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炉、塔釜、罐、仓、池(泡菜)、槽车、管道、烟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以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
通风不良的矿井也应视同受限空间。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有些受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瓦斯)和其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并存在缺氧危险,在其中进行作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另外大部分受限空间作业面狭窄、作业环境复杂,还容易发生触电、机械损伤、淹溺和坍塌掩埋等事故。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炼油、冶金、建筑、电力、造纸、造船、建材、食品加工、餐饮、市政工程、城市燃气、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等。
受限空间作业发生的事故也非常多,包括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瓦斯窒息、采空区窒息事故,矿山井下炮烟中毒事故都属于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
北方居民冬季用煤取暖发生的煤气中毒事故也属于受限空间发生的事故。
二、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是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
1.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败)、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
2.有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味的,易使作业人员放松警惕,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3.有些毒气体浓度高时对神经有麻痹作用(例如硫化氢),反而不能被嗅到
受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此外,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流动等,作业使用电器漏电,
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
二是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硫化氢中毒
窒息: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
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三是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部分受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由于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不足,没有制定受限空间安全作业制度或制度不完善、不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不到位、不落实,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危害辨识,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未进行培训和演练,作业和监护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导致事故状态下不能实施科学有效救援,使伤亡进一步扩大。
三、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
中毒和窒息、火灾与爆炸、淹溺、掩埋、其他(触电、机械损伤等)。
2012年6月11日9时15分左右,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的常州市中岳铸造厂在生产过程中,1名铸造工到冲天炉顶部查看时不慎一氧化碳中毒跌入炉内,在企业组织人员营救过程中,先后造成7人中毒送医院治疗,目前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
其中包括跌入炉内的铸造工、厂长以及消防员。
2007年9月1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健宝有限公司组织工人清理藕制品的腌制池时,1人硫化氢中毒后,8人盲目参与施救,最终造成6人死亡、3人重伤。
四、防范受限空间事故工作措施
1、广泛开展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和教育,受限空间作业涉及众多行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全民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防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2、认真做好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相关单位要把受限空间的安全作业作为新员工入厂培训和教育的重要内容。
每年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防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内容。
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对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再进行专题培训。
特别是要加强对从事清淤、维修作业的临时工、农民工、外包单位人员等的安全培训。
未经专门培训,不得参加受限空间作业!培训的内容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受限空间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的介质及危害,所用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作业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安全知识及救护方法等。
3、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作业前认真进行危害辨识
(1)是否存在可燃气体、液体或可燃固体的粉尘发生火灾或爆炸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
(2)是否存在因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中毒或窒息的危险;
(3)是否存在因任何液体水平位置的升高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遇到淹溺的危险;
(4)是否存在因固体坍塌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掩埋或窒息的危险;
(5)是否存在因极端的温度、噪音、湿滑的作业面、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等物理危害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
(6)是否存在吞没、腐蚀性化学品、带电等因素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
作业前实施隔断(隔离)、清洗、置换通风
隔断(隔离)——采取措施针对能源的释放和材料进入空间对许可空间进行保护和拆除许可空间与外部管路的联接过程,如加盲板;拆除部分管路;采用双截止阀和放空系统;所有动力源锁定和挂牌;阻塞和断开所有机械连接。
对实施作业的受限空间进行清洗、置换通风,使作业空间内的空气与外界相同,这样可以排除累积、产生或挥发出的可燃、有毒有害气体,保证作业环境中的氧含量,从而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作业前严格进行取样分析
对作业空间的气体成分,特别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以及蒸汽、氧
气的含量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对于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等):
当可燃性气体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可燃性气体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则为合格。
例如氢气,如果实际检测浓度(体积分数)不大于0.2%,则为合格。
一般要求:动火作业,可燃气体浓度要小于爆炸下限(LEL)的25% ,卡博特公司要求更为严格为5%
氧气浓度,《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规定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卡博特公司规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9.5%同时不超过23.5%,国内一些中央企业也规定氧气含量不低于19.5%同时不超过23.5%)。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安排专人进行作业安全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并为其配备便携式有毒
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报警仪器、通讯、救援设备,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进入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等无嗅或有毒、剧毒气体作业场所(现场安装)都应该佩戴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
必要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必要时,按规定佩戴适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
在特殊情况下,要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
作业人员应定时轮换,作业单位可根据作业现场情况,确定作业轮换时间。
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检查确认程序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