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用参考]高中综合实践活动.ppt
[实用参考]高中综合实践活动.ppt
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安排
学
必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习 领 域
科目
修
学 分
学 分
周学时
学 分
周学时
学 分
周学时
研究性
综 学习活 15 6
2
6
2
3
2
合动
实 社区服 践务
2 三学年至少10个工作日
活
动 社会实 践
6
2
全年 至少 1周
2
全年至 少 1周
2
全年至 少1周
说明: 2.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 1周,假期11周。社区服务一般安排在课余时 间、周末或节假日。……
课题探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 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则以解决某一个比较复杂的应 用性或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 设计和科技类项目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 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物品和设施的设计、制作 或改造等。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 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1.能进行活动策划 2.能组织实施活动 3.具备一定的探究、总结和反思的力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课题研究的内容设定为七类,即生 命与健康、安全与自救、自然探究、社会考察、环境保护、 民族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活动)设计的内容设定为五 类,即自我发展设计、家庭活动策划、校园活动策划、社 区活动策划、创新设计制作。学校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 中,应将上述各专题具体化、系列化,为学生自主选择提 供空间和余地。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实施
一、省教育厅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 规定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 见(试行)》中规定:
●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要全面开设《课程方案》规定的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 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 域的课程。每学年都要设置各领域的课程,保 证使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能获得一 定学分。
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 性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外 出参观、考察、访问;社区民俗活动等。
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宣传教育、 帮助贫困户及孤寡老人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建议 1.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分别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学 期开设。期间每个学生需要完成5个专题研究 活动,高中一、二年级各完成2个专题,三年 级上学期完成1个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周3 学时,2学时在课内实施,一般连排使用,另 外1学时可占用部分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
6.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3学时, 2学时在课内实施,一般连排使用;1学时安排 在课余和假期时间进行,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
●教学内容
学 习科 领目 域
一年级
二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三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研究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确定5 综 性学 个研究专题,其中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各2个专题,三年 合 习活 级1个专题 实动 践 社区 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和学生实际,开展了解社区、服务社 活 服务 区和参加社区建设等活动 动 社会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内容,如学工学农、公
高
三 年
上学期
级
基本要求
1.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要求及 方法步骤 2.能确定出有价值、可操作的课题 3.会查阅、整理文献资料
1.能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活动方案 2.能进行观察活动 3.能进行调查研究
1.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2.能运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能进行实验探究
1.能进行项目规划 2.能进行项目制作活动 3.能形成一定的设计制作成果
●活动实施建议 1.研究性学习活动 (1)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总结整理 ----展示交流----反思评价 (2)项目(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 确定项目(活动)---制定方案--优化方案--实施 活动--展示交流--反思评价
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及基本要求一览表
时间
专 课题研究
题
项目(活 动)设计
高 上学期
一
年 级
高 二 年 级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生命与健 康 ●安全与自 救 ●民族文化 ●科技创新 ●社会考察 ●环境保护 ●自然探究
●自我发 展设计 ●家庭活 动策划 ●校园活 动策划 ●社区活 动策划 ●创新设 计制作
高一上学期,学校应以集中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要求、方法及一般步 骤。同时要求学生完成1个专题研究,让学生初步体验研 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
高一下学期至高三上学期,学生所完成的4个研究专 题应兼顾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种类型,不能只 开展一种类型的专题研究。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社会实践的实施一般由 学校统一组织,以行政班或学习小组为单位 开展活动。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 确定内容,如学工学农、公益活动、军训、 勤工俭学、学校社团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 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 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 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 三学年至少占用10个工作日。社区服务以行政 班或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校可根据当地条 件和学生实际,卓有成效的组织学生开展了解 社区、服务社区和参加社区建设等活动。社区 服务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的各种 公益活动,获取多方面体验,并应用所学知识, 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
实践 益活动、军训、勤工俭学、学校社团等
●课程实施要求 (六)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统筹 管理,全面协调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 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各市要对本市普通高 中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 实践情况建立电子档案,加强研究、交流和 评估。
《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鲁教基字〔2008〕25号 2008、1究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大部分。
1.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 践性等特点,是师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 题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可分为课题探究和项目(活动) 设计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