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和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一.教材助读走近作者,了解作品:,1,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
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
《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3、《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
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
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的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可造化弄人,先是在权贵高俅那里丢了“花石纲”,触了霉头;盛怒之下杀了泼皮牛二,被发配到北京;后得蔡京女婿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可“十万生辰纲”的丢失使他走上仕途的不归路,也使他的理想人生幻灭。
解题生辰:生日。
纲:旧时成批运送货物的组织。
这里的“生辰纲”是指运送为蔡家祝寿的大量礼品。
“智”点出了夺取的方式预习自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行嗔()怒虞()侯恁()地省()得罗唣()怄()气逞()辩剜()口聒()噪朴刀()厮觑()兀的()2.请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端的:(2)这干系须是俺的。
干系:(3)直这般会做大。
做大:(4)你们省得什么!省得:(5)慢慢的打火吃了饭走。
打火:(6)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强人:(7)你左右将到村里去买。
左右:(8)那计较都是昊用主张。
计较:感知课文1、《智取生辰纲》作者是朝小说家。
节选自,该书与、、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2、“智取生辰纲”的八条好汉是:《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给加粗的字注音。
(1)趱行()(2)嗔道()(3)朴刀()(4)省得()(5)怄死()(6)厮觑()(7)兀的()(8)聒噪()二、情景导入,渲染氛围三、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并请学生复述故事。
主要情节:故事开端故事发展故事进一步发展故事高潮故事结局2、故事情节分析思考:(1)、想想说这智取生辰纲按理应该属谁的?A杨志B吴用等七人C梁中书D蔡京(2)、能否用“生辰纲”一词并联系ABCD中的人物,用简洁的语言造一句能概括出本文主要故事情节的话。
3、双线结构:明线——暗线——4、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5、请你写出初读感受。
在阅读中自己的出自己的感悟和疑问,自主言之。
四.合作探究请同学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情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的信息,初步形成对杨志的印象,再据此探讨——“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武艺高强,精明能干,且又有过失陷花石纲的惨痛教训,这一次押送生辰纲如此小心安排、谨慎行事,他为什么还是失败了?”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趱行(zhǎn)怨怅(chàng)虞侯(yǔ)B 怄气(òu)恁地(nèn)罗唣(zào)C 省得(shěng)逞辩(chéng)气喘(chuái)D 聒噪(guā)还言语(huán)吹嘘(xū)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干系须是俺的。
(责任)B 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牛)C 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
(亡命之徒)D 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要紧)《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第二课时四、分层提高1.分层练习①小说中描写环境,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天气炎热。
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侯、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
文中要反复描写这炎热的天气对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呢?请分析。
(字数在200-250字间)②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请参照第一点说明和第二点提示,补充分析。
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 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炎热。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
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
三智用矛盾。
四智用计谋。
③杨志并非无“智”。
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请根据第(1)点补充分析。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
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3)(4)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④从老都管之口,分析梁世杰对杨志的“用”。
老都管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杨志无可奈何)*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只能辩解)*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语气十分强烈):*老都管竟来对杨志道:“那贩枣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
”(杨志只能依从)(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看出什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写老都管与杨志的矛盾,其作用是什么?2.交流提高1.当堂检测1.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A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B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C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D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2.对选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C.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D.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第三课时一、品味人物,把握形象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二、品析语言,体味妙处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三、总结归纳1.梳理知识要点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
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
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
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
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
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
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2.出示知识体系<用投影仪显示全文线索图>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线结构四、拓展延伸1、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的哪几计?试试给下列的计策和情节连线:投影:瞒天过海吴用下药暗度陈仓偷酒以逸待劳林中休息声东击西不肯卖酒混水摸鱼伪装商客欲擒故纵走小路五、巩固反馈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趱行(zhǎn)怨怅(chàng)虞侯(yǔ)B 怄气(òu)恁地(nèn)罗唣(zào)C 省得(shěng)逞辩(chéng)气喘(chuái)D 聒噪(guā)还言语(huán)吹嘘(xū)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这干系..是俺的(责任)B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牛)C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
(亡命之徒)D卖一桶与你不争..(不要紧)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艺术的概括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失败的过程,讴歌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水浒》是一部由文人独立完成的作品。
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它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人的痕迹,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发一通议论。
C《智取生辰纲》围绕一个“智”字展开明暗两条线索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以用周密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