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年级组课题总结

幼儿园年级组课题总结

大班组课题总结
我们幼儿园是地处农村的一所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农村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使美术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农村有金黄色的麦杆、五彩缤纷的种子、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各种树叶、树枝、根,为农村幼儿园美工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幼儿园的美工活动应当是和幼儿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和周围的大自然息息相关,让农村的幼儿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并用这些来装扮自己的生活。

农村有城市所没有的触手可及的树叶、泥巴、沙子一一这些宝贵资源不仅可替换前者,而且比前者更具有生命力。

二、利用乡土材料,培养幼儿美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利用乡土材料,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上学期,我班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蜘蛛织网,每到课余时间,他们就结伴去看,有的还向同伴述说了自己的发现。

有的幼儿问我:“老师,蜘蛛为什么织网”...为此,我特意设计了“蜘蛛网”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了解蜘蛛网的特征及功能,并大胆用色彩表现蜘蛛网。

课前,我就带领幼儿认真地观察了蜘蛛网,让幼儿明确蜘蛛网是从一点向四周发散出去的,呈放射状,并且是又紧又密的。

课堂上,由于幼儿对蜘蛛网有了初步了解,因此蜘蛛网的画法就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手拿棉线蘸一蘸颜料,躺下来,拉一下。

从圆点出发画出放射状的蜘蛛网,蜘蛛网画得又紧又密。

并要求棉线用好后,要放回颜料盘中,并把手握的一端挂在颜料盘的边缘。

雪花在常人的思维里都
是白色的,七彩的雪花就像幼儿五彩的生活一样,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七彩雪花》的教学设计中,打破了传统中白色雪花空中飞舞的思维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表现雪花的色彩。

有的幼儿把一片雪花涂成了五颜六色的,有的幼儿则只用了一种颜色,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随时随地取材,因材施教,既能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又能教育孩子对生活的认识:生活处处是美术,美术时时在身边。

二、利用乡土材料,培养幼儿美术创新意识
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而是通过学习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审美素养,进行人文性质的教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绘画人才的标准评价学生,而是看在学生的画中能不能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作品的创意是不是独特、新颖的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体现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是不是理解了作品的含义,对学生的作品要多肯定多表扬。

农村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尽量上好每堂课,把不适合农村教学的教学内容改变成适合农村美术教学的内容,应体现农村特点,紧紧围绕农村自然变化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进行。

让幼儿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物象、模仿、想象、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并用绘画、捏泥、制作等形式表现美。

农村幼儿美术教育应根据农村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农村大自然,大社会对幼儿进行教育。

使美术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教育幼儿进一步了解农村、热爱农村、立志长大为农村建设服务。


村幼儿园(学前班)的美术教育活动要反映农村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
的认识和情感的体验,促进幼儿对社会情感的发展。

不断提高幼儿美术素质。

对幼儿观察力不强,注意力不稳,握笔不灵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三、利用乡土资源,有效开展美术活动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大自然的色彩是斑斓的,它赋予孩子们无比深远的遐想,带给孩子无比快乐的创造力。

他们在拓印、染色、色彩组合、涂色的游戏中,尽情的宣泄自己的想法,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嘴的色彩活动中,提高了动作协调能力,他们能说出,自己的花草染色组合是花园,水果色彩组合是热闹的城市等...思维十分灵活,想象十分丰富。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花一草,青山绿水,黄灿灿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他们无不喜欢,而且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特别高,他们用色大胆泼辣,颜色明快鲜艳,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喜欢欢快明朗的色彩游戏,因此尊重幼儿的个性,开展各类色彩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与创造能力。

我们应当在长期的日常教学中,挖掘农村本土资源,以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自然物为切口,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美术活动,实现美术教学从学科本位到成为幼儿主动创造活动的转变,以五彩缤纷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探索适合农村幼儿园的美工教学出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