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必修三《劝学》当堂检测题-含答案-2019年精选学习文档

高一语文必修三《劝学》当堂检测题-含答案-2019年精选学习文档

《劝学》当堂检测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无以至千里..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1.下面对第三、第四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的。

C.荀子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习贵在积累、贵在坚持以及用心专一的道理。

D.本文善于运用比喻,以喻代议、议寓于喻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

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

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荀况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B.《荀子》一书由荀况及其弟子所著。

C.《劝学》一文主要阐明“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

D.荀子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后天教育可以改善人的本质,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15.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A 求全责备B 有备无患C 德才兼备D 攻其不备16.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17.下列句式与其它三个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 皆为戮没C 凌万顷之茫然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

B 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机构养老床位57915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4张,供求极其不平衡。

苏州市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严峻考验。

C 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 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市已经开始进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

D在排练老舍的作品《茶馆》时,剧团的老艺术家亲临指导,向演员们认真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作品内容,增强演员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19、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我国南方先是持续大旱,江河湖泊几乎见底,而现在又是大涝,一段时间以来,南方各省暴雨连连,江河满溢,积水成渊,洪涝灾害频现。

B.在刚刚结束的“2019—海上联合”中俄联合海上军演中,中国的“022”轻型隐身导弹艇的上佳表现,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它的隐身性能和机动灵活的打击能力,不但赶上了世界同类舰艇,而且大有青出于蓝的势头。

C.我对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和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一直是非常钦佩的,正是有了他的这种热情和作风,我们这个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今年,正在西瓜上市的季节,江苏却出现“瓜裂裂”现象,大面积的西瓜因为不恰当地使用了膨大剂,导致西瓜一个个的“爆炸”,这种“瓜裂裂”现象,不能不叫人叹为观止。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临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A ②①③④B ④②①③C ③④①②D ②③①④1.2.B(A项中“楫”应读为jí;C项中“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D项中“锲”应读作 qiè。

)2. C( A.“知”通“智”,B.“有”通“又”,D.“生”通“性”。

)3. C (A项中“輮”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4. D (A.强大、势力过大;B.勉强;C.有余,D.健壮,强壮。

)5. A(名词作状语,BC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6.B(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

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

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7.C(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

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固定句式。

)8.D(①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②④⑤⑥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对、对于。

)9.A (利,使动用法)10.D 11.C “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误。

12.B【解析】作者并没有否定思考的重要性,“日参省乎己”本身就是思考。

13.D【解析】所举例子应该互换。

14.A【解析】荀况是战国时期的人。

15.C【解析】例句中的“备”的具备的意思。

A完备B准备D防备16.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A项,“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

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

17.C (C项是定后,其它三项是被动句)18.C【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掉“随着”;或删掉“使”B项句式杂糅,“根据”“显示”选择一种表达方式;C搭配不当,应该是“提高”认识,不能是“增强”认识。

19.C 20.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