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德赛读后感

奥德赛读后感

暑假实践内容内容:读《奥德赛》有感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读《奥德赛》有感上个学期我们大学一部分11级学子有幸参与了大学的英语课课改计划,而我就是其中一员。

在此次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欧洲文化》。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学习的东西却不少。

《奥德赛》就是其中一部分,起初,老师只是提到了他,并让我们感兴趣的话去观看电影。

就是在那之后让我对《奥德赛》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奥德赛》是一部超长的叙事长诗,要想看明白,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希腊神话知识。

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辉煌的文明。

她是欧洲文明的起点;她是近代哲学的基石;她是现代艺术的萌芽,她的名字叫古希腊。

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伟大的国度。

她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文明;她开创了人类对精神世界探索的先河;他以文艺的手法记叙了人类历史上首部传奇,她的名字叫古希腊。

让我们用最美丽的篇章赞美你,伟大的古希腊、伟大的半岛文明、伟大的神迹。

仅以此文献给人类文艺的先行者——荷马奥德修斯就是那个奉献了木马计而攻下特洛伊城的英雄。

但是胜利之后的结果却并没有衣锦还乡那么美好,因为杀死了海神波塞冬的儿子,波塞冬发誓要报复。

奥德修斯无论如何也无法渡过大海,只能在外漂泊达十年之久。

与此同时,奥德修斯的妻子和儿子受到四方富豪的侵扰,众求婚者都来向奥德修斯的妻子求婚,他们还住在奥德修斯的房子里,白吃白喝,因为奥德修斯没有回来,也就没有人能把他们赶走。

不过事情还是发生了转机,在雅典娜的帮助之下,奥德修斯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奥德修斯的儿子特勒马科斯也外出寻父。

书中的主体部分是说奥德修斯的漂泊经历,不在此一一叙述。

奥德修斯回家后杀了众求婚者,夫妻团聚。

夫妻相见那段写得很好,奥德修斯的妻子为了验证他是真的奥德修斯,故意说当年他们的婚床已经叫人搬走了,奥德修斯大惊失色,因为那张床是他亲手打造的,其中一根床柱是树的树桩,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搬动它,然后两人就相认了。

《奥德赛》与《伊利亚特》被合称为荷马史诗。

与气势磅礴的《伊利亚特》不同,在《奥德赛》中荷马以继续的方式描写了奥德修斯与他的儿子特勒马科斯的传奇。

奥德修斯象征了古希腊人文精神中的虔诚、智慧、机警、勇敢。

然而荷马并没有因此而将这位英雄刻画的完美无缺,作为一个凡人的奥德修斯其人性中无法磨灭的黑暗面也被展露无疑。

荷马在其史诗的前篇《伊利亚特》中,以凡人的奥德修斯村托出了阿基里斯的善良与崇高。

当无心参战的阿基里斯穿上女人的衣服混在侍女中时是狡猾的奥德修斯用计认出了阿基里斯迫使他披上战甲;当阿基里斯用鲜血从特洛伊人的盟友手中夺取丰富的战利品的时候,嫉妒的奥德修斯联合了贪婪的阿伽门农抢夺了本应属于阿基里斯的战利品;当正义的阿基里斯与权力的阿伽门农发生争执时,狡猾的奥德修斯毫不犹豫的倒向了权利;当受尽羞辱的阿基里斯拒绝参战的时候,是奸诈的奥德修斯纵拥阿基里斯的好友帕特洛特罗斯穿上阿基里斯的战甲与赫特托儿决战,最终导致了阿基里斯悲剧的命运。

当阿基里斯倒下的时候,贪婪的奥德修斯为夺得阿基里斯的战甲,用恶毒的言语重伤了自尊的大埃阿斯导致这位仅伟大英雄拔剑自刎。

在这一章节中奥德修斯作为一个凡人,在他的身上人性中的狡猾、嫉妒、奸诈与贪婪显露无疑。

而荷马在后篇《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则摇身变为了崇高的英雄。

当奥德修斯的船队停靠在女巫的码头时,是睿智的奥德修斯识别了女巫的诡计从而解救了他的水手;当奥德修斯来到地狱,奥德修斯与死去英雄的灵魂的对话表现了奥德修斯对凡人的自己的救赎;当奥德修斯的船队穿过塞壬女妖的岛屿时,奥德修斯的行动展现了他富裕探险的精神;当奥德修斯与他的水手门被独眼巨人所囚禁时,是勇敢的奥德修斯刺瞎了独眼巨人的眼睛带领水手门逃出岩洞;当奥德修斯与他的水手们被海神困在宙斯的圣岛上时,只有虔诚的奥德修斯抵挡住了欲望与贪婪,最终躲开了雷霆之神的惩罚;当奥德修斯返回故乡依塔克的时候,是英勇的奥德修斯驱赶了所有贪婪的求婚者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国度。

事实上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古希腊的其他文学、哲学文献都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古希腊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矛盾的却引人深思的世界。

在古希腊的精神世界中,天神与凡人的界限非常模糊在这里天神有着凡人一边贪婪、狡猾、好战的一面、而凡人也有着天神一般高贵、神圣、睿智的一面。

或许说古希腊的精神世界中人与神本神就是一体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伊利亚特》中好战的神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奥德赛》中奥德修斯与特勒马科斯的传奇;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神圣却自私的神氏与贪婪去崇高的英雄们。

如果被贪婪与欲望所支配那么即使是拥有无穷神力的神氏们也会变得与凡人无异;如果以睿智与崇高的心去对待一切那么即使是凡人也会拥有与神氏一般精彩与永恒的传奇;。

篇二:《奥德赛》读后感——苦乐人生苦乐人生作者:耿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然而两者都需要痛苦和快乐去演绎。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的本身”。

《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为我们印证了这一说法。

在参加特洛伊城之战的希腊英雄看来,与其默默无闻而长寿平淡地过完这一辈子,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中获得巨大而短促的欢乐。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快乐,即使痛苦缠绕。

像他一样,不能被痛苦所吞噬。

当奥德修斯的船队停靠在女巫的码头时,是睿智的奥德修斯识别了女巫的诡计从而解救了他的水手。

我们,需要,用智慧的外衣阻挡痛苦和苦难,拨开快乐的阴霾。

当奥德修斯与他的水手们被海神困在宙斯的圣岛上时,只有虔诚的奥德修斯抵挡住了欲望与贪婪,最终躲开了雷霆之神的惩罚。

我们,需要,用一颗虔诚之心去面临种种磨难,迎接快乐的明天。

像他一样,在痛苦中体验快乐。

即使再大的坎坷,也是笑着面对,勇敢向前。

曾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作者在画家的墙上看到一幅装裱好的画,这幅画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小黑渍,及其明显。

画家说这幅画叫“快乐”。

作者不解。

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它时,都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

在我们生活中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

”作者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见不到快乐。

”原来快乐从痛苦中而来。

然而当快乐而来的时候,一定要透过这快乐知道人生苦的真相,不要沉迷在快乐之中而忘记了人生之苦。

我们要在苦乐参半的人生当中步入中道生活,因为人生健康和快乐,疾病和痛苦,生老和病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苦乐参半的人生,守着一颗平常心,不求常乐,不求长苦,适当的有些苦,适当的有些乐,这苦乐的背后方是真正的“乐”。

人生如酒。

有甜密的幸福,也有痛苦惆怅,而酒味也有甘冽和酸苦。

萧伯纳说:“人生好比两瓶必喝的啤酒,一瓶是甜蜜的,一瓶是酸苦的。

”人生如歌。

有顺境,有逆境,有艰难困苦,有一帆风顺;有刚强壮烈,也缠绵悱恻。

而歌声有昂扬奋发的,也有低缓抒情的。

有催人勇进,也有引人垂泪的。

歌声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不正与人生相似?人生如茶。

从品茶的滋味来说,刚上口是淡淡的没有什么味道,但片刻之后,一种茶叶特有的苦涩渐留于舌尖齿间,到回味时,竟品出一丝甜津津的回甘来。

这不也颇似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渐渐参悟生活本真,渐渐品味人生的苦甘。

茶没有咖啡的馥郁,没有烈酒的火热,但茶在淡中有味,这正如平凡的人生一样,在平平淡淡中有生活的真味。

人生,记载着岁月的沉重,没有痛苦和磨难,没有欢乐和幸福,就不是真正的人生!篇三: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首先,谢谢让我重新拾起这本书在初三时的暑假曾看过一遍,当时第一感到就是无趣,那种诗体式的叙述让我很不适应,很快便读完了,但几乎没什么感到。

只是看了一些离散的希腊神话,印象很含混对于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的地位虽懂得,但看过后也不明确为什么当然,以前看完神曲同样的问题也存在着下面进入正题,谈谈这次读后感想,总共花了约两星期看完,感想很深,在此列出,由于时间问题,只是从慷慨面稍微收拾了一下,会有些零乱,请体谅。

一,从整体分析1.叙事方法古老的年代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简略,幼稚的平铺直叙单从奥德赛来看,古希腊人在讲故事方面丝毫也不比现代人逊色插叙,倒叙都夹杂其中奥德修斯刺激,艰苦的逃亡生活并没有简略的从正面描写,而是经他人之口再加上奥德修斯的回想组成。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全诗从两条线出发,奥德修斯的归来和其子特勒马科斯寻父(佩涅洛佩思夫)这两条线同时进行,最终两条线并和,父子相遇,夫妻团聚,合力复仇。

将全文推向这种叙述方法可以说是相当的有技巧的,可见,当时人们对故事情节的构思已达到很高程度。

全部故事也因此扣人心弦2并非简略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全部故事的展开运用了多种伎俩有时,似乎是主人公奥德修斯的自传,他的一举一动,心理运动都由第一人称写出。

可有时,荷马又跳出来,和奥德修斯对话,或者成为一位吟唱诗人,好似在酒桌前娓娓叙来。

这使全部故事犹如一幅幅画面浮现,整体感到很生动,很有意思3这里,我个人比较赞成全诗大部分是由荷马一人完成因为全诗的整体性保持的很好,没有明显的拼凑或碎片或许其中的一些历险,神明,磨难都取材于当时广为流传的街头故事,寓言或吟唱诗人。

但这些必定是在荷马的收拾(很可能修正了很多以适应奥德修斯的性格特点)下进入《奥德赛》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由于知识面和生活经历的关系必定会有所偏差。

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思考的4 关于神从全部故事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每个人)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并且已融入生活中,事事都离不开神明,处处都要考虑到神明的意愿。

畏惧侵占神明而一些极为通俗的日常用语中也穿插着神明,如形容人的英俊,强健,形容环境的俏丽,生活的美好,一切的一切,无论好坏都与神有关,都由神决定。

这种思想或许现代听起来有些愚蠢,但是我认为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思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它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是有很大的推动的因为古希腊人当时深信神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并且神明是站在正义一方的所以古希腊人心中的神就好似一双无形的手,着社会上的恶,推重社会上的善。

这就有如道德规范制约着每个人,这对民风的贡献就不言而喻了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也有传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这只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向希腊人一样成为一种信仰。

他们许多问题都交给了神,上帝去解决所以他们才是最健康成长的儿童这点是必须承认的5史诗的其他价值能被称作史诗,当然不是简略的一个历险记就可以的《奥德赛》另一方面的成绩我认为是历史学的他在向我们讲述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的同时还细腻地介绍了古希腊国民当时的生活状态,社会形态,民族意识,农业状态,重要食物等许多细节。

而这对于历史学家无疑是可贵的材料古希腊人似乎更偏向于对实际事物进行思考,摸索而同时代的中国先哲们则极力去摸索村思想的问题:人生价值,哲学,等。

而在古希腊那些问题都留给神明去了而且我认为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在本国的普及程度还很低而现在欧洲人基础都是从小读荷马史诗(这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的古典名著太深) 二深入分析奥德修斯及其事迹1关于奥德修斯的性格a英勇,忠义,热爱故乡,待人宽厚很显然,这些是奥德修斯众所周知的品德,也很明显是古希腊人极力推重,赞美的品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