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XXXX有限公司(A/0 版)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控制状态:编制:审定:批准:XX发〔XXX〕2 号XXX-5-23发布 XXX-6-1实施设备科1文件评审记录表编号:CXJ 7.5-06关于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通知各部、车间、科室:一、目的加强对设备事故及故障的管理,防止设备事故、故障重复发生,杜绝重、特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XXX公司所属各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工作。

如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与《XXX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中的相关规定发生冲突,以本公司的专项制度---《XXX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设备事故、故障管理职责和权限(一)设备科对设备事故、故障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包括:组织设备事故、故障的抢修;主持设备事故、故障分析会;制定和监督执行其防范措施;提出事故、故障的处理意见;以及事故、故障的统计分析和上报等工作。

(二)各生产车间共同负责设备事故、故障的组织工作。

(三)管控部负责设备事故、故障的协调工作。

(四)机修车间负责设备事故、故障的抢修工作。

(五)安环部、管控部、设备科以及各责任车间负责设备事故、故障的抢修组织实施。

(六)生产班长、岗位操作工参与故障和事故的处理。

(七)设备科负责对一般设备事故、故障进行责任划分和考核,对违章操作引起的非直接影响生产的设备故障进行调查考核。

(八)公司负责对特大、重大设备事故进行责任划分和考核,并对有争议的故障和一般事故处理进行复查考核。

(九)设备科负责对各类事故分析会的召开,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故障进行调查处理。

四、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内容和要求(一)设备事故、故障的定义4.1.1、凡正式投产的设备,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机械、设备、动力、运输、矿热炉系统、发电设备、环保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烧结系统等生产设备零部件、构件损坏,或工业钢结构建筑突然断裂、裂陷、歪扭等损坏,或由于企业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使生产突然中断者,统称设备事故。

4.1.2、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机组中的局部或零、部件的损坏,或虽未损坏,但设备运作不正常,控制失灵等造成的被迫短时间、损失较小的停产,又不足构成设备事故的停产现象,统称为设备故障。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设备事故范围4.2.1、经检测、检查因设备技术状况不良,为避免事故、故障突发而安排的临时检修。

4.2.2、生产线上的钢结构建(构)筑物因使用长久后而自然损坏,又危及生产而迫使停产者。

4.2.3、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其他设备损坏者。

如安全销、断路器等。

4.2.4、在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工具损坏,使生产中断者。

4.2.5、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但未造成设备设施和钢结构厂房结构损坏者。

4.2.6、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系统电压降、升超限突然停电,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设备损坏者。

4.2.7、新安装或检修后的设备在试车期间发生的事故。

4.2.8、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设施、钢结构建(构)筑物损坏而使生产中断者。

4.2.9、利用生产工艺允许时间、等铁水、待料或生产性、工艺性停产等时间进行设备维护或检修的情况。

(三)设备事故的分级标准4.3.1、特别重大设备事故4.3.1.1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修复费+设备及配件费)在200万元及以上者。

4.3.1.2设备事故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直接报废),以该设备的现值计算在200万元及以上者。

4.3.1.3设备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24小时(含)以上者。

4.3.2、重大设备事故4.3.2.1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单台电炉)停机16小时(含)以上24小时以下者。

4.3.2.2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修复费+设备及配件费)在50万元(含)以上200万元以下者。

4.3.2.3设备事故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直接报废),以该设备的现值计算在50万元(含)以上200万元以下者。

4.3.3、较大设备事故4.3.3.1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8小时(含)以上16小时以下者。

4.3.3.2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修复费+设备及配件费)在10万元(含)以上50万元以下者。

4.3.3.3设备事故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直接报废),以该设备的现值计算在10万元(含)以上50万元以下者。

4.3.4、一般设备事故4.3.4.1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2小时(含)以上8小时以下者。

4.3.4.2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修复费+设备及配件费)在10万元以下者。

4.3.4.3设备事故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直接报废),以该设备的现值计算在在10万元以下者。

4.3.4.4未遂重大事故、非生产系统的单机设备发生事故停机≤8小时也作为一般设备事故处理。

4.3.5、设备故障(包含零星设备事故)4.3.5.1发生设备故障未影响系统停机者。

4.3.5.2发生设备故障未造成设备损失(设备修复费+设备及配件费)者。

4.3.5.3未遂事故。

(四)设备事故、故障处理制度4.4.1、设备事故、故障的抢修4.4.1.1 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后,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4.4.1.2 所有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后,发生事故车间要立即通知各车间(部门)相关人员组织抢修,并如实电话报告设备科。

4.4.2、设备事故、故障的调查、分析4.4.2.1 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事故或故障分析会,查制度,查原始记录,查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并按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别、部位、时间间隔逐项统计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根源,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要求落实责任车间(相关部门)、落实人员、落实时间,真正做到“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4.4.2.2 特别重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较大设备事故以及重复发生或性质比较严重的一般设备事故,由公司相关领导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4.4.2.3 一般设备事故由分管设备经理组织有关科室(车间)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处理,设备科相关人员参加。

4.4.2.4 设备故障停机1小时以上由主管设备经理组织故障调查分析处理;1小时以下由设备科组织故障调查分析处理。

4.4.2.5 对重复性的事故、故障以及通过检修无法消除隐患的设备,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4.4.2.6 责任车间(部门)对本部门所发生的设备事故、故障,要及时组织各岗位员工进行学习,并汇编成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事故重复出现。

(五)设备事故、故障责任考核办法4.5.1、设备科对发生特大、重大、较大、一般设备事故及2小时以上设备故障(包括未遂事故)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按本制度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处理。

4.5.2、设备科对出现事故及故障2小时以内的事故责任者,按公司影响生产协调管理考核办法执行,视损失及严重性约情处理。

4.5.3、因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引起的设备事故、故障,考核责任人50∽500元/次;情节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按《XXX公司设备事故分级考核及绩效连责考核细则》执行。

4.5.4、在事故、故障调查中,当事人或部门要积极配合调查,如不配合调查或隐瞒事实真相者,将对责任者加倍处罚。

4.5.5、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后,当班调度均要及时、准确向各部门相关人员和管控部部长汇报,30分钟内不汇报或瞒报、漏报考核当班调度100元/次;考核管控部相关责任人200元/次。

4.5.6、机电车间值班主任或分管主任接到设备事故、故障通知后,根据事故、故障大小及时组织抢修、抢险工作,同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以及报告厂级有关领导,否则考核该主任100元/次。

4.5.7、维修工处理不及时或根据故障处理难度未报告部门值班主任,考核维修工100元/次。

4.5.8、参加抢修的部门和个人都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

对由于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视同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处理。

对于预防事故或抢修事故有贡献者,给予表扬和奖励200—1000元。

4.5.9、对设备事故、故障案例,部门应认真组织员工对事故案例进行学习,总结教训和经验,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否则考核部门负责人50元/次、考核部门分管负责人150元/次。

4.5.10、对设备隐患和事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和整改,同时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考核部门负责人100元/次、考核部门分管负责人200元/次。

4.5.11、设备出现事故、故障,除对机电车间考核外,还要对操作者、生产车间(部门)管理者进行连带责任考核。

4.5.12、设备出现事故、故障,除对机电车间相关人员和部门考核外,还要对操作工、生产车间(部门)管理者进行连带责任考核,比率按主要责任人100%、次要责任人75%、班组长(分管主任)50%、部门负责人25%。

4.5.13、设备出现故障后,操作工要无条件参与抢修,否则考核操作工50元/次。

4.5.14、各相关维修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推卸,否则考核维修工100元/次。

4.5.15、因备件质量差,准备不及时或供应造成的事故、故障,考核相关责任人200元/次。

4.5.16、离线设备、备用机组设备事故、故障如果是责任性故障按生产设备事故、故障同等考核。

4.5.17、环保设备因责任性原因停机造成后果按主体设备同等考核,结合《环保设备、设施管理考核标准》按高标准执行。

4.5.18、环保设备设施故障、事故结合《环保设备、设施管理考核标准》按高标准执行。

4.5.19、特种设备故障、事故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按高标准执行。

4.5.20、在设备检修、抢修任务中有突出表现者予以200—1000元/次嘉奖。

4.5.21、结合属地原则,设备事故发生部门或责任部门未将设备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在事故发生后第二天15:00前交设备科,考核责任部门负责人200元/次,并按设备事故经济损失的1%-10%直接考核责任部门。

4.5.22、各车间(部门)对设备存在的隐患和故障应汇总制表向设备科申报。

否则考核该部门负责人100元/项。

(六)设备事故分级考核办法4.6.1、事故分级考核及绩效连责考核办法见附表《大朗公司设备事故分级考核及绩效连责考核细则》。

4.6.2、发生特大、重大设备事故时,由公司设备分管厂级领导牵头,设备科组织调查,并会同相关部门及厂级领导召开事故分析会,设备科在两周内出具事故调查处理通报。

4.6.3、发生较大设备事故时,由设备科组织调查,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和相关厂级领导召开事故分析会,设备科在一周内出具事故调查处理通报。

4.6.4、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故障时,由事故单位内部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处罚情况书面报设备科备案(认定设备违章操作、隐患及未遂事故参照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