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A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 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今生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 课堂内外。

(1)请你写两个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句反映农时或气象的谚语: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

”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______》。

你还积累了描写春天的优美诗句:______。

(4)当你的亲人做生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时,你会用哪句名言或哪个故事劝诫他讲诚信:______。

(5)学习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你明白了:______。

4. 根据课文或要求填空。

(1)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______,泡沫聚散,唯有你______。

(《山中访友》)(2)轻诺必______。

(《老子》)(3)本学期,我们“轻叩诗歌大门”,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海洋的瑰宝,从唐代元稹的“______,______”中感受诗人对菊花的情有独钟;从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中感受作者对丰收的憧憬;从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青山绿水,______”感受秋天的明朗清丽。

(4)读《詹天佑》一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

(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伯牙所念,______。

(《伯牙绝弦》)5. 课文大舞台。

(1)秋月白,______。

雨中山果落,______。

(2)______,眼见为实。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诗中的九月九日是______节。

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读书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周恩来总理年少时“为______而读书”;大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______。

”《三字经》中也提到:“玉不琢,不成器。

______,______。

”(5)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邮来了______。

6. 填空题。

(1)童真童趣: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

(2)真挚友情: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3)正直做人: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______。

(4)古今贤文:______,乐以忘忧;从善如流,______。

7. 古诗默写。

(1)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

(2)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4)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8. 读文段,完成练习。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1)诗中划线的“摘”和“掏”各是什么意思?选一选。

(填序号)①用手或工具伸进去取。

②采。

摘:______掏: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在大树上______,______。

在草地上______,______。

(3)仿照文段写一写。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可曾在那片草地上______,______?9. 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

(1)______,不亦说乎!(2)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

(3)写两句古诗,每句都要有“清”字。

(写好后,把“清”字圈出来)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夹竹桃》)(5)它歪着______的脸蛋,_____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_____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______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三亚落日》)10. 诗文积累。

(1)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

(2)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3)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

(4)古诗种带“鹭”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三句: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5)教育家孔子曾说:______,不悱不发。

(6)本学期,我们学了《墨梅》这首诗。

你认为诗中的“______”字用得好,因为______。

11.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12. 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游山西村》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辛弃疾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

C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都是宋词。

D .“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句中的“老夫”是苏轼。

13. 读一读,按要求做题。

大自然的语言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树桩上一道道的圆圈,一圈就是一年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2)从文中我又知道了三种大自然的语言。

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15. 把下列诗句填充完整。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

(2)策马前途须努力,______。

(3)捐躯赴国难,______。

(4)不经一番彻骨寒,______。

(5)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16. 课内阅读。

下雪的早晨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树林里的早晨,到处都是露水,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从晨光里走来,他的脸像一朵鲜花,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那双发亮的眼睛,透过浓密的树叶,在寻找知了的声音……他的另一只小手,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一根很长的狗尾草,结了蚂蚱、金甲虫和蜻蜓。

这一切啊,我都记得很清。

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那儿早已铺满了落叶,也不会有什么人影;但我一直都记着那小孩子,和他的很轻很轻的歌声。

此刻,他不知在哪间小屋里,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但他决不会知道,有一个人想着他,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早晨______的歌声______的东西______树叶(2)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下面三种说法:A.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农家孩子的形象。

B.赞美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C.诗人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向往童年的欢乐。

你赞成哪种说法?简要说明理由。

(3)诗歌开头写雪有什么作用?(4)诗中描写那个农家孩子,有写实,也有虚写。

请将虚写部分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 照样子,用你读过的古诗词表现下面主题。

(任选两种)①春天②爱国③送别④友情⑤志向⑥明月⑦虚心⑧瀑布例: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的不舍与缠绵;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大漠沙如雪,______”的神奇与梦幻;语文是一支歌,这歌是“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的兴奋与狂喜;语文是一段情,这情是“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的纯洁与正直。

语文记载了历史: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语文书写了人生: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语文全是了人生追求的境界: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

语文,恰似一场及时的春雨,“随风潜入夜,______”。

(2)文化丰富多彩同样会让我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看到“锄头”,我们就会想到古诗“______,______”;吴国少年借“螳螂捕蝉,______”的古诗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我也会想到这样寓言故事类的八字成语“______,______”;(3)“金无足赤,______”。

这句与《墨子》一书所写的“甘瓜苦蒂,______”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告诉我们对待他人要有宽容之心。

19.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

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20. 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

(《浣溪沙》)(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己亥杂诗》)(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______,天下物无全美。

”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4)唐代的王昌龄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____,____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5)烟花三月,漫步在柳浪闻莺,看到彩蝶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____ ,______ 。

柳浪闻莺,名副其实啊!21. 课内阅读积累。

(1)古诗积累。

《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暮,______。

”“青箬笠,绿蓑衣,______。

”于谦用“______,______”抒发自己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李贺用“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2)关注生活。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中有许多名言让我们深受启发:“______,______”教育我们要虑心好学;“______,______”启发我们既要学习,又要思考。

22. 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填空。

(1)孔子说“______,______”,就是教导我们要不断地复习,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甚至可以成为老师了。

(2)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瑰宝。

陆游《示儿》中的“______,______”一句给儿子留下了遗嘱,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而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则通过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秀丽图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