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钢围檩、支撑及系梁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 .编写单位: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写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1)编制原则 (1)适用范围 (1)2.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1)主要工程量 (1)3.施工计划 (2)施工进度计划 (2)资源配置计划 (2)4.施工方案与工艺 (3)施工工艺流程 (3)支撑轴力设计值 (3)材料加工 (4)钢围檩安装 (5)钢管支撑安装 (5)钢围檩、钢支撑防脱落措施 (10)5.保证措施 (11)安全保证措施 (12)质量保证措施 (1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环境保护措施 (14)钢围檩、支撑及系梁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原则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施工图;(4)《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2)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3)结合工程情况,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现场施工和周边环境协调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亳州市建安隧道工程的钢围檩、支撑及系梁。
2.工程概况设计概况本工程除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外,余下道支撑为钢支撑,包括围檩、支撑、系梁。
钢围檩采用两根H型(HM500*300*11*18)加缀板焊接而成(落深区为三拼钢围檩),钢肋板采用464*130*20,间距为800mm,支撑节点处钢肋板加密设置,间距为250mm。
钢支撑采用φ609(φ800)mm两种规格,壁厚16mm的钢管。
一般部位采用φ609钢管,A8、A9、A18、A19段落深区(加强部位)采用φ800钢管。
钢管支撑分节制作,每节标准长度采用4m和6m两种规格,管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其端部(仅一端)设预加轴力装置。
钢系梁采用两根H型(HM400*300*10*16),安装于钢立柱两侧的牛腿上,与钢支撑连接在一起。
主要工程量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3.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本分项工程施工配备40名作业人员。
管理人员配备见下表:表3-1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表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3-2机械设备配置表4.施工方案与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图4-1钢支撑安装工艺流程图支撑轴力设计值钢支撑轴力设计值及预加轴力值根据受力的不同而调整,具体数值如下:表4-1钢支撑设计轴力表注:钢支撑施工时的预加轴力为设计轴力的80%。
材料加工钢围檩、支撑及系梁加工钢围檩采用两根H型(HM500*300*11*18)加缀板焊接而成,斜撑节点处设置加焊斜撑端部钢板和支撑钢肋。
钢支撑采用直径φ609(φ800)mm两种规格,壁厚16mm的钢管。
钢管支撑分节制作,每节标准长度采用4m和6m两种规格,管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其端部(仅一端)设预加轴力装置。
钢管支撑先在地面上按实测基坑的宽度进行预拼装,每根支撑的一端接一根长约的活动端头(其可调整余量为30cm),拼装好后放在坚实的地坪上用线绳两端拉直,钢卷尺丈量或用水准仪测量检查钢管的平直度,并检查支撑管接头连接是否紧密、钢管有无破损或变形、支撑两个端头是否平整。
经检查合格后用红油漆在支撑上编号,标明支撑的长度、安装的具体位置。
同时,检查支撑安装所需的吊装设备、焊接设备以及施加预应轴力所需的组合千斤顶等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支撑安装作业能正常连续进行。
钢系梁采用两根H型(HM400*300*10*16),焊接在钢立柱牛腿处。
加工误差钢围檩、钢支撑的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4-2钢围檩、钢支撑的加工允许偏差钢围檩安装基坑开挖到支撑以下的标高位置后,根据整个隧道工程的控制轴线和水准点,准确定位钢围檩的轴线和标高位置。
钢围檩加工:钢围檩加工采用双拼H型钢(HM500*300*11*18)钢焊接而成。
依据支撑间距在对应支撑位置焊接挂篮。
钢围檩分段加工,一般分段长度取2~3个支撑间距,转角部位应根据实际长度加工。
钢围檩安装:钢围檩随支撑架设顺序逐段吊装,人工配合吊机将钢围檩安放于钢支架上。
钢围檩安装后应检查钢支架是否因撞击而松动,并用钢楔将支架与围檩间缝隙焊实。
钢围檩与支护桩之间的少许孔隙,用强度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嵌。
图4-2钢围檩节点图(钻孔桩+三轴水泥搅拌桩隔水帷幕维护段)图4-3钢围檩节点图(SMW工法桩维护段)钢管支撑安装钢管横撑安装因钢立柱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线右侧2m,所以每道钢支撑分两段进行拼装,第一段为,第二段为。
检查合格的钢支撑用履带吊将第一段吊装到位(钢支撑一端与左侧围檩拼接,另一端伸出系梁2m,便于与第二段拼接),再用25T吊车配合吊装第二段钢支撑,支撑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
钢管支撑吊装到位后,用人工辅助将支撑调整到设计位置后再将支撑临时固定。
对因围护桩施工误差造成支撑的端头不能与钢围檩面紧密接触处,必须在围檩面与支撑端头之间加设钢板垫块,以确保支撑轴向受力。
支撑临时固定后,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轴力。
施压时,将千斤顶吊放入活络头顶压位置,液压千斤顶安放位置必须对称平行。
施加预压轴力时应注意保持千斤顶对称同步进行,预压轴力应分级匀速施加,重复进行,预应力施加前,对油泵及千斤顶进行标定,确保量测的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要记录备查。
预应力施加中,先预加到50%预应力,再检查螺栓、螺帽、焊接情况等,无异常情况后,施加第二次预应力达到设计标准值的80%。
每级压力施加完毕,在活络头中锲紧钢垫块(钢垫块采用16mm厚的钢板),并焊接牢固。
当预加轴力达到设计预加轴力时,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预加压力稳定后锁定,在活络头中锲紧钢垫块并焊接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钢丝绳,并采用专门的钢丝绳将支撑与围檩连接牢固,防止滑脱。
此步骤完成后该根支撑的安装。
施加预应轴力时应设专人旁站监督,作好记录备查。
钢管横撑安装及支撑架设端部节点图如下:图4-4钢管横撑安装图、支撑架设端部节点图钢管斜撑安装斜撑与围护结构有一定的夹角,斜撑钢管安装在围檩的斜撑节点上,钢围檩、钢支撑吊装及支撑预应力施加作业同直撑施工。
钢管斜撑安装见下图钢管斜撑安装图。
图4-5钢管斜撑安装图安装允许偏差钢管支撑的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表4-3钢管支撑安装的允许偏差注:L为支撑长度。
钢支撑吊装及安装方案(1)吊车选用钢支撑吊装采用50t履带吊配合25t汽车吊进行,因钢立柱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线右侧2m,所以每道钢支撑分两段进行拼装,第一段为,第二段为。
所以履带吊最大起重量为,汽车吊最大起重量为。
根据掌握资料,50t履带吊在起重重量为时,最大工作半径为16m;25t汽车吊在起重重量为时,最大工作半径为12m。
钢支撑吊装示意图详见图4-6。
(2)吊装施工检查合格后吊装到位,支撑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吊点设置在钢支撑的两端1/3处,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
钢管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支撑两端放在托架上,用人工辅助将支撑调整到设计位置后再将支撑临时固定,待精确定位后,将钢支撑固定端与钢围檩钢缀板可靠焊接,图4-6 钢支撑吊装示意图表4-4 50T履带吊吊装范围参数表50t履带吊起吊钢支撑最大重量为,根据“表4-4 50T履带吊吊装范围参数表”,吊车旋转半径R=16m,主臂长度=40m时,满足吊装要求。
表4-5 25T汽车吊吊装范围参数表25t汽车吊起吊钢支撑最大重量为,根据“表4-5 25T汽车吊吊装范围参数表”,吊车旋转半径R=12m,主臂长度=时,满足吊装要求。
施工中严格按照“先撑后挖”的原则,控制无支撑暴露时间。
钢支撑严格按设计要求值施加轴向预应力,定期检查预应力损失情况,及时复加预应力,保证围护结构稳定。
施工要点如下:(1)钢支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节,同时配备部分长度不同的短节钢管,以适应基坑断面的变化。
管节间用法兰、高强螺栓栓接,同时每根支撑两端分别配活动端和固定端;(2)确保钢支撑两端与钢围檩正交,斜撑要确保抗剪墩角度与斜置角度一致,钢支撑安装后应及时施加预应力;(3)所有支撑连接处,均应垫紧贴密,钢围檩与围护桩体间必须密实,螺栓连接时必须紧固,防止钢管支撑偏心受压。
安排专人检查钢支撑楔子,一有松动,及时进行重新施加预应力,塞紧钢楔子;(4)所有钢支撑装配件的钢板加工以及钢管焊接加工都必须满焊。
在有内肋板焊接过程中无法双面焊接的,宜采用坡口焊接方式。
(5)确保钢支撑稳定的技术措施(6)钢支撑拼装连接时必须对称上螺栓,按顺序紧固;(7)钢支撑安装前一定要检查钢管的垂直度,若不垂直要进行矫正;(8)钢支撑架设,施加完预应力后,用钢丝绳拴住钢支撑两端,防止坠落;(9)开挖钢支撑附近土方时,严禁机械碰撞钢支撑、钢围檩、格构柱及联系梁;(10)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若钢管横撑轴力过大,出现横撑挠曲变形接近允许值时,采取增加临时竖向支撑等措施,防止横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
支撑拆除技术措施(1)钢支撑拆除应严格按照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段进行:①浇筑垫层、底板和部分侧墙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道钢支撑;②待第三道支撑下侧墙及底板强度达到要求后,架设第二道支撑换撑。
然后施工第二道换撑下面的主体结构。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第二道换撑;③浇筑剩余部分的侧墙及顶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拆除第一道支撑,覆土回填。
(2)主体施工结束后,采用搭设脚手架将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托紧,人工配合小型破碎锤破碎。
人工切割后转运至基坑外。
钢支撑的拆除工序为:支撑起吊收紧→施加预应力→卸下千斤顶→吊出支撑;钢支撑拆除要自下而上分段拆除。
拆除时应避免瞬间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采用间隔卸载、拆除钢支撑(钢支撑间隔1道拆除1道)。
①拆除每道钢支撑时应先拆除支撑钢管,再拆除钢围檩及临时格构柱联系横梁。
②拆除时应先将吊车钢丝绳(挂钩)固定在构件吊点上,然后才能进行拆卸,防止构件意外坠落。
③拆卸支撑钢管时,先拆除施加应力端头处的钢楔子,然后根据吊车的承重范围分段拆除。
分段拆除时要同时考虑本道钢支撑的稳定性,不能引起其它支撑的稳定。
④拆卸时要有专人监控支撑体系,严禁发生拆卸时对支撑体系的触碰,起吊时专人指挥,多角度监控,防止吊装时对未拆除构件的触碰破坏、引发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