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功介绍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功介绍

35 5 / 37
思考题
1-1 在一绝热容器中盛有水,其 中浸有电热丝,通电加热。将不 同的对象看作系统,则给出Q和 W(与0比较)。 (1)以电热丝为系统 (2)以水为系统 Q < 0, W > 0 Q > 0, W = 0
(3)以容器内所有物质为系统 Q = 0, W > 0 (4)将容器内所有物质以及电 源和其它一切有影响的物 质看作系统 Q = 0, W= 0
14 / 37
过程。
气体 (T,p) 汽化 液体 液化 凝固 熔化 (T,p)
15 / 37
(T,p) 升华 凝华 固体(α) 晶型转化 (T,p) 固体(β)
饱和蒸气压: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或固) 体与其蒸汽达成液(或固) 汽两相平衡时,汽相的压力 称为该液(或固)体在该温 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11 / 37
问题:一金属棒分别与两个恒温热源相接触, 经过一定时间后,金属棒上各指定点的温度不 再随时间而变化,此时金属棒是否处于热力学 平衡态?
T2
T1
12 / 37
7. 系统的变化过程:
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由始态变化到终 态的经过。 pVT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化学变化过程 几种主要的p,V,T变化过程 (1) 定温过程:T1 = T2 =Tsu =const. 定温变化:T1 = T2 (2) 定压过程:p1=p2=psu =const. 定压变化:p1 = p2 (3) 定容过程:V =const.
5.均相系统和非均相系统
相: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均匀的 部分。 均相系统:系统中只含有一个相; 非均相系统:系统中含有一个以上的相。
非均相系统
均相系统
10 / 37
6.热力学平衡态
定义: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足够长的时间, 其各部分可观测到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此后将 系统隔离,系统的宏观性质仍不改变,此时系统所处的 状态叫热力学平衡态。 必须同时满足: 1) 热平衡:系统各部分T 相等;若不绝热,则T= Tex 2) 力平衡:系统各部分p 相等;边界不相对位移。 3) 相平衡:系统各相长时间共存,组成和数量不随时 间而变。 4) 化学平衡:系统组成不随时间改变。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决定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 而与变化的过程或途径无关。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 =系统终态的函数值-系统始态的函数值。 如: ΔT = T2 -T1, ΔV= V2-V1 V = f (p,T )
9 / 37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如,n 一定的封闭体系
∂V dV = ∂p ∂V dp + ∂ T dT p T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I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功 II 热力学第一定律 III 热力学第二定律 IV 热力学第三定律 V 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 VI 热力学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VII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 35 1 /37
I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功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热、功 第三节 可逆过程、可逆过程的体积功
(1)
(2)
(3)
4 / 37
2.热和功
热由于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能量传递形式。用符号Q 表示。
Q >0 环境对系统放热(系统从环境接受能量) 功 由于系统与环境间压力差或其它机电“力” 的存在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用符号W 表示。 W >0 环境对系统作功(系统从环境接受能量) 5/
6/ 35 6 / 37
3.系统的宏观性质
由大量微粒组成的宏观集合体所表现的集体 行为。如 p, V, T, U, H, S, A, G 等叫热力学系统 的宏观性质(热力学性质)。 宏观性质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有关, 有加和性 (如 m,n, V 等); 强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无关, 无加和性 (如 p, T,ρ等)

def
ν dnB
−1 B
Δξ =1mol,叫反应发生了1mol反应进度。
应用反应进度时,必须指明相应的计量方程式。 如:
1 3 N 2 + H 2 = NH 3 2 2
7 / 37
一种广度性质 V m = 强度性质, 如Vm = ,ρ = 等 另一种广度性质 n V
4.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函数
系统的状态:系统所处的样子。系统的状态 用宏观性质描述。宏观性质也称为系统的 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 p, V, T , U, H, S, A, G
8 / 37
状态函数的特性:
∑ (−ν
R
R
R) = ∑ν P P
P
可简写成 0 = ΣνB B
B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一的量 单位为1
νA=-a, νB=-b, νY= y, νZ= z
17 / 37
反应进度 (ξ):
nB,0 :反应前(ξ =0) B的物质的量 nB : 反应后(ξ = ξ ) B的物质的量
nB-nB,0=νB ξ ∆nB = vB • ∆ ξ d nB = νB • dξ
g l
p*(T )
(相平衡)
沸点: 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正常沸点: 101.325 kPa下的沸点; 标准沸点: 100 kPa下的沸点 如: 水 正常沸点: 100℃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标准沸点: 99.67℃
16 / 37
16 / 35
化学变化过程与反应进度 化学反应 aA + bB = yY + zZ
13 / 37
(4) 绝热过程:Q = 0 仅可能有功的能量传递形式。 (5) 循环过程:系统经一连串过程又回到始态。 Δp=0,ΔT=0 (6) 对抗恒定外压过程: psu=常数
p1, T1 psu
图1-1气体向真空膨胀 (自由膨胀)
状态2 状态1 循环过程
气体
真空
(7) 自由膨胀过程:(向真空膨胀过程) psu=0
2 /37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1.系统和环境
系统: 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微粒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环境: 与系统通过物理界面(或假想的界面)相 隔开并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周围部分。 环境 系统
3 / 37
系统类型 敞开系统 封闭系统 隔离系统
系统与环境之间 物质的质量传递 有 无 无
能量的传递(以 热和功的形式) 有 有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