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

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

数学家的故事——约瑟夫·拉格朗日
少一(2)班陈一凡
约瑟夫·拉格朗日 简介
约瑟夫·拉格朗日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1736年 1月25日生于意大利都灵,1813年4月10日卒于巴黎。 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 的贡献,其中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拉格朗日在 数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使数学分析与几何与力学脱离 开来,使数学的独立性更为清楚, 他提交给柏林科学院 两篇著名的论文:《关于解数值方程》和《关于方程 的代数解法的研究》 .把前人解三、四次代数方程的 各种解法,总结为一套标准方法. 在数论方面,拉格朗日 也显示出非凡的才能. 如,一个正整数是不多于4个平方 数的和的问题等等,他还证明了圆周率的无礼性.这些 研究成果丰富了数论的内容.
拉普拉斯反驳说:“陛下,我不需要这样一个假 设。”


当拿破仑向拉格朗日复述这句话时, 拉格朗日说: “啊,但那是一个很好的假设,它说明了许多问题。”
谢 谢 大 家
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 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

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是19世纪初法国的两位数学家。 拉普拉斯在数学上十分伟大, 在政治上却是一个十足 的小人,每次政权更迭,他都能够见风使舵。拉普拉 斯曾把他的巨著《天体力学》献给拿破仑看。拿破仑 想惹恼拉普拉斯, 责备他犯了一个明显的疏忽:“你 写了一本关于世界体系的书,却一次也没有提到宇宙 的创造者--上帝。”
约瑟夫·拉格朗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故事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 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
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16 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 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 的数学家。 他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都灵皇家炮兵学院的数学副教授。1758年8 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 新的分支——变分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