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基高频考点,中医执业医师考生速记!针灸、中基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板块,为了帮助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特搜集整理了100个相关高频考点,请大家收藏备用!针灸考点1.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心中。
2.十二经脉中,肝经与肺经的交接部位在——肺中。
3.十二经脉中,肾经与心包经的交接部位在——胸中。
4.手三阳经在上肢的排列按照前中后的顺序,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
5.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6.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是——太阴、厥阴、少阴。
7.足三阴经在上肢内侧面的排列顺序是——肺经、心包经、心经。
8.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9.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十二经别。
10.一源三歧指的三条经脉是——冲脉、任脉、督脉。
11.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
12.阳脉之海是——督脉。
13.腧穴总体上包括——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4.腧穴的主治特点是——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5.属于腧穴近治作用的是——腰痛取大肠俞。
16.属于腧穴特殊作用的是——大椎退热。
17.诊断心病常用的腧穴是——巨阙、膻中、大陵。
18.诊断肺病常用的腧穴是——中府、肺俞、太渊。
19.诊断脾病常用的腧穴是——章门、太白、脾俞。
20.诊断胆病常用的腧穴是——日月、胆俞。
21.治疗高血压首选的腧穴是——曲池。
22.治疗头项强痛应首选的腧穴是——列缺。
23.治疗上牙痛,用远部配穴法取——内庭。
24.治疗下牙痛,用远部配穴法取——合谷。
25.治疗梅核气、噎膈首选的腧穴是——天突。
26.治疗目内眦,颈项之疾的穴组是——外关、公孙。
27.肝阳上亢型头痛,应配合的穴位是——太冲、太溪、侠溪。
28.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疾病宜选用的配穴是——照海、列缺。
29.治疗胃痛胃阴不足者,除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內庭、三阴交。
30.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除十二井穴外,应主取的是——督脉、手厥阴经穴。
31.治疗耳鸣、耳聋实证,除局部取穴外,应主选的经穴是——足少阳、手少阳经穴。
32.治疗肘部扭伤,除阿是穴外,宜选用的腧穴是——曲池、天井、小海。
33.治疗髋部扭伤,除阿是穴外,宜选用的腧穴是——环跳、秩边、承扶。
34.治疗不寐心脾两虚者,除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心俞、脾俞。
35.对于肾虚型月经先后不定期除主穴外还应选用的腧穴是——肾俞、太溪。
36.治疗呕吐的基本穴组是——内关、足三里、中脘。
37.治疗痛经实证的穴组是——三阴交、中极、次髎。
38.治疗实证癃闭的穴组为——中极、地机、曲泉、膀胱俞。
39.治疗痛痹宜取——肾俞、关元。
40.治疗热痹宜取——大椎、曲池。
41.治疗腰痛的穴组是——委中、后溪。
42.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
43.善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腧穴是——四缝。
44.常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腧穴是——阴陵泉。
45.常用来治疗喉咙、胸膈疾患的是——列缺、照海。
46.即可治疗咳嗽,又可治疗中风昏迷的腧穴是——少商。
47.既是输穴又是原穴,还是八会穴的穴位是——太渊。
4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内关。
49.照海穴在特定穴中属——八脉交会穴。
50.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
51.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
52.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止穴是——商阳、迎香。
53.足太阴脾经的起止穴是——隐白、大包。
54.足阳明胃经的起止穴是——承泣、厉兑。
55.属足少阴,肾经的穴组是——涌泉、肓输。
56.起于中焦的经脉是——肺经。
57.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
58.心经的起止穴是——极泉、少冲。
59.心包经的起止穴是——天池、中冲。
60.心包经的五输穴中的合穴是——曲泽。
61.归属心经的穴组是——通里、少冲。
62.心经的募穴是——巨阙。
63.五输穴中以所入为——合。
64.五输穴中以所出为——井。
65.五输穴中以所行为——经。
66.胸正中线旁开4寸是——胃经。
67.腹正中线旁开4寸是——脾经。
68.腹正中线旁开0.5寸是——肾经。
69.与肺经相表里的经脉是——大肠经。
70.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是——肝经。
71.足少阳胆经的募穴是——日月。
72.足少阳胆经的合穴是——阳陵泉。
73.昆仑穴归属——膀胱经。
74.足三里穴归属——胃经。
75.太溪穴属——肾经。
76.曲池穴属——大肠经。
77.听宫穴归属——小肠经。
78.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
79.八会穴中的气会穴是——膻中。
80.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五行属性为——火。
81.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五行属性为——火。
82.肝经虚证,采用“补母泻子法”,应补——曲泉。
83.肝经实证,采用“补母泻子法”,应泻——行间。
84.属胃经的穴组是——承泣、厉兑、解溪、足三里。
85.属于膀胱经的穴组是——承扶、肺输、心输、大肠输。
86.属大肠经的穴组是——曲池、手三里、合谷、迎香。
87.阳池穴与支沟穴相距为——3寸。
88.阴陵泉与地机穴相距——3寸。
89.根据骨度分寸法,神阙到中脘穴是——4寸。
90.根据骨度分寸法,肘横纹至腋前横纹为——9寸。
91.根据骨度分寸,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为——13寸。
92.在骨度分寸中,从股骨大转子到腘横纹为——19寸。
93.在骨度分寸中,从胸剑联合至脐为——8寸。
94.手厥阴心包经的主治特点是——心、胃病。
95.足阳阴胃经的主治特点是——前头、口齿病、胃病。
96.直接灸法分为——化脓灸、非化脓灸。
97.化脓灸属于——直接灸。
98.温和灸属于——艾条灸。
99.属于行针基本手法的是——提插法。
100.可以直刺、深刺的腧穴是——足三里。
101.针刺环跳穴的体位是——侧卧位。
102.针刺印堂穴的体位是——仰靠坐位。
103.针刺双侧风池的体位是——俯伏坐位。
104.针刺水沟、廉泉、天突、人迎、宜采取的体位是——仰靠座位。
105.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是——点刺、挑刺、散刺、刺络。
106.适宜于面积较大部位、肌肉丰厚部位的是——走罐。
107.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症的是——刺血拔罐。
108.针刺腧穴时,宜取俯卧位的是——膈俞。
109.选用神阙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隔盐灸。
110.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症常用——隔盐灸。
111.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常用——隔蒜灸。
112.使用电针治疗时,通电时间一般为——5~20分钟。
113.针灸治疗肠痈时以——足阳明经穴为主。
114.针灸治疗落枕之病在少阳经者,宜加用的腧穴是——风池、肩井。
115.绝经前后诸证的针灸治疗应选用的主穴是——屑俞、肝俞、太溪、气海、三阴交。
116.患者,女,56,肩周疼痛,以肩后部疼痛,拒按,除肩部取穴外,还应加用——后溪。
117.患儿,女,10岁。
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平软,用特定穴治疗,应首选——下合穴。
118.胃脘胀满,攻痛连胁,嗳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其治疗取穴当选——取足厥阴肝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119.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头痛昏胀,脉浮数,舌苔薄黄治疗配穴处方当用——大椎、曲池、合谷、文'都教育尺泽、鱼际。
120.患儿,男,5岁,白天小便频而量少,夜晚睡中遗尿,面白,气短,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应取得腧穴是——气海、肺俞、足三里。
121.患者,女,38岁。
腰部冷痛重着,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腰阳关。
122.叶某,男,61岁。
因胆绞痛要求针灸治疗,针灸时选——胆囊穴、阳陵泉、日月、期门、胆俞、肝俞。
123.男,53岁。
长期咽喉不适感,隐痛,咽喉稍肿,色暗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针灸时选——太溪、鱼际、照海。
124.男,21岁。
上体育课时左踝扭伤,疼痛不能走路,血肿明显。
采用——刺络拔罐。
125.患者胁肋部皮肤灼热疼痛,呈带状排列,出现簇集粟粒大小丘状疱疹,若选用针灸治疗,其刺灸方法应采用——毫针泻法。
126.患者,女,45岁。
在针刺中,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多汗,四肢发冷,脉沉细。
应首选的处理方法是——停止针刺,立即起针。
127.女,50岁。
月经紊乱一年多,阵发性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针灸时以——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128.慢性腹泻病人,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细。
针灸时选——神阙、公孙、天枢、肾俞、足三里。
129.女,43岁。
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针灸时选——内关、郄门、神门、巨阙、太溪。
130.女,36岁。
膝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冷则加剧,舌苔白,脉弦紧。
针灸时选——肾俞、关元、犊鼻、梁丘、阿是穴。
十二原穴歌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中基考点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6、木火刑金是相侮。
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9、喜胜悲。
10、恐胜喜。
11、属于“火”的是喜。
12、属于“金”的是悲。
13、属于“水”的是耳。
14、属于“土”的是口。
15、属于“水”的是咸。
16、属于“木”的是酸。
17、属于“水”的是黑。
18、属于“金”的是白。
19、“君主之官”指心。
20、“将军之官”指肝。
21、“生之本”指心。
22、“罢极之本”指肝。
23、“气之根”是指肾。
24、“气之主”是指肺。
25、“先天之本”是指肾。
26、“后天之本”是指脾。
27、“生气之源”指脾。
28、“主气之枢”指肺。
29、“生痰之源”指脾。
30、“贮痰之器”指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