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及贵阳市概况

贵州省及贵阳市概况

贵州省概况大约在距今1万年,贵州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日渐兴盛,骨角器也更加多样、精巧。

秦以前,境内散居史书所称“南夷”的部族与部族联盟。

当时,中原人对之习惯称国(大者)或邑(小者),其中以牂牁(普通话音zāng kē)国最大。

牂牁国衰裂后,夜郎国兴起。

夜郎开始步入“耕田,有邑聚”的定居农耕社会。

秦时,派常在夜郎区域开五尺道,修驿站,置夜郎、且兰等五县。

今省境分属黔中、象、巴、蜀诸郡。

汉武帝时,各部族纷纷去国号而归附汉朝。

夜郎境内置牂牁郡,领十七县,进行戍边屯垦,又募豪民入黔垦殖。

三国时,诸葛亮经营“南中”,“夷汉粗安”。

晋代以后,黔西地区隶属彝族奴隶制的罗殿王国管辖。

罗殿王国的兴起促进了黔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唐时,置黔中道,领有经制州十,大羁縻州六,小羁縻州数十。

“羁縻州”系由土著民族首领代管,在政治上受中央封建王朝控制,经济上有一定独立自主权的地方民族政权。

唐代已开始栽培茶树、油桐和漆树。

宋时正式以“贵州”为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

唐、宋时,军屯和民屯交织进行,入黔汉人渐增,农垦事业日盛。

屯垦范围沿以下移民路线迅速扩展:一是溯沅江而上进入黔东;二是溯乌江进入黔东北;三是沿赤水、綦江河谷进入黔北;四是沿四川永宁河谷进入黔西北。

元时,今省境分别隶属湖广、四川、云南行中书省。

明置贵州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

明永乐十一年(1413),正式建立贵州布政使司,为贵州建省之始。

清雍正五年(1727),又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属县;广西红水河以北之地(今安龙、贞丰两县)和荔波县;湖广之平溪(今玉屏)、天柱之地划入贵州,基本形成了今贵州省疆域。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

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

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行政区划现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以及13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地级市: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毕节铜仁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县级市:都匀凯里兴义赤水清镇仁怀福泉贵州省----饮食特产荷叶糍粑:糯米糍粑煎烙,外包荷叶,放馅料而成。

有核桃仁、芝麻、蜜瓜的白糖馅、洗沙馅及火腿馅。

外壳金黄,内瓤香甜,软糯可口,油而不腻。

遵义黄粑:原名黄糕粑。

以大米、黄豆浆与糯米拌合,用笋壳叶包、蒸而成。

糕色深黄,滋润软糯,芳香浓郁,甜美可口,粒粒糯米镶嵌其中,形似珍珠,玲珑透明。

食时一般切片,经蒸、炸、烤均可。

以遵义县南白镇所产品质为佳。

兴义耳块粑:为春节传统应节食品。

独山盐酸菜:独山盐酸菜产于贵州省独山县。

毕节汤圆:毕节汤圆是贵阳街头的著名小吃,味道香甜可口,质地细腻。

铜仁社饭:顾名思义,社饭即在过社时吃的特殊饭食。

都匀毛尖茶:产于中国贵州都匀。

贵州著名小吃--米豆腐兴义舒记杠子面:是贵州黔西南兴义“老杠子”面坊舒家祖辈根据中国手工面条三大传统技法“压”“拉”“切”中研究出的“压面”和“切面”,综合做法的派生面种。

毕节特产苦荞粑:“黔西、大方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

”这是一句赞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名点—荞酥的古老民语。

贵州波波糖: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食品。

贵州苗族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

贵州小吃——米豆腐,米豆腐是贵州著名的小吃。

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是颇有名气的风味小吃。

贵州羊肉粉:遵义羊肉粉最为驰名。

贵阳肠旺面:推为“面王”,它是贵阳乃至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

1949年建国后主要领导人省委书记苏振华、周林、李大章、贾启允、蓝亦农、鲁瑞林、马力、池必卿、朱厚泽胡锦涛、刘正威、刘方仁、钱运录(2001年1月- 2005年12月)石宗源(2005年12月-2010年8月)栗战书(2010年8月)省长:杨勇、周林、李立、李再含、蓝亦农、鲁瑞林、马力、苏钢、王朝文陈士能、吴亦侠(任内病逝)、钱运录(1998年12月- 2001年1月)石秀诗(2001年1月- 2006年7月)、林树森(2006年7月-2010年8月)赵克志(2010年8月)贵州省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

贵州省各市(地、州)面积与人口数据(2007年末)区划名称面积(公里²)常住人口(2010年11月)户籍人口贵州省176,152.47 34,746,500 39,850,386贵阳市8,046.67 3,921,200 3,598,245六盘水市9,965.37 2,955,500 2,851,200遵义市30,780.73 6,127,000 7,394,037安顺市9,253.06 2,543,500 2,297,330铜仁地区18,006.41 3,679,600 3,092,400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6,785.93 3,012,500 2,805,900 毕节地区26,844.45 6,536,400 7,596,61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0,278.06 3,991,600 3,480,600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6,191.79 3,722,600 3,231,120贵阳市概况贵阳(英语:Guiyang Municipality, 汉语拼音:Guìyáng shì, 旧称:Kweiyang) 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

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

外文名称:Guiyang Municipality;Kweiyang city别名:林城、中国避暑之都市名来历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

古称: 矩州(唐)、贵州(宋)、贵州行省(明)、贵阳府(隆庆三年(1569年))、黑羊箐、金筑司等。

后因贵阳处于贵山之南(今关刀岩),古代山南为阳,故赐名贵阳。

行政区类别:地区级行政区(省会地级市)下辖地区:三县一市六区政府驻地:金阳新区。

市委书记李军,市长李再勇。

市花贵阳市的市花为兰花、紫薇。

市树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竹子。

友好城市:广州市、宁波市、福州市、南昌市、湛江市、长春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03平方公里。

人口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4324561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46323人。

老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公里。

城市行政区划辖七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金阳新区)、一市(清镇市,但也即将成为区)、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

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其中,云岩、南明、小河区、金阳新区为贵阳市城区,面积为383.04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4.78%;花溪、乌当、白云区为贵阳市郊区,面积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31%;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68.13%。

城市行政区划辖六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一个城市新区(金阳新区)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美食:燃面、叉烧圆子粉、花溪牛肉粉、卤菜、雷家豆腐圆子、恋爱豆腐果、春卷、瓦耳糕、糕耙稀饭、冰粉、青岩豆腐、玫瑰糖、洋芋耙、烙锅、糯米饭、冰浆、串串香、炒田螺、砂锅粉/饭、各类特色烧烤、火锅。

物产:本地茶叶、辣椒、贵烟、黄果树香烟、烟丝、蜡染、木雕、各色民族饰品、红酸或白酸、刺梨酒、糯米酒、杨梅酒、蜡染服饰、苗银配饰、牛角梳、牛角锤、或其他牛角制品、民族面具等。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全市合计4324561南明区829948云岩区957535花溪区360054乌当区376920白云区264543小河区248159开阳县358130息烽县212879修文县248955清镇市467438历史沿革清镇市(省辖县级市,省委托贵阳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青龙街道办事处)开发新区[金阳新区]金阳新区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北与白云区相接。

全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余万,下辖金阳街道办事处、金华镇、朱昌镇和阳关农场,共3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贵遵、贵黄高等级公路及321、210国道穿境而过,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全面覆盖,黔灵山路、北京西路等让新区与老城实现无缝链接,已经开工的贵广快速铁路和正在规划修建的沪昆、成贵、渝黔、湘黔、黔桂等快速铁路在此汇集,贵阳城际快速铁路、城市轻轨等从金阳始发,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道路网络正在形成。

贵阳新客站和客运站的建设及启用,将使金阳新区成为一个纵贯南北、横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和运输重镇。

[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贵州省内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