量较低;③干燥系统的二只干燥筒,取一只工作,一只再生自动切换方式,故不需外加热源;④系统使用安全方便,几乎无需维护。
2)公司在车间厂房顶部安装了紧急喷淋装置,这样一旦车间内发生明火或热源,立即打开喷淋,冷水便均匀喷洒在车间的每一个角落,迅速扑灭火情。
3)公司安装了乙炔气体测爆仪,专人监控。
一旦生产区乙炔浓度超标,测爆仪便会发出警报,以便立刻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4)公司在车间每个岗位上都配备了干粉灭火器,要求每名员工都能熟练使用,而且公司有一支消防队,消防车辆、人员24小时待命。
第 7 页共 9 页警钟长鸣,加强教育(5)为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公司针对全国乙炔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及时进行警示教育,每年都要搞两至三次安全知识竞赛,寓教于乐;定期评选安全生产标兵,予以奖励,对生产中马虎从事,违章操作者,进行重罚;由专门的安全员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这样使大家增强了安全意识,警钟长鸣,时刻提高警惕,杜绝事故发生。
第 8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