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熟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标准

常熟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标准

常熟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我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管理,保障设施完好,充发挥市政设施功能,依据《常熟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所称市政设施是指城市道路、城市桥涵、城市排水(雨水)、城市防洪、城市河道、城市照明等市政设施及其相关附属设施。

市政设施维修养护遵照周期性和预防性养护的原则,对市政设施所进行的日常保养、护理和维修。

按照工程性质、规模、工程量等,市政设施养护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三类。

其中小修为保持设施完整所进行的日常保养,工作量小于万元;中修是对有一般磨损或局部损坏进行的常规性维修,其工作量大于或等于万元,小于万元;大修是经设计对有较大损坏的市政设施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维修或加固,以恢复原设计标准或提高其功能,工作量大于或等于万元,小于万元。

工作量大于或等于万元以上的,列入工程改造项目。

本标准为本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的补充性文件。

市政设施维修养护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同时执行《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以及《江苏省城市道路照明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或规程。

第二章城市道路的维修养护一般规定2.1.1城市道路的维修应形状规范、美观,见棱见方,密实平整,接茬平顺,且走向与道路一致。

2.1.2维修养护作业现场应设置施工告知牌和安全警示标志。

2.1.3维修养护作业应文明施工,即工完、料净、场地清。

2.1.4严禁在路面上拌合砂浆或混凝土等作业。

2.1.5道路零星挖掘,应在三天内修复完毕。

城市道路的养护应包括道路设施的检测评定、养护工程和档案资料。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城市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分隔带及其他附属设施。

城市道路养护应建立养护技术档案。

2.3.1城市道路应以每条道路为单位建立档案。

2.3.2养护技术档案应包括道路的基本技术数据,各类施工技术文件,巡检、年检的检测资料和图片等。

2.3.3城市道路养护单位宜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宜建立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车行道维修养护2.4.1 沥青路面必须进行经常性和预防性养护。

当路面出现裂缝、沉陷、松散、车辙、坑槽、拥包、啃边等病害时,应及时维修保养。

()弯沉超标、沉陷、裂缝等结构性病害超过%的,应对基层予以处理。

()路面出现车辙的,顶面层修补材料应采用玄武岩加聚脂纤维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底面层宜采用或沥青混凝土,特殊路段可采用加聚脂纤维的改性沥青混凝土。

当车辙大于时,视情可沥青面层与底层一并处理。

()一般性病害超过路段面积%的,应对该路段面层一并处理。

()局部结构性病害处理,开挖面积尽可能清除影响范围,基层回填采用水泥混凝土,单层回填不宜大于,沥青修复按底、顶二层摊铺。

()区域范围内修补相邻板块间距不足M的,一并修补。

2.4.2 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经常清除泥土、石块、砂砾等杂物。

当路面出现裂缝、坑槽、错台、破损等病害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道路板块经常破损的,面层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补强,局部基层破损严重的,基层一并处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错台,高差小于的,采用压浆调整,恢复平顺。

调整后仍有高差,但错台小于的,可打磨或凿除高出部分,打磨或凿除宽度一般为—。

错台大于的,用沥青砂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修补前应用钢丝刷将原路面清理干净。

()水泥混凝土路面露骨严重的,对露骨部分整段处理,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

修补时,先清洗干净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表面涂上型超早强界面剂,稍干后,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厚度控制在以下,抹平、整形、拉纹,养生小时后可开放交通。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洞或坑槽,应清洗干净坑洞或坑槽,表面涂上型超早强界面剂,稍干后,深度小于的,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补;大于的,用高标细石混凝土填补,抹干、整形,养生小时后可开放交通。

源:()对脱空的处理,弯沉检测值超过者,需进行注(压)浆处理,注(压)浆工序参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

人行道(包括平侧石、树穴等及其他附属设施)维修养护2.5.1 人行道板路面必须保持路面平整,盲道导向砖、止步砖位置正确,无残缺、松动,处于完好状态。

当路面砖出现松动、破损、错台、沉陷、凸起或凹陷等病害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人行道板出现局部病害的,就其病害部位修补;人行道板出现病害较大的,应按市政设施建设标准要求加强基层处理,提高荷载等级。

()人行道板修补平整度小于,相邻道板高差小于。

()检查井或检查井周边道板修补,应严格控制检查井与路面高差小于。

2.5.2附属设施包括指路牌、隔离带、防护栏、马路家俱等,日常维护由产权单位负责。

道路挖掘修复2.6.1道路挖掘应当先割后挖,挖掘道路的沟槽,必须采取水撼砂石或混凝土回填,分层夯实,面层材料应与原路面一致。

对沥青砼路面暂不具备修复条件的,可临时采用铺砌板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简易处理,待具备条件后,再进行面层修复。

2.6.2沟槽水撼砂石回填前,应将沟槽内残土及沟槽边缘扰动、松散的原土清除干净,分层回填,每层厚度在50cm 以内,饱水后用振捣棒撼实,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水撼砂石,直至撼到路面结构层以下止。

撼砂密实度应符合以下要求:路槽底面以下深度大于厘M时,密实度大于或等于,深度在150cm以内,密实度大于,深度在80cm,密实度大于。

2.6.3沥青砼面层修补,应在新旧路接茬处铺设土工格栅,搭接宽度大于20cm,土工格栅铺前应喷洒沥青粘合油,沥青砼摊铺时,应采用机械铺装,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工作缝采用锯缝平接方法处理,修复后的路面平顺,密实效果。

2.6.4当挖掘宽度超过道路宽度的时,面层宜按整幅路修复;当挖掘宽度超过道路宽度的时,结构恢复应有专项设计。

第三章城市桥涵的维修养护一般规定3.1.1桥梁墩台、栏杆、示警柱等设施应保持清洁、完好。

伸缩缝缝内无杂物,不颠跳。

3.1.3桥面泄水孔保持畅通、无堵塞。

3.1.4桥面铺装保持平整完好;桥名保持清晰。

3.1.5桥涵装饰、灯光装饰和绿化应统一安排、整体规划、不得影响桥涵维修保养和桥涵耐久性。

3.1.6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城市桥梁的养护,应当遵守安全第一、保持风貌、原样修复的原则。

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其维修方案应当报经文物管理部门审核。

城市桥涵的维修养护应包括城市桥涵及其附属设施的检测评估、养护工程及建立档案资料。

城市桥涵档案应以一座桥梁为单位建档,主要包括:桥涵主要技术资料、施工竣工资料、养护技术文件、巡检、检测、测试资料、桥涵自振频率、桥上架设管理线等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

桥涵管理应实行电子化、数据化,并建立相关的地埋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城市桥涵维修养护3.4.1城市桥梁必须保持外观整洁,桥面铺装层坚实,结构完好无损,运行安全。

当桥梁出现油漆脱落、伸缩缝破损、铺装层损坏、桥名淡化等病害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桥梁栏杆每年清洗一次,桥梁的油漆部件每二年油漆一次。

()每半年清理桥面伸缩缝内的沉积物;对破损的伸缩缝宜按无缝伸缩缝或异型钢伸缩缝等处理方法修复。

()桥面铺装层的修复应遵循修复材料与原材料一致,且不增加桥梁静荷载的原则。

()每年对淡化的桥名进行描摹,保证桥名清晰。

()桥梁混凝土墩台表面出现侵蚀剥落、蜂窝麻面的,应将周围凿毛洗净,用水泥砂浆抹平;块石墩台出现灰缝脱落的,应凿毛洗净并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塞,并勾缝。

()墩台出现裂缝、灰缝脱落的,应同时对水下部位进行检查。

如存在同样问题的,应干河或局部团堰修复,待修复材料达到相关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围堰。

3.4.2 涵洞养护必须保持设施完好,排水畅通。

当涵洞洞身、涵底、进出水口、护坡和填土出现破损、漏水等问题的,应及时维修保养。

()涵洞每年疏通不少于个周期。

特殊区域须加大疏捞频率。

()涵洞三年检查一次。

发现涵洞倒塌、孔洞开裂、砂浆剥落或涵底、涵墙渗水的,应用水泥砂浆修补。

城市桥涵检测评估3.5.1城市桥梁每年自行组织常规检测,每二年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常规检测。

3.5.2特大桥梁和特殊结构桥梁、使用年以上的大桥和年以上的桥涵,以及其他桥梁分别按二年、三年、六年周期委托结构检测。

常规检测为、等级的桥涵,必要时可即委托深度检测。

第四章雨水管渠维修养护一般规定4.1.1在雨水分流地区,严禁雨污水管道混接。

4.1.2铸铁井盖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铸铁检查井盖》的规定。

雨水管渠主要包括雨水管、雨水沟渠、检查井、雨水边井等设施。

雨水管维修养护4.3.1雨水管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并按规定定期疏通。

4.3.2管径小于300mm的小型雨水管应平均每年疏通遍次,淤积不得超过30mm。

4.3.3管径小于600mm的中型雨水管或合流管应平均每年疏通遍次,淤积不得超过60mm。

4.3.4管径小于1000mm的大型雨水管应平均每年疏通遍次,淤积不得超过100mm。

4.3.5管径大于1000mm的特大型雨水管应平均每年疏通遍次,淤积不得超过150mm。

检查井、雨水井及沟渠养护4.4.1检查井井盖和雨水井井蓖子、沟渠井盖应安放平稳,与井框吻合。

4.4.2检查井框与周围路面齐平,沟渠、雨水井井口标高比周围路面略低。

4.4.3井内清洁,支管畅通;沟渠边坡平整、坚实、稳定,渠底不得有松散土、杂草、垃圾等杂物和排水障碍物。

4.4.4检查井、雨水井及沟渠每年定期检查并疏通个周期。

特殊区域淤积严重的,应加大疏捞频率。

4.4.6当发现检查井、雨水井及沟渠的井盖、缺失、破损、断裂的,二小时内更换。

4.4.7井框下沉超过2cm的,应重新安置。

第五章泵站的维修养护一般规定5.1.1泵站维修养护应遵循“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工作原则。

5.1.2水泵维修后的流量不应低于原值勤%,机组效率不应低于原值的%。

5.1.3在泵站管理区域内,未经批准,不准违章建筑和违规堆物。

严禁在防汛通道和礅、墙安全区内堆置物料。

泵站主要包括排涝泵站、换水泵站和闸门及其他附属设施。

水泵的维修养护5.2.1水泵机组的轴承应定期加注、更换规定牌号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5.2.2水泵机组外观表面不应有灰尘、油垢和锈迹。

5.2.3每年汛期前清除泵内积沉污物。

5.2.4每三年对水泵拆检不少于一次,并更换易损件。

电气设备维修养护5.3.1电气设备应定期清扫、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

5.3.2电气设备除进行定期检修外,还应根据预防性实验或检查结果及时进行状态检修或抢修。

5.3.3水泵电动机累计运行达到—小时,应维修一次,不经常运行的水泵电动机,每三年应维修一次。

闸门维修养护5.4.1闸门板应每年除锈、防腐。

5.4.2汛前应对闸门槽、启闭机等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完好、启闭灵活。

格栅上有污物的,应及时清理;格栅片出现松动、变形、脱落的,应及时紧固或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