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西安市应急供水工程涝渭水源地(地下水)项目部分施工工程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
顶管工程
分项工程
顶管作业
交底会
主持人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1、顶管施工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技术措施:一次顶进距离大于100m时,应采用中继间技术;在砂砾层或卵石层顶管时,采用管节外表面熔蜡措施、触变泥浆技术等减少顶进阻力和稳定周围土体;长距离顶管采用激光定向等测量控制技术。
分项工程
顶管工程
分项工程
工作井
交底会
主持人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第四层100cm砼(C30P8);底板为100cm砼(C30P8);
顶管的顶进工作井的后背墙结构强度与刚度满足顶管最大允许顶力和设计要求;后背墙平面与掘进轴线保持垂直,表面坚实平整,能有效地传递作用力;施工前对后背土体进行允许抗力的验算,验算通不过时对后背土体加固,以满足施工安全、周围环境保护要求;上、下游两段管道有折角时,应对后背墙结构及布置进行设计;装配式后背墙宜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底端宜在工作井底以下且不小于500mm;组装构件应规格一致、紧贴固定;后背土体壁面与后背墙贴紧,有孔隙时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无原土作后背墙时,宜就地取材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拆除方便的人工后背墙;利用已顶进完毕的管道作后背时,待顶管道的最大允许顶力应小于已顶管道的外壁摩擦阻力;后背钢板与管口端面之间应衬垫缓冲材料,并应采取措施保护已顶入管道的接口不受损伤。
2、工作井的结构必须满足井壁支护以及顶管等施工要求,本工程顶管工作井位置设在检查井井位处。
3、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4、根据工作井的尺寸、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支护(撑)形式;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开挖和支撑;在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安全护栏、防汛墙和防雨设施;井内应设置便于上、下的安全通道。
(3)两导轨顺直、平行、等高,与基座连接牢固可靠,使用中未产生位移;
(4)工作井施工的允许偏差(转次页);
记录人:
接受交底人员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12
工程名称
西安市应急供水工程涝渭水源地(地下水)项目部分施工工程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
5、掘进过程中严格量测监控,控制顶进速度、挖土和出土量,减少土体扰动和地层变形;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时,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管道顶进过程中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确定纠偏的措施;开始顶进阶段,严格控制顶进的速度和方向;钢筋混凝土管接口保证橡胶圈正确就位;严格控制管道线形。
记录人:
接受交底人员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12
工程名称
西安市应急供水工程涝渭水源地(地下水)项目部分施工工程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
顶管工程
分项工程
顶管作业
交底会
主持人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6、施工过程中对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顶进施工测量前对井内的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工作井位移、沉降、变形时及时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12
工程名称
西安市应急供水工程涝渭水源地(地下水)项目部分施工工程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
顶管工程
分项工程
工作井
交底会
主持人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1、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沿线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情况,以及沿线的地下与地上管线、周边建(构)筑物、障碍物及其他设施的详细资料进行核实确认;必要时应进行坑探。
7、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测量的规定:出顶进工作井进入土层,每顶进300mm,测量不少于一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0mm,测量不少于一次;进入接收工作井前30m增加测量,每顶进300mm,测量不少于一次;全段顶完后,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水平轴线和高程;有错口时,测出相对高差;纠偏量较大、或频繁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测量记录完整、清晰。
分项工程
顶管工程
分项工程
顶管作业
交底会
主持人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1、工作井水准点:工作井高程点由地面向坑内引两个水准点高程为基准,距离工作坑管底距离宜为500mm。
2、工作井工作坑内管底设计高程377.820m。
3、测量次数:在顶第一节时,应每顶进20~30cm,即对中心和高程进行一次测量纠偏;在正常顶进中,应每顶进50~100cm进行一次测量校验。
4、中心测量:根据工作井内测设的中心桩、挂中心线,利用中心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轴线中心偏差。
5、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和钢卷尺,测首节管前端内定高程,以控制顶进高程;
6、工作井内应设置两个水准点,以便闭合之用,经常校核水准点,提高精度。
7、一个管段顶完后,应对纵向线及高程再做一次符合校验,一个接口测一点,有错口的测两点。
2
井尺寸

不小于
设计要求
每座
2点
挂中线用尺量测

3
井底板高程
±30
每座
4点
用水准仪测量
4
顶管工作井后背墙
垂直度
0.1%H
每座
1点
用垂线、角尺量测
水平扭转度
0.1%L
注:H为后背墙的高度(mm),L为后背墙的长度。
记录人:
接受交底人员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12
管道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
2、管道与工作井、进洞口的间隙连接牢固,洞口无渗水;
3、管道内清洁,无杂物、油污。
4、顶管施工贯通后管道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直线顶管
水平轴线
50
每管节
1点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尺量测
2
直线顶管内底高程
Di<1500
+30,-40
工作井基础结构为:第一层30cm砼(C30P8);第二层50cm砼(C30P8);第三层70cm砼(C30P8);
记录人:
接受交底人员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源地(地下水)项目部分施工工程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11、顶管质量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1、管节及附件等工程材料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接口橡胶圈安装位置正确,无位移、脱落现象;
3、无压管道的管底坡度无明显反坡现象;
4、管道接口端部无破损、顶裂现象,接口处无滴漏;
一般项目:1、管道内线形平顺,无突变、变形现象,一般缺陷部位,修补密实、表面光洁,
记录人:
接受交底人员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12
工程名称
西安市应急供水工程涝渭水源地(地下水)项目部分施工工程
施工单位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
顶管工程
分项工程
工作井
交底会
主持人
程力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部门
七标段项目部
交底人
程力
交底内容:
油泵与千斤顶相匹配,并有备用油泵;高压油管顺直、转角少;千斤顶、油泵、换向阀及连接高压油管等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转;整个系统满足耐压、无泄漏要求;千斤顶推进速度、行程和各千斤顶同步性符合施工要求;初始顶进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在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中发现油压突然增高,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8、工作井质量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1)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产品质量已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工作井结构的强度和尺寸已满足设计要求,结构无滴漏和线流现象;
(3)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结构无明显渗水和水珠现象;
(2)工作井后背墙坚实、平整,后座与井壁后背墙联系紧密;
用水准仪或水平仪测量
Di≥1500
+40,-50
3
相邻管间错口
15%壁厚,且≤20
用钢尺量测
注:Di为管道内径(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