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安全用具的一般介绍1.1.电气安全用具作用:通过利用电气安全用具达到对运行的电气设备安全地进行巡视、改变运行方式、检修及试验等工作。
1.2.常用的电气安全用具分类: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安全用具两大类。
1.2.1.常用的防护安全用具有携带型接地线、登高作业用安全用具(升降板、脚扣、安全带等)等。
1.2.2.绝缘安全用具可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两大类。
1.2.2.1.基本安全用具是指该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足以承受电气设备的运行电压。
1.2.2.2.辅助安全用具是指该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不足以承受电气运行电压、不足以保证安全而仅起辅助的作用,配合基本安全用具使用,不可以接触带电部分。
1.2.2.3.常用的高压基本安全用具有:高压绝缘棒、高压验电器、接地用的绝缘棒、绝缘夹等。
1.2.2.4.常用的高压辅助安全用具有:绝缘的长手套及短手套、橡胶绝缘靴、橡胶绝缘垫、绝缘台等。
1.2.2.5.常用的低压基本安全用具有:绝缘的长手套及短手套、装有绝缘柄的手工具、验电器等。
1.3.高压验电器、低压验电器、携带型接地线的使用另见程序《TEI-20-15-电压测试和临时接地》。
1.4.对电气安全用具的维护保管的通用要求:1.4.1.绝缘杆应予悬挂,也可拆卸分段装入套袋置柜内平放。
要防潮防热,以免损坏绝缘性能。
非电气作业不得使用。
1.4.2.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均应放置在柜内,手套还应内充滑石粉。
1.4.3.各类验电器应放置在柜里专格内,防止碰撞。
1.4.4.安全用具的保管:应设专人保管并登记造册。
1.4.5.安全用具的检验:应定期检验其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1.4.6.经过试验合格的用具应附合格标志(注明名称、电压等级、使用有效期等信息)。
1.4.7.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或超过了试验有效期,应禁止使用。
1.5.电气安全用具必须妥善保管和按工作规程要求进行定期试验。
试验周期和标准参照下表:2.电气安全个人保护设备的选择、使用和保管2.1.手部防护:绝缘手套和保护手套2.1.1.绝缘手套是个体防护装备中绝缘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绝缘手套是一种用橡胶制成的五指手套,是电工安防用品,主要用于电工作业,穿戴绝缘手套的目的是避免触电损伤,具有保护手和人体的作用。
2.1.3.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要求进行设备验电、倒闸操作、装拆接地线等工作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2.1.4.绝缘手套应统一编号,现场每个电气室使用的绝缘手套最少应保证两付。
2.1.5.绝缘手套检査分为出厂验收检査、定期预防性绝缘试验检査和使用前检査。
2.1.6.绝缘手套使用前选择和检査:2.1.6.1.应根据额定电压的高低、不同防护条件来选择相应Class级别(电压等级)的绝缘手套。
2.1.6.2.使用绝缘手套前应检查绝缘手套的电压等级、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标识清晰完整。
2.1.6.3.使用高压绝缘手套前,应检查有无试验合格证、合格证是否超过有效期。
2.1.6.4.使用前,应对内外进行外观检查,橡胶应质地柔软良好,内外表面均应平滑、完好无损,表面应无针孔、疵点、裂纹、折缝、砂眼、杂质、修剪损伤、夹紧痕迹等。
如有粘胶破损或砂眼漏气现象,应禁止使用。
检查方法:将手套朝手指方向滚卷至手腕,当卷到一定程度时,内部空气因体积减小、压力增大,滚卷过程中未卷部分应无漏气现象,即为良好;也可采用便携式绝缘手套检测仪,将绝缘手套套在检测仪上,就像给气球打气一样将气体打进去,检查绝缘手套有无漏气。
2.1.6.5.如果其中一只可能不安全,则这双手套不能使用,应将其重新做预防性试验检测,检测合格的才能使用。
2.1.6.6.有类似焦油,油漆的物质残留在手套上未清除前不宜使用。
2.1.7.绝缘手套的使用:2.1.7.1.使用绝缘手套时,手套佩戴在工作人员双手上手指与手套指孔吻合牢固。
2.1.7.2.作业时,应将外衣袖口塞进手套的袖筒内,手套与袖口覆盖部分应不少于10公分。
2.1.7.3.绝缘手套外面必须再戴一层帆布类的手套,以保护绝缘手套。
2.1.7.4.绝缘手套使用后应擦净、晾干,保持干燥、清洁,最好洒上一些滑石粉,以免粘连。
2.1.7.5.因为对绝缘手套有电气性能的要求,所以不能用医疗或化学用的手套代替绝缘手套,同时也不应将绝缘手套作其它用途。
2.1.8.保管注意事项如下:2.1.8.1.不准将绝缘手套与其它材料混放运输。
2.1.8.2.绝缘手套不允许放在过冷、过热、阳光直射的地方,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专用柜内,与其它工具分开放置,其上不得堆压任何物件,以免刺破手套。
2.1.8.3.不准将绝缘手套与油类、酸/碱腐蚀性物质或药品混放,以防胶质老化,降低绝缘性能。
2.1.8.4.采用水平放置时应涂抹滑滑石粉以防粘黏。
2.1.8.5.当绝缘手套变脏时,要用肥皂和水温不超过65℃的清水冲洗,然后彻底干燥并涂上滑石粉。
洗后如发现仍然沾附有像焦油或油漆之类的混合物,请立即用清洁剂清洁此部位,然后立即冲洗掉,并按照上述办法处理。
清洗时不得采用香蕉水、汽油、煤油或酒精之类的溶剂进行去污,否则将损害绝缘手套的绝缘性能。
在使用过程中弄湿或清洗后未干的绝缘手套必须彻底干燥并涂抹滑石灰后予以保存,干燥时避免干燥温度超过65℃。
2.1.9.绝缘手套的预防性试验:2.1.9.1.经常使用的高压绝缘手套应每隔6个月就做一次预防性绝缘试验检査。
在任何情况下,保存在仓库中的高压绝缘手套领取使用前必须做一次预防性绝缘试验检査。
2.2.脚部防护:绝缘安全鞋(靴)2.2.1.绝缘鞋(靴)是使用绝缘材制成的一种安全鞋。
所谓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一定的通路流通。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2.2.2.绝缘鞋(靴)的作用是使人体与地面绝缘,防止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之间构成通路,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把触电时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因为触电时电流是经接触点通过人体流入地面的;它还防止电压范围内的跨步电压对人体的危害,所以电气作业时不仅要戴绝缘手套,还要穿绝缘鞋(靴)。
2.2.3.绝缘鞋(靴)的适用范围:工厂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仓库发放的低帮绝缘鞋用于交流50Hz、1000V以下或直流1500V以下的作业环境中(下称:低压绝缘鞋);存放在110/10kV变电站的高帮绝缘靴用作高压作业环境中的辅助安全用具(下称高压绝缘靴)。
2.2.4.绝缘鞋(靴)检査分为出厂验收检査、定期预防性绝缘试验检査和使用前检査。
2.2.5.绝缘鞋(靴)使用前选择和检查:2.2.5.1.应根据额定电压的高低、不同防护条件来选择相应电压绝缘等级的绝缘绝缘鞋(靴)。
2.2.5.2.使用前应检查:绝缘鞋(靴)的外观、色泽应与其它安全鞋或日常生活鞋(靴)有显著的区别,防止错用。
2.2.5.3.绝缘靴使用前应检查:耐电压数值、生产厂家等标识应清晰完整。
2.2.5.4.高压绝缘靴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试验合格证、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2.2.5.5.绝缘鞋(靴)应无破损,宜采用平跟,鞋底应有防滑花纹,鞋底(跟)磨损不超过1/2。
鞋底防滑齿磨平/花纹磨光、外底磨透露出绝缘层者时则不能再作为绝缘鞋使用。
2.2.6.绝缘鞋(靴)的使用:2.2.6.1.穿用绝缘皮鞋和电绝缘布面胶鞋时,其工作环境应能保持鞋面干燥。
2.2.6.2.在潮湿、有蒸汽、冷凝液体、导电灰尘或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尤其应注意配备合适的电绝缘鞋(靴),应按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正确使用。
2.2.6.3.使用高压绝缘靴时,应将裤管套入靴筒内。
2.2.6.4.穿用绝缘鞋(靴)时应避免踩到金属碎屑等锋利的物体,严禁在鞋底钉铁钉,以防绝缘性能下降。
2.2.6.5.高压绝缘靴应妥善保管,不得乱用。
不得当作雨靴穿,或者将雨靴等当绝缘靴穿。
这些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应当严格禁止。
2.2.6.6.穿用电绝缘鞋(靴)应避免高温、腐蚀性和酸碱油类物质,防止鞋受到损伤而影响电绝缘性能。
2.2.7.保管注意事项如下:2.2.7.1.绝缘鞋(靴)在运输过程中不准淋雨/受潮,需保持干燥,不得与酸碱类等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
2.2.7.2.绝缘鞋(靴)不允许放在过冷、过热、阳光直射的地方,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专用柜内,防止霉变,与其它工具分开放置,其上不得堆压任何物件。
2.2.7.3.绝缘靴应有专柜或在特制的木架上按号位存放,它们每只都应有管理编号,靴子上不能堆压任何其它物品,注意与碱、酸、油类和化学品隔离开,以防胶质老化,降低绝缘性能。
2.2.7.4.使用期间防护水平可能受到鞋被刻痕、切割、磨损或化学污染而损坏的影响,应定期检查,损坏的绝缘鞋(靴)不能穿。
2.2.8.绝缘鞋(靴)预防性试验:2.2.8.1.绝缘鞋(靴)的预防性试验为工频耐压和交流泄漏电流试验。
电绝缘胶面胶靴(高压绝缘靴)的试验周期为6个月,应逐只进行预防性电气绝缘性能试验。
2.2.8.2.低压绝缘鞋,建议一般穿用一年后报废。
2.3.身体防护:防电弧服2.3.1.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多了解的是意外触电,而实际上在电力行业更危险的则是隐藏的不为人了解的电弧伤害。
2.3.2.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是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
电弧发生时,巨大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
金属导电元件会汽化导致高温蒸汽和金属急剧膨胀。
空气和金属汽化物迅速热膨胀会造成巨大声响的爆炸和巨大的压力。
2.3.3.电弧发生主要原因有:使用了不良性能的导电体、绝缘材料的损坏(包括:裂痕、进水、老化等)、人体或其它物体意外的接触到带电物品、设计或安装错误、没有良好的维护或者保养设备等。
2.3.4.电弧伤一般是指人体在没有接触电流时,由于人在有电的环境周围遭遇到电在电离空气时产生的巨大电弧热(弧光温度达2000℃~3000℃)而引起的电弧热烧伤;而其它电损伤往往更多的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到电源电流时而导致的内外人体组织的破坏性损伤。
电弧对人体伤害的主要形式:2.3.5.电弧爆炸烧伤,是电弧伤中最严重的伤害,它主要来源于电弧爆炸时散发出来的热能辐射和飞溅的熔融金属。
2.3.6.电弧爆炸引起衣服被点燃后继续烧伤或衣物的熔滴,从而造成的严重烧伤。
2.3.7.电弧爆炸时产生的巨响对听觉的伤害。
2.3.8.电弧爆炸时的冲击力对人体造成的物理损伤。
2.3.9.电弧强度的度量:电弧量级(ATPV,Arc Thermal Performance Value)的单位是Cal/cm2(每平方厘米卡路里),它是指在一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用于检测电弧的强度。
1 Cal/cm2的曝露能量相当于一个点燃的烟头在指尖上1秒钟,只要1~2 Cal/cm2就会使人的皮肤造成2级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