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军士官招生统一考试士兵模拟试题

全军士官招生统一考试士兵模拟试题

2014年全军士官招生统一考试士兵模拟试题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星宿/宿舍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B.雾霾/埋怨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C.复辟/辟谣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劲旅/鼓足干劲D.铜臭/臭名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包扎/扎扎实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妥帖亲和力披沙拣金锐不可当B.蜇居副作用指手画脚屈指可数C.凑合哈密瓜眼花缭乱膏梁子弟D.犄角嘉奖令两全齐美仗义执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

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

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

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D.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

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真正的文化输出,应具以下四大特征:一、有不可替代的原创性;二、传承自由独立的精神;三有强大的美学准则与文化信仰;四、拥有合乎全人类的价值观。

B.2014 人们无比期待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还会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如何真正用制度管住权力?如何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C.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提出和建设,有利于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东、西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D.从前有个人在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蛰于口,惨于腹”。

(《列子。

杨朱》)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6. 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出自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传记体通史《史记》。

B.《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弗尼吉亚。

伍尔夫,小说描写了西班牙后代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与马贡多由开拓、繁荣至再次毁灭的历史。

C.《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勾践灭吴》就是里面的名篇。

D.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受乐府民歌影响而写作的优秀诗篇,形式上多用五言,善用比兴寄托。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做人要讲“君子人格”沈栖记得英国作家威尔逊曾对“贵族”下过这么一些标准: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

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

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

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

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

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计不会过时。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

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54.5%),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

——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

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

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

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1.下列关于“君子人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人格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B.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年龄长幼,只有具备君子人格,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它会被赋予新的内容。

D.君子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下社会“君子少见”,仅少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B.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

D.“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

3.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尽管散见于儒家典籍中,但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且永远不会过时。

B.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

C.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

D.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22分,除第五题10分,其余每题3分)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七岁,能属文。

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

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

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

”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

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

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能知宣州,必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后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兴学自殊始。

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

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接诸将,使得应改为攻守。

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

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

悉为施行。

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

而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

欲困群材以更治。

徙陈州许州,稍后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

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

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七岁,能属文写作B。

援笔立成拿C。

忤太后旨违反 D。

尤工诗工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帝爱其不欺其孰能讥之乎B。

延范仲淹以教后生焉用亡郑以陪邻C。

当世知名之士蚓无爪牙之利D。

坐是降工部尚书觉今是而昨非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晏殊刚正率直的一组是()①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②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③天下学校兴学自殊始④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授诸将⑤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⑥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