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管理-第十六章
OLI中的「I」代表内部化
维持公司特有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於对能够透过 研发创造新资讯的人力资本提供适合的讯息与管理 机制 最小化交易成本是决定内部化策略成功与否的重要 条件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25
财务特有条件与OLI三优势模式 财务特有条件与OLI三优势模式: 三优势模式: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23
三优势模式与内部化(续)
OLI中的「O」代表的是所有人特有的优势
公司必须在其母国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这些竞争优势必须是公司特有且不易模仿的 具备能让公司将其转移至外国子公司的特性
OLI中的「L」代表的是地点特有的优势
能将外国直接投资吸引至特别地点的市场缺陷或真 正的比较优势 这些优势包括:成本低但具生产力的劳工资源,独 特的原物料来源,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反击其他竞 争者的防御性投资或技术卓越中心.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24
三优势模式与内部化(续)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7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巴西与泰国的数字化案例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8
比较优势理论(续)
比较优势的限制
大部分的国家不是只擅於生产那些以其特殊生产条 件来看产出效益最高的产品 至少有两种生产条件资本与技术现在可以直接而简 单地在各国之间移转,而非只能透过交易的商品与 服务进行间接的交流 现今的生产条件比这个单纯的模型复杂许多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17
保持并转移竞争优势(续)
管理与行销专业
管理的专业包含从人力与技术两种观点来看的大型 工业组织之管理能力,另外也包括现代分析技术的 知识及其在商业范畴上的应用
先进的科技
所谓的先进科技包含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个部分并 不局限於跨国企业,但工业化最深的国家的公司在 利用军事与太空计画研发新科技方面会具有较大的 优势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18
保持并转移竞争优势(续)
健全的财务状态
公司会藉由取得并维持全球性资金成本与可得性的 方式来表现其财务的健全状态 这是一项使公司得以为外国直接投资与其他外国营 运活动融资相当重要的竞争性成本要素
差异化商品
公司可以藉由生产与行销差异化商品来创造专属於 公司的特别优势 这种商品通常来自以研究为出发的创新活动,或为 了获得品牌知名度而不惜花费重金的行销策略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9
比较优势理论(续)
虽然贸易的条件最终是由供给与需求来决定,但其 过程与传统的贸易理论所述不同,其中有部分是由 寡占市场所支配的订价方式来决定 比较优势会在开发较不完全的国家渐渐发展为开发 完全的国家并开始利用其潜在机会时移转 比较优势的典型模式并未明确阐述其他特别的议题
16-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有 下面几项假设:
自由贸易 完全竞争 无不确定性 资讯无成本 无政府干预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4
比较优势理论(续)
比较优势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特性:
16-11
外包至全球的比较优势总览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12
市场缺陷: 市场缺陷:跨国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
为什麼公司会转变成跨国企业?
市场追求者(Market seekers)在外国市场生产的原 因若不是为了满足本地的需求,就是为了将产品出 口到母国以外的市场 原物料追求者(Raw material seekers)会设法得到 他们可以找到的所有原物料,主要是为了出口或进 一步在他们得到原物料的国家地主国制成与销售 生产效益追求者(Production efficiency seekers) 会在其中一项或多项生产条件相对於其产能为低估 的国家生产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19
保持并转移竞争优势(续)
母国市场的竞争性
相较於位在竞争力较弱之母国市场的公司,竞争较 激烈的母国市场更能增强身处其中的公司的竞争优 势 一家公司在特定产业中的成功竞争部分取决於适合 该产业的生产条件可得性(土地,劳力,资本与技 术) 身处在被众多相关产业与供应商包围的公司会因为 这些支援性资源而变得更具竞争力 具竞争力的母国市场可以促使公司为其独特的产业 与国家环境调整营运与管理策略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22
三优势模式与内部化(续)
三优势模式(OLI Paradigm) : 三优势模式(OLI
「O」或所有人特有(owner-specific)的竞争优势, 所有人特有(owner-specific) 所有人特有(owner 之后如果该公司想成功地在外国直接投资,便可将 此优势转移至国外 地点特有(location 「L」或地点特有(location-specific) 地点特有(location-specific)的竞争优势, 因而使其能在该市场发挥竞争优势 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I」或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内部化(internalization).这个情形促使 公司采取外国直接投资而非授权或外包的方式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20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波特的钻石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21
三优势模式与内部化
三优势模式(巴克莱(Buckley)与卡森(Casson)於 1976年提出;邓宁(Dunning)於1977年提出)为 一种用以说明为何跨国企业宁愿选择外国直接 投资,而不透过其他如授权,合资企业,策略 联盟,管理契约与出口等模式来发展外国市场 的整体架构
例如:台湾,马来西亚与墨西哥电子零件制造商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业存在的理论基础(续)
知识追求者(Knowledge seekers)会为了取得技术 或管理的专门知识而在外国营运
例如,购买美国电子公司的德国,荷兰与日本公司主要 是为了其专业的技术知识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5
比较优势理论(续)
比较优势案例
假设泰国在生产运动鞋与音响设备方面较巴西更有 效益
泰国每运用一个生产单位(结合土地,劳工,资本与技 术),较具生产效益的泰国可以制造12个运输容量单位 (ctrs)的鞋子或6个运输容量单位的音响设备 巴西每运用一个生产单位,只能生产10个运输容量单位的 鞋子或2个运输容量单位的音响设备
第十六章
外国直接投资理论与策略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 (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1
学习目标
能说明为何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 理论性辩证
能分析市场的缺陷如何为跨国企业的存在提供 理论基础 能解释公司成为跨国企业的原因 能详述关键竞争优势如何促使跨国企业开展策 略并维持直接的外国投资
A国的出口商将商品或服务销售给B国彼此之间并无 关系的进口商 A国的公司擅於以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商品,主要是 因为该国具有代工生产的条件,也就是具备土地, 劳工,资本与技术的资源 由於生产制造的条件无法从A国自由移转至B国,因 此专业分工的好处需要透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才能获 得 分享额外生产利润的方式取决於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也就是实体商品数量的交易比率
政治安定追求者(Political safety seekers)会选 择在不会剥夺或干预私有企业的国家购置或建立新 的营运单位
例如,香港公司将大笔资金投资於美国,英国,加拿大 与澳洲,便是考量到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后的接续效应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21世纪的比较优势较著重在电信通讯与网际网路所提供的 服务与其跨国便利性 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其本身的劳工技能,资本来 源与技术结合后产生的结果
现在有许多地点都是因供应链外包的关系而存在. 下页图表是贸易之比较优势的现代轮回地理关系图
2007 台湾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16-16
保持并转移竞争优势(续)
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可以在生产,行销,财务,研 发,运输与采购各个领域发展,这些领域中的任一 种对大型公司来说都是相当关键的竞争优势,无论 所谓的「大型」指的是国际或国内的营运 生产的规模经济可能来自大型自动化工厂与设备的 使用,或来自透过全球专业分工而获得合理化生产 的能力 市场行销的规模经济会在公司规模够大而可以运用 最有效的广告媒体增进全球品牌知名度及建立全球 销售,仓储与服务系统时发生 财务规模经济则会因为具有种类完整的金融工具与 资金来源而产生
16-15
保持并转移竞争优势(续)
观察那些在国外投资成功的公司后,我们可以推论 跨国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在於:
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 管理与行销的专业 因重视研发而创造出的先进科技 健全的财务状态 差异化商品 母国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