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一、人与动物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鲲的背,不知道它有
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
(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然而对于鱼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
于漫上来了,两条鱼也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
)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
二、艺术魅力
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记》、
(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
)
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
——曹植《洛神赋》
(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
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
三、人生感悟
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勤于学习就像春天的禾苗一样,看不到它增高,实际上它每天在长高.放下学习好比磨刀的石头,看不到它变薄,其实
石头每天都在变薄.)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
四、民风民俗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端午节是从谁开始说起的?流传万古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笑楚江空荡浩渺,却不能洗清正直的大臣的冤屈)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红桃,我拿美酒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的是李子,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诗经·卫风·木瓜》
五、深深怀念
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如果天下想太平,我们先把国家治好。
国家要想治好,先把家庭治好。
家庭要想治好,先把我们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我们先把自己管好。
)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孟子》
(,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七、科学精神
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
(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人要自助,才能天助,能够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大吉大利)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如果能够创新不守旧,那么每一天都要创新,并且长久保持下去)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道德经》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
”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
八、依依惜别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
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天下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了,但是攻克坚强之物的却没有能胜过它(水)因为不管用什么都不能代替它。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已与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
——《老子》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