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基础知识
羰基双键与苯环共扼: 羰基双键与苯环共扼: K带强 ; 苯的 2 带与 带合 带强; 苯的E 带与K带合 带强 红移; 并,红移; 取代基使B带简化; 取代基使 带简化; 带简化 氧上的孤对电子: 氧上的孤对电子: R带,跃迁禁阻,弱; 带 跃迁禁阻,
C H3 C O
n π∗ ; R带
返回
π
上一内容
上一内容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 分子吸收光谱 2. 分子吸收光谱 若用一连续的电磁辐射照射样品分子, 若用一连续的电磁辐射照射样品分子, 将照射前后的光强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 记录下来,就可得到光强度变化对波长的 记录下来,就可得到光强度变化对波长的 关系曲线,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光谱。 关系曲线,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3
-5
-4
返回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仪器设备简单 操作简便、快速, 设备简单, (3)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选 择性好。 择性好。由于新的显色剂和掩蔽剂不断发 提高了选择性, 现,提高了选择性,一般不需分离干扰物 质就能进行测定。 质就能进行测定。 应用广泛。 (4) 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具 有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直接或间 接地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接地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仪器分析——第十二章
ultraviolet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测定的灵敏度高 灵敏度高。 (1) 测定的灵敏度高。常用于测量质量分数 为 10 % ~ 1%的微量组分,甚至可测定质 的微量组分, 量分数低至 10 % ~ 10 %的痕量组分。 的痕量组分。 测定的准确度高。 准确度高 (2) 测定的准确度高。一般吸光光度法测定 %,若使用精密仪器 的相对误差为2% ~ 5%,若使用精密仪器, %,完全可以满足 相对误差可降至1% ~ 2%,完全可以满足 微量组分测定的要求。 微量组分测定的要求。
I0 log = Klc I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Beer定律
式中: 式中:
I0 log = Klc I
I 称为透光率 透光率, 称为透光率,用符号T表示 I0
I log 称为吸光度 吸光度, 称为吸光度,用符号A表示 I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KMnO4 的吸收曲线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Absorption spectra of Cr2O72-、MnO4- ) 525 545 1.0 0.8 Absorbance 0.6 0.4 0.2 35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3. 蓝移和红移
由于取代基的作用或溶剂效应, 由于取代基的作用或溶剂效应,导致发色 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向红移 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向红移 向长波方向移动 简称红移 发色团的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 红移。 动,简称红移。发色团的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 动的现象称为向紫移动,简称蓝移。 的现象称为向紫移动,简称蓝移。 蓝移
上一内容
350
Cr2O7
2-
MnO4-
400
下一内容
500
回主目录
600
返回
700
λ/nm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 ③ 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 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④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 有差异, 处吸光度A 下吸光度 A 有差异,在λmax处吸光度 的 差异最大。 差异最大。此特性可作作为物质定量分析 的依据。 的依据。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 分子吸收光谱 (1) 电子能级跃迁 所需的能量较大, 所需的能量较大,其能
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处于紫 量在1~20eV,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处于紫 外-可见光区(200~780nm) ; (2) 振动能级跃迁 振动能级的能量差约为
0.025~1eV,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 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转光谱; 红外光谱或分子振转光谱; 或分子振转光谱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四 ) 吸 收 带
3. B带 从德文Benzenoid(苯的)得名
为芳香化合物(包括杂环芳香化合物)的特征吸 收带。 跃迁和苯环的振动重叠引 收带。这是由于π→π*跃迁和苯环的振动重叠引 起的。 起的。苯蒸气在230~270nm处出现精细结构的 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称为笨的多重吸收带或精细结构吸收 在极性溶剂中或苯环上有取代基时, 带。在极性溶剂中或苯环上有取代基时,复杂的 吸收带简化,精细结构消失,出现一宽峰, B吸收带简化,精细结构消失,出现一宽峰,中 心在256nm,ε=22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有一些含有 电子的基团(如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 如—OH、—OR、 含有 电子的基团 、 、 —NH2、—NHR、—X等),它们本身没有生色 、 等, 功能(不能吸收λ>200nm的光 的光), 功能(不能吸收λ>200nm的光),但当它们与发色 不能吸收 团相连时,就会发生 共轭作用, 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强生色 共轭作用 团的生色能力(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团的生色能力 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 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收强度增加),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收强度增加 ,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上一内容
hc ∆E = E 2-E 1 = hν = λ 返回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E = Ev + Er + Ee
(一) 分子吸收光谱
电子能级间跃迁 的同时, 的同时,总伴随 有振动和转动能 级间的跃迁。即 级间的跃迁。 电子光谱中总包 含有振动能级和 转动能级间跃迁 产生的若干谱线 而呈现宽谱带。 而呈现宽谱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 分子吸收光谱 (3) 转动能级跃迁 振动能级的能量差约为
0.025~0.003eV,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位 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或分子转动光谱 (4) 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 迁能级间的能量差所决定, 迁能级间的能量差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 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性的依据; 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性的依据;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2. 发色团和助色团
发色团也称为生色团。 发色团也称为生色团。分子中的某一基 团能在一定的波段范围内产生吸收而出现 吸收带,这一基团称为生色团。 吸收带,这一基团称为生色团。典型的生 色团有羰基、羧基、酯基、偶氮基、 色团有羰基、羧基、酯基、偶氮基、硝基 以及芳环等。这些生色团的结构特征是都 以及芳环等。这些生色团的结构特征是都 电子。 含有π电子。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四 ) 吸 收 带
4. E带 是由苯环结构
中三个乙烯的环状共 轭系统的跃迁所产生 的。分为E1和E2吸收 带,其中E1在185nm 附近, 附近,ε=47000,E2在 204nm,ε=7900,均 为强吸收。 为强吸收。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四 ) 吸 收 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 ① 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 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 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 ②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 形状相似λ 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 形状相似 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 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 则不同。 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 max则不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术语 4. 浓色效应和淡色效应
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 变或其它效应,使吸收强 度增加的效应称为浓色 度增加的效应称为浓色 的效应称为 效应; 效应;使吸收强度减弱 的效应称为淡色效应。 的效应称为淡色效应。 淡色效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紫外- (二)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预 备 知 识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三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是三 种电子跃迁的结果: 种电子跃迁的结果: σ电子、π电子、n电子 电子、 电子 电子、 电子 电子。 电子
σ
H
C H
π
O
n
<π<n< <* σ* σ π
π∗ ; K带
回主目录
下一内容
二、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Beer定律
朗伯(Lambert)和比耳(beer)分别于1760年 和1852年研究了光的吸收与有色溶液液层的厚 度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 度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奠定了分光光度分 析法的理论基础。 析法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