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火力发电的历史久远,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着充足的能源。
但是,随着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世界资源日益紧缺,火力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
作为新型发电模式,燃气轮机发电具备快速启停、高效率以及较小占地规模的有点,污染小。
在我国工业实践中,受到制造技术的商业秘密制约,自主创造能力十分薄弱,进口是主要来源,并没有在全国推广开来。
本文主要浅析燃气轮发电机组的当前发展情况,并展望未来趋势,希望引起工业领域人员的重视。
1.燃气轮机及其发电机组现状浅析1.1.燃气轮机浅析作为旋转式动力机械,气体以连续流动的方式在燃气轮机中通过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进而推动发电机组旋转。
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一台燃气轮机由瑞士一家企业制造,时间为1939年。
经数十年发展,机车与坦克动力、舰船动力、管线动力与发电等都有燃气轮机的身影。
从结构上划分,轻型与重型燃气轮机为工业燃气轮机类型。
当前,俄、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燃气轮机完全应用到了水面舰艇上。
此外,海上采油、输油输气的管线加压装置也由轻型燃气轮机构成,实现了41.6%的热效率。
高度垄断是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的特点,重要的核心企业为ABB、西门子/西屋、GE、三菱等。
轻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中主导企业为PW、R.R与GE,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正在紧锣密鼓的航机改型。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内开始制造重型燃气轮机。
当时的上汽厂、南汽厂、哈汽厂身肩国家工业复兴的大任,在厂校结合形式下,自主研发出的燃气轮机位列世界领先,如3500hp机车用机组,1MW、3MW发电机组。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升级,重型燃气轮机也在不断的改造升级。
为实现利用冶金企业的高炉煤气,美国GE与南汽厂通过技术交流,立足于MS6001B,6B-L型燃气轮机研发成功,实现再利用高炉煤气的环保要求。
从科研实力分析,国内研究所或高校储备着大量科研设施与科研人员,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国家电网热工研究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研究出的一批批优秀成果。
当然,设备不够集中,先进性尚待提高,完善工作仍需继续。
国内航空系统是轻型燃气轮机的集结地,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研究设计院、制造厂数量众多,职工数量上万。
在上世纪70年代,邮电、石化、油田等企业都应用到了331厂、410厂研发的WZ-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