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现代汉语专题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员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基础课《现代汉语》的提高课。

本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研究兴趣,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

二、教学要求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语汇、语法、文字四个专题,每个专题相对独立,又通过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内容将各个专题串联为一个整体。

本课的教学要求做到:(一)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注意做好与《现代汉语》课的衔接。

着重拓宽知识面,同时进一步论证、阐述基础理论,并加以延伸、扩展。

(二)要多用实例传授现代汉语的分析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阐述概念和理论时要避免抽象的演绎。

(三)要将现代汉语规范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实际内容和重要意义。

(四)本课性质为现代汉语专题课,每个专题又由若干小专题组成,内容相对独立,讲授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相关性,但不必刻意追求各章内容的系统性,避免讲成几门专题课的浓缩。

三、教学大纲本课程以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专题》为主教材。

这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学和期末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教材各章后面附有思考与练习,可供学生自学复习参考。

模块一语音【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较全面、较深入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并用以纠正方音;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内容,并初步解决等级测试中的难点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要进一步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普通话语音的方法,不断提高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第一节普通话语音系统一、普通话语音系统(一)音素和音节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根据发音特点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音节是人们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二)声母、韵母、声调按照汉语传统的音韵学的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普通话21 个辅音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为两大类;普通话 39 个韵母按照内部成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按照照韵头的情况, 39 个韵母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统称"四呼";声调是贯通整个音节高低升降的调子,是指读每个音节时声音的变化。

对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本构成情况要熟悉。

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一)普通话音系的特点(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三)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三、语音与文化的关系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记录文化的过程中也必然受文化的影响,留下一定文化的痕迹,常见的如谐音、押韵、平仄等汉民族文化现象都是通过语音反映出来的,要认识语音在反映汉民族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方音辨正一、声母辨正声母辨正的主要内容有把浊音改为清音,分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分清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分清鼻音 n 和边音 l ,分清唇齿音 f 和舌根音 h ,改尖音为团音,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二、韵母辨正韵母辨正的主要内容有:分清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分辨i和ü ,分辨 o 、 e 、uo ,读准复元音韵母,丢掉塞音韵尾,防止丢失韵头 i 或 u ,分辨鼻音韵尾。

三、声调辨正(一)普通话调类的特点(二)各方言调类辨正四、方音辨正中的误区发音辨正要注意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切记盲目模仿。

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政策依据对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有关政策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在"推普"工作中的地位(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共规定了三级六等。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具体内容普通话测试包括五个内容:读单音节词、读多音节词、选择判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

要求了解各个测试内容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一)难读、易错词语(二)轻声和儿化词语的读音(三)"选择判断"指要(四)"朗读作品"的要求(五)"命题说话"点拨模块二语汇【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现代汉语语汇的基本情况,进一步认识语素的基本特点,以及在整个汉语语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汉语合成词字字现代汉语语汇中的的地位,能够分析合成词的构造方式,理解现代汉语语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联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要求联系实际学习语汇,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学会分析词语,了解语汇规范的基本内容,正确运用词语表达思想,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第一节语素问题研究一、语素的性质(一)什么是语素(二)语素与音节和汉字的关系(三)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可以从语音、功能、意义三个方面来认识。

二、语素和词的区别与联系(一)语素和词的区别(二)语素与词的联系三、语素的识别四、语素的分类语素可以语音、功能、位置角度分类,要求通过分类进一步认识语素的特点。

第二节合成词研究一、单纯词与合成词二、合成词发展的原因三、合成词与短语区别四、合成词的构词法类型根据构词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两大类。

五、合成词的造词法类型从造词法角度看,合成词包括语法手段造词、修辞手段造词、节缩手段造词三种造词方式。

六、合成词的理据分析(一)什么是词的理据(二)合成词的理据分析第三节汉语词语与汉文化一、汉语词汇与汉文化(一)语言与文化(二)汉语词汇对汉文化的反映二、称谓词语称谓词语包括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两大类,各有使用特点。

三、敬辞和谦辞注意敬辞和谦辞常用的表达方式和运用要求。

四、象征词语(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词(二)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三)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词(四)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词五、地名(一)地名反映历史事件(二)地名反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三)地名反映宗族观念(四)地名反映祈福观念(五)地名反映地理人文观念(六)地名与宗教文化有关(七)地名反映传说故事(八)地名反映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第四节语汇的运用一、语汇的规范语汇规范的原则是普遍性、需要性和明确性。

二、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的运用注意了解这几类词的运用要求。

三、同义词的运用(一)注意概念意义的差别(二)附加意义的差别(三)用法上的差异要正确使用同义词,还有注意使用环境、注意交际对象、注意色彩的调配。

四、熟语的运用(一)熟语简介(二)成语的运用(三)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的运用五、词语的活用(一)词义方面的活用(二)适用范围方面的活用(三)组合功能方面的活用(四)成语的活用模块三语法【教学目的要求】本章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部分要搞清楚现代汉语词的语法分类标准,能够结合具体的词进行分类,句法部分要搞清楚短语的类别和结构层次分析,句子的不同类别及其运用特点,认识句子的各种表意因素。

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认识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语法分析描写,纠正语法错误,正确运用句子表达思想。

第一节词类一、划分词类的标准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对于现代汉语词类的具体划分类别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实词及其运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二)数词、量词和量词短语(三)代词的种类和作用(四)副词的种类和作用四、虚词及其运用虚词要重点注意连词和关联词语、介词的类别和用法、助词的类别和用法、语气词的功用。

五、词的兼类和活用第二节短语一、短语的性质及其与词的区别二、短语的结构类别短语的结构类别可分为 12 类,其中主谓短语、定中短语、状中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联合短语反映了汉语语法的基本关系,要重点掌握。

三、短语的层次分析(一)短语层次分析的原则(二)层次分析的步骤四、短语的外部功能根据短语的语法功能,短语可以分为三类,即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第三节句子和句子的类别一、什么是句子二、句类和句型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别,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别。

三、动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包括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补谓语句、连述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此外还有把字句和把字句两种特殊句式。

注意动词性谓语句的结构特点,正确使用。

四、复句及其分析(一)复句和关联词语(二)复句的基本类型(三)多重复句的分析第四节句子的意义一、句子的表意因素二、句子成分的语义指向三、陈述句的表达重点四、疑问句的焦点第五节常见的语病一、词性误用二、宾语误用三、主语或谓语残缺四、语序安排不当五、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六、句子的歧义模块四文字【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有关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汉字规范化与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对汉字文化现象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汉字应用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增强使用规范汉字的意识。

第一节汉字的结构一、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单位(一)笔画(二)部件:注意部件的分类和拆分(三)整字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结构方式(一)笔画的组合形式(二)部件的组合形式三、现行汉字的构字方式(一)字符及字符的类型(二)现行汉字的基本构造类型现代汉字的构造类型包括表意字、形声字、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半意符半记号字。

第二节汉字的现代化一、汉字的简化(一)汉字简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简化工作(三)汉字简化的效果二、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一)汉字的规范化认识汉字规范化的意义和有关标准。

(二)汉字的标准化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作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三)汉字信息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