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

4.
1.哪些知识和技能才是学生需要优先掌握的东西?(目标)
2.怎样组织教学内容才能促进高水平的学习?(教学问题)
3.怎样设计评价才能提供学习效果的准确信息?(评价问题)
目 标 教 学 评 价 的 一 致 性 问 题
8
(二)课程发展历史的经验
评价不能与目标相匹配,这是课程领域特 有的情境。只要这种评价存在着,脱离传 统和习惯的活动教学即便在开始实施之前 ,也注定会失败的。 ——坦纳夫妇(Tanner, D. & L.)著,崔
允漷等译.学校课程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6,168.
9
(三)课程改革政策的设计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 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于标准的教学目的在于清除困扰基础教 育界的知识至上、机械训练的应试教育积 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研究目标
1. 开发出一套能够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的课堂 教学设计程序; 2. 分析该程序的学理基础并验证其在实践中的 效能; 3. 探索便于教师理解和掌握的课程标准解析路 径; 4. 引入多元评价的方式,以评价方式的变革引 领课堂教学的变革。
13
三、研究框架
基本研究问题(issue):如何借助教学评的一致 性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5
四、文献析评
国外相关文献评析
1. 安德森等人编著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2. 伯纳(Daniel M. Perna)和戴维斯(James R. Davis)合著的《标准和课程的一致性:为了课堂的成 功》 3. 安斯沃斯(Larry Ainsworth)的《解析标准:管理 标准的一个简单过程》 5.本森的《基于标准的教学模式——关于科罗拉多州的 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将基于标准的教育运用于当地学区 、学校以及课堂的实践指南》 4.史密斯(Ian Smith)的“学习性评价丛书”
2012年9月 30日 2012年12 月31日
召开课题组会议,商定详细的研 究计划 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本研究领域 的重要文献和经验,如安斯沃斯 的著作以及科罗拉多州的经验; 深入课堂听课调研。 召开课题组成员和一线教师会议 ,研讨教学评的一致性的实施策 略 选择实验的多个学科展开案例研 究,验证策略实施的效果,发现 并纠正出现的问题 根据案例研究的结果,修正之前 建构的实施策略,并从理论的高 度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与提升
“教”指的是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单元的学习 ,教师想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体悟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 “学”指的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即为了达到“ 教”的目标,设计哪些学习任务、组织哪些教 学活动; “评”指的是评价,就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反 馈和矫正,以便改进学习。
12
三、研究框架
P3:所建构的一致性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如 何?(案例)。
14

研究框架
Issue:如何借助教学评的一致性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P1:理据探寻
P2:策略程序
P2:案例研究
P1.1:学 理分析
P1.2:既 有研究
P2.1: 目标
P2.2: 评价
P2.3: 任务
P3.1: 案例1
P3.2: 案例2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评的一致性研究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主 持 人:申宣成 单 位: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报 告 人:申宣成 电子邮箱:shenxuancheng@ 开题日期:2012年10月9日
报告提纲
选题缘由 核心概念 研究框架 文献析评 研究设计 课题保障
5
问题与启示
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背诵的篇目不是课程要求的基本篇目
启示: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的“标靶”(target),标 靶不清楚,噼里啪啦乱打一气,结果往往是出 力不讨好,徒然增加学生的负担。 一课时只有四十几分钟,一个学期只有百十个 课时,教师必须要清楚这个学期、这个课时最 需要和学生分享的是哪些东西!
理据探寻
个人的理论推演与 建构
与一线教师的协 商研讨
实施策略
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的 成果
选择多所学校进行参 与式的案例研究
(多案例研究法)
理论提升
18
六、研究设计:研究计划
阶段 序号
一 二
任务 主题
制定研究 计划 文献分析 与现场调 研 策略建构
任务描述
预期 成果
会议纪要 文献综述 调查报告
负责人
截止 日期
21
感谢倾听,欢迎提问!
申宣成 杨霞 李玉国

论文
申宣成 张琳 高正起 李兰 申宣成 张琳
2013年2月 28日 2013年12 月31日 2014年4月 30日

案例研究
研究报告 、教学课 例 论文

理论提升
19
七、课题保障
专业保障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既有省市教研室的研究人员 ,也有大学教师,还有中学的校长和名师,他 们在专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6
(一)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案例二
教学随访(instructional rounds)的经历
《蜀道难》教学中的问题 《将进酒》教学中的改进
范读安排的次序 不一样、评价反 馈的语言不一样, 教学效果和课堂 气氛竟然完全两 样!
7
启示: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对四个 重要的组织性问题:
P1:为什么实施教学评的一致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理据);
• P1.1实施教学评的一致性的学理基础是什么? • P1.2已有的研究能否证明它的有效性?
P2:如何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策略);
• P2.1如何将学科课程标准分解为单元和课时的学习目标? • P2.2如何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选择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 • P2.3选择何种评价方法获取学习发生的证据?
16
四、文献析评
国内文献析评
1. 崔允漷的《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 准的教学》 2. 崔允漷编著的《有效教学》 3. 韦斯林、贾远娥的《美国科学研究新动向及 启示:以“学习进程”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 的一致性》
17
五、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国内外的研究成 果(文献分析法) 课堂教学实践中 的问题(调查法)
10
二、核心概念界定
“基于标准的教学”
它是什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结果来 组织教学活动,具体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 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 等。 它不是什么?不是“教学标准化”;不是“唯标准” 。
11
二、核心概念界定(续)
“教学评的一致性”:“基于标准的教学 ”的一种行动策略。
2
一、选题的缘由
课堂教学实践的诉求 课程发展历史的经验
课程改革政策的设计
3
(一)课堂教学实践的诉求:案例一
某教师执教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第一个教学任务:温习词人概况 争论:用12分钟的时间温习文学常识,是否合 适?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
1.古诗文的教学重在通过朗读和吟诵来体悟 诗歌的意境,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 验、培养语感”。 2.课程标准“附录1”提供了推荐背诵的优秀 诗文篇目,其中苏轼的作品有:《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物质保障
支持人所在的单位和学校为本研究提供了足够 的人力和资金支持。
时间保障
课题参与者要么是专职的研究员,要么是一线 的教师,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此课题的研究 。
20
七、课题保障
已有的研究
博士论文《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 应用》提出了基于标准的学习评价的四步骤程 序,并以多案例的方式进行实践的验证。该论 文被推荐参评上海市优秀论文及全国优秀博士 论文评选。 2012年,在《河南教育(基础教育版)》主持 了“问诊新课题专栏”,提供了一系列课堂改 进的案例和点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