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作者:-----------------------日期:1H420170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lH420171——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策划1H420172——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lH420173——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1H420174——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管理1H420175——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1H420180机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资源管理1H420190机电工程施工项目的协调管理1H420200机电工程资料管理一、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原则是: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在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领导承诺,风险化减,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
3.要把承诺和控制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文件和程序,以实现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目标。
(二)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的组织与职责1.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建立项目部的相应管理体系和管理机构,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2.项目经理依法对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全面负责。
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项目经理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风险管理组。
风险管理组组成:——由安全、施工、技术、设备等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员工参加。
风险管理组成员应掌握常用的风险及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4.建立健全包括项目经理在的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各个工作岗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责任制。
(三)、施工现场环境风险识别1.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
1)三种时态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
在对现有的环境污染及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识别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仍在产生环境影响。
此外,还须注意到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2)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正常施工及动作的条件下产生的环境问题;●异常状态:设备开机、停机、检修、停电时的变化;●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如意外泄漏、爆炸、坍塌、雷击、火灾、环境设备的故障等;●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较大差别,组织应分别加以识别和评价,特别注意不要遗漏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组织的许多重大环境因素往往针对的就是紧急状态。
3)判定风险级别(1)风险一般分为五级:I级为可忽略风险;Ⅱ级为可允许风险;Ⅲ级为中度风险;Ⅳ级为重大风险;V级为不容许风险。
(2)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住,并削减为可允许风险(Ⅱ级),同时符合法律法规、方针目标和相关要求,可允许风险指风险已经降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
2.)风险管理策划1)项目经理部的风险管理组负责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特殊活动进行策划,识别、评价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针对不可接受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和削减措施,并在施工技术方案中予以体现。
2)对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涉及,也没有施工技术方案控制的一些特别活动或场所,由其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并编写独立的环境影响及风险评价报告。
3)由班组长组织通过班前活动,对每天的施工活动进行工作危险分析,向班组成员交待将进行的工作中可能的危险,采取的预防措施,体现在班组活动记录上。
二、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一)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计划书实施要点1.机电工程总承包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计划书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全技术要求:(1)油料及其他易燃、易爆材料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2)电气设备、变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的位置、距离等安全要求。
(3)大宗材料、机械设备与结构坑、槽的安全距离。
(4)加工场地、施工机械的位置应满足使用、维修的安全距离。
(5)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方法、措施。
2)确定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对高空作业、井下作业、水上作业、水下作业、深基础开挖、爆破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有害有毒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以及从事电气、压力容器、起重机、金属焊接、井下瓦斯检验、机动车和船舶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作业,制定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审查。
3)冬、雨季,夏季高温期,夜间等施工时安全技术措施。
4)确定重大风险因素的部位和过程。
5)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需求,补充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或措施。
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除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
6)针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7)对施工各专业、各工种、施工各阶段、交叉作业等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8)安全技术措施应包括: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溜车、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措施。
2.项目安全生产职责的划分安全生产职责的分级划分和责任——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长、安全员、作业队长、班组长、操作工人、承包人对分包人、)分包人项目经理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应包括: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2)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3)严格执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4)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6)当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项目经理必须按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置,并制定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2)项目总工程师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3)工长(施工员)对所管辖劳务队(或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4)安全员的安全职责包括: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发现、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
(5)作业队长的安全职责包括: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进行验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当发生重大或恶性安全事故时,应组织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6)班组长的安全职责包括: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本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安全标牌是否按规定设置,标识方法和容是否正确完整;组织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召开上岗前安全生产会;每周应进行安全讲评。
(7)操作工人的安全职责包括: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规作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导,积极参加安全活动;爱护安全设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拒绝违章指挥。
(8)承包人对分包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审查分包人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人;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人提出安全管理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人,应责令其停工整改;承包人应统计分包人的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并按分包合同约定协助处理分包人的伤亡事故。
(9)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分包人对本施工戏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承包人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人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人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
(2)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工长(施工员)向所管辖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3)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工长(施工员)要按工程进度向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
(4)班组长要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3.安全技术交底的分类(1)施工工种安全技术交底;(2)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3)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
4.安全技术交底记录(1)工长(施工员)进行书面交底后,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和所有参加交底人员的签字。
(2)安全技术交底后,交安全员并负责整理归档。
交底人及安全员应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一式三份,分别由工长、施工班组、安全员留存。
(二)安全检查1.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定期性、经常性、季节性、专业性、综合性和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六类安全检查方法。
2.安全检查的主要检查容(1)查思想(2)查管理主要检查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否有效。
主要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识,操作行为,违规管理,安全记录等。
(3)查隐患(4)查整改(5)查事故处理3.综合性安全检查的容(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
(2)危险源、危险场所安全监控措施执行情况。
(3)生产场所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情况,如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平台的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
(4)机器设备的防护装置、定时维护、保养情况。
(5)现场的文明生产情况和环境条件,如生产现场的清洁,工具和器具的定置摆放,通风,照明,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
(6)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检查。
包括上岗资格、遵守操作规程情况。
(7)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
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包括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8)安全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
(9)各单位组织机构、安全例会、责任制考核情况。
(10)消防、基建、用电、仓库等专项检查情况。
(11)隐患整改情况。
(12)员工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情况。
(13)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