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要点

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要点

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摘要】:《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十五”计划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防水涂料,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和止水材料。

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

本文从我国建筑业防水事业的发展,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等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型防水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The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bstract】:"State of chemical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ies," 10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2010 Development Plan Outline" "15"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 ar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ified bitumen membran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waterproofing membrane, the proper development of water Coatings, sealing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efforts of sealing materials. To 2005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 in the waterproofing market share of 50 percent. In this pape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proof,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use of advanced construction of new waterproof material has done some preliminary study.【Key words】:New waterproof materials;Developmentand application;research目录概述 (1)一、中国建筑防水事业的新进展 (1)1.产业政策相继出台 (1)2.制修订了一批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1)3.新型防水材料生产持续增长 (2)4.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卓见成效 (2)5.技术装备有较大幅度提高 (2)6.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 (3)7.防水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国内基本能够供应 (3)8.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逐步加强 (3)9.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4)二、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1.低质和假冒产品主导市场,新型先进防水材料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2.防水材料技术发展较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4)3.防水材料标准多而乱 (4)4.应用技术严重滞后 (5)5.建筑防水设计水平低,建设单位制约选材 (5)6.防水施工管理混乱,施工质量无保证 (5)7.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存在困难 (5)8.建筑工程渗漏面临反弹趋势 (5)三、应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性建议 (5)1.积极发展和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 (5)2.深入整顿和规范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秩序,重点打击假冒伪劣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6)3.限制淘汰落后产品,规范防水工程应用技术 (6)4.促进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6)5.清理和整顿建筑防水材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6.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7)7.认真贯彻技术规范,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水平 (7)8.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 (8)9.合理确定防水工程单位面积造价 (8)四、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9)概述《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十五”计划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防水涂料,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和止水材料。

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

本文从我国建筑业防水事业的发展,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中国建筑防水事业的新进展自1999年11月第二次全国化学建材工作会议以来,中国建筑防水事业又有了许多新进展。

1.产业政策相继出台(1)发布了《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淘汰、禁止一批落后的防水材料生产工艺与产品,继续支持发展新材料。

(2)发布了《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

“十五”计划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防水涂料,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和止水材料。

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

其中:改性沥青卷材年用量约为1亿m2(23%)、高分子卷材年用量约为4500万m2(14%)、防水涂料年用量约为23万吨(13)%。

2010年发展目标:新型防水材料占主导地位,达到70%以上。

逐步淘汰传统的沥青纸胎油毡。

(3)发布了《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

对推动防水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2.制修订了一批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加强建筑防水技术质量管理,近三年来发布的标准和规范有: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173.1—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JC/T894—200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近25项。

这些标准和规范对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规范防水市场,促进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型防水材料生产持续增长据统计和调查,2002年全国新型防水材料产量达到1.96亿m2,占总产量的30.1%,比1998年增长7个百分点。

其中SBS、APP改性沥青卷材产量7000万m2 ,增长233.3%;高分子卷材产量5000万m2 ,增长238.1%;防水涂料产量21万吨(6400万m2),增长131.3%。

而传统的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产量则由1998年的8亿m2 下降到2002年的4亿㎡,占总产量的比例则由69.5%下降到20%,从而改变了纸胎油毡为主的局面,国家的导向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

4.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卓见成效由于国家对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十分重视,一批重要和重大的防水工程大量采用了性能好的防水材料。

如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屋面修缮工程、中华世纪坛地下工程、三峡电站工程上均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为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扩大了影响。

此外,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拉动了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进入新时期。

如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一期500亿斤库容工程投入180亿元,近400个库点,防水面积约2000万m2 ,选用了大量优质新型防水材料,使被协会推荐生产企业的产量较上年增长了50%。

其积极影响还扩展到此后的国家棉花库工程、国家物资储备库等工程。

据2002年对北京100个较大建筑工程使用各类防水材料情况的调查,SBS、APP改性沥青卷材占60.91%,高分子防水卷材占14.61%,聚氨酯、丙烯酸等防水涂料占21.41%。

说明北京市推广应用新型防水材料成效显著,正沿着国家导向政策发展。

5.技术装备有较大幅度提高1998年以前,我国只有二十几条较先进的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其中引进线15条,国内制造线不足10条。

1999年“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产业政策发布,禁止建设年生产能力200万m2 以下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后,新建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大都在200万m2 以上,同时配备了导热油炉、胶体磨等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

1999~2003年间,按产业导向新增改性沥青卷材年生产能力在300万m2 以上的生产线14条,总计年生产能力近6000万m2 ,目前全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线已近百条。

同时,高分子防水卷材(EPDM 和PVC)增加了近20条生产线,新增生产能力约3000万m2 。

此外用于地下防水工程的土工膜,新上了一条超宽幅(5.1m)压延法HDPE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2600万m2 。

6.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1)沥青油毡瓦。

2001年引进了德国沥青油毡瓦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000万片。

国内首条我国自行设计的滚筒切割式沥青油毡瓦生产线同年投产。

(2)高分子防水卷材。

近期研制开发出了彩色EPDM卷材及配套用改性胶粘带。

新研发的TPO卷材也投入了市场,开始在工程中使用。

(3)金属(铅锡合金)卷材。

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这种卷材应用于种植屋面防根穿刺性能更为优异。

(4)土工膜材料。

引进的宽幅土工膜设备已投入生产,产品大量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及地下工程。

(5)应用技术。

研发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EPDM防水卷材接缝胶粘剂、丁基橡胶密封带、新铝塑(铝板—PVC)复合防水卷材、冷粘卷材用改性沥青胶等新材料,其应用技术也取得了新进展。

7.防水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国内基本能够供应(1)石油沥青。

预测到2005年,全国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约需石油沥青90万吨,届时全国石油沥青的产量约为400~500万吨。

(2)SBS。

预测到2005年,生产SBS改性沥青卷材约需2.4万吨,“十五”期间国内生产能力完全可以供应。

(3)APAO。

预测到2005年,生产APP改性沥青卷材约需1.2万吨,2003年国内生产能力约为4000吨,缺口部分仍需进口。

(4)长丝聚酯无纺布、玻璃纤维毡和丙烯酸酯乳液等原材料的生产基本能适应市场需求。

8.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逐步加强2002年,建设部对施工企业资质进行审查和重新登记,将防水施工企业资质定为二、三级,取消了四级资质,提高了等级条件,有利于管理和提高工程质量。

随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发布,编制了一批图集和施工技术规程,对设计、施工单位掌握防水设防要求,指导选材创造了条件。

9.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大量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国家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念,促进了中国防水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