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2.项目地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3.建设内容及规模:XXXXXXXXXXXXXXXX4.工作主要内容:XXXXXXXXXXXXXXXXXX二、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1.勘察部分技术方案1.1勘察使用设备本次勘察使用北京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1型钻机。
1.2施工前准备a.现场踏勘,熟悉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有关勘测资料。
编写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b.查明场地内的地下建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标高,采取必要措施,以免因施工而破坏。
c.现场搭设临建设施。
d.根据工作量和施工工期要求,确定机械设备的数量,对全部施工机具进行维修、调配与试机。
e.现场施工人员的调配,以“作业班”为单位配齐各岗人员,并进行技术交底。
f.会同委托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检验和确认控制点和标准水准点后进行现场测量放线(若标准水准点距离站址较远,至少引2个标准控制点至站址附近,保护至施工检测验收完毕),用白灰或其它方法标示钻孔位置。
1.3钻探本勘探采用钻探取芯鉴别,辅以采取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现场标贯试验、地下水位观测、采取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等工作。
1.4钻探方法钻探方法:一般钻孔直径不小于91mm,其它用途钻孔依据需要确定直径。
残积土层以上土层需干钻作业,套管跟进护壁,到达岩层后,宜用双层岩芯管回转钻进,泥浆护壁。
配备合金钻头和各类金刚石钻头,根据取芯情况分别采用,以保证岩芯采取率。
技术要求:a.一般土类每个回次进尺不得大于2米,在软、硬层交界及进入强风化岩以上回次进尺不得大于米;b.岩芯采取率要求,一般岩石不低于80%,破碎岩石不低于65%,完整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不应低于90%;c.钻进深度、岩土分层界面深度量测允许误差为±20mm。
d. 终孔要求按钻探设计任务书。
1.5岩土样采取在技术孔中取土样和岩样,在厚度大于4m的各土层(含全风化层)或者厚度小于4m分布较广的特殊土层中取不扰动样。
用适宜的取土器,采取流塑~可塑状态粘性土、粉土、粉砂等土层的原状土及硬塑、坚硬粘性土、全风化岩;对砂类土采用采砂器取样。
技术要求:a.取土样试验:淤泥及淤泥质土层按的竖向间距取样,其它土层按间距取一件土样,每单位土层原状土样总数不少于 6件,基岩除外。
b.取样后即时贴标签,封腊,放阴凉处,及时送回试验室。
1.6地下水位观测陆地钻孔在未见地下水位前,必须进行干钻;遇含水地层时应立即停钻,直接在钻孔内量测初见水位并在规定时间后量测静止水位。
量测允许误差为±20mm。
水上钻探时,河水段的套管接口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孔内水位与河水连接造成失真。
1.7原位测试主要为标贯试验。
1.8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在钻孔内进行,采用锤重,自由落锤距76cm,标准贯入管外径51mm,内径35mm,钻杆直径42mm。
标贯前清除孔内沉渣,导杆要垂直,贯入预打深度15cm后,开始记录每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
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并终止试验。
原位试验: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原位测试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其它土层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淤泥层十字板竖向试验频率为1次/m。
其它土层标贯试验1次/2m,基岩除外。
1.9取水样采取水样深度宜在水面以下,采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经清洗处理后取水样,其中一瓶添加稳定剂(2~3g大理石粉),并及时封口做好采样记录、贴好标签、填写送样单,送试验室进行水质分析。
1.10室内试验a)一般粘性土试验包括:天然容量、比重、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渗透系数、抗剪强度及压缩试验。
b)淤泥、淤泥质土进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相对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渗透系数(垂直、水平)、三轴(CU、UU)抗剪强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固结快剪试验、先期固结压力(Pc)、压缩指数(Cc)、提供淤泥的垂直和水平固结系数,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砂性土进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相对密度、孔隙比、颗粒分析、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天然休止角等试验,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水、土质分析试验对地下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评价水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对地下水位以上土进行易溶盐分析,评价土的腐蚀性。
本项试验只针对边坡支护钻孔。
e)岩石试验主要进行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饱和与干燥)、吸水率、密度。
2地形测量部分技术方案2.1测量使用仪器本次地形测量使用2台索佳合站仪,1台北光全站仪,1台华测X90双频一体化RTK接收机。
2.2施工前准备a.现场踏勘,熟悉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有关测量资料。
编写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b.对测量技术要求进行仔细阅读,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及对测量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及要求。
c.依据工期及作业内容要求,配备合适的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
d.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作业。
2.3平面控制测量本次施工控制点的平面测量采用全球定位技术(GPS)静态测量方式进行。
二级GPS网外业采集数据的格式为*.Sth,数据处理采用South随机商用软件SouthGPSADJ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处理。
(1)二级GPS网的观测技术指标作业技术指标:本次GPS观测采用三角网方式的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点、边连接的方式:卫星高度角≥15°;数据采集间隔≥15秒;观测时间长度≥45min;点位几何图形精度因子(GDOP)≤6;重复测量的最少基线数(%)≥5;施测时段数≥1;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天线高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每次在三个互成120°的方向上量测三个读数,读数至1mm,互差不大于3mm。
(2)数据平差处理二级GPS网的数据处理采用South随机商用软件SouthGPSADJ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处理。
作业时实行当天的数据当天处理,并形成同步环和异步环,进行数据检核。
利用规划与国土委一级导线点做为本次二级GPS网平差的平面起算控制点。
① GPS基线解算采用双差固定解作为基线解算的最后成果,解出基线。
各基线边相对中误差最大误差值满足“规范”要求。
② GPS外业数据质量检验A、同步环闭合差的检验:测量结果中各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均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中的相关要求。
同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符合“规范”要求。
B 、异步环闭合差的检验:各异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均符合下式要求:Wx ≤3n δ;Wy ≤3n δ;Wz ≤3n δ;W ≤3n 3δ其中,n 为异步环中的边数,δ为四等网的标准差。
δ=22)(bd a 式中:a=10mm 、b=5ppm 、d 为平均基线长度(km)。
C 、WGS-84坐标系三维无约束平差在基线数据处理及外业数据质量检验合格后,采用South 随机商用软件SouthGPSADJ 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
平差后基线向量改正数都在允许值内,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D 、二维约束平差以一级导线点为起算点,在深圳独立坐标系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经过粗差剔除后的无约束平差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dV △X 、dV △y 、dV △Z),均符合下式要求:dV △X ≤√4/3*δ;dV △y ≤√4/3*δ;dV △Z ≤√4/3*δ三维无约束平差后,将各三维基线向量转换为二维基线向量,然后采用高斯投影方法投影至深圳独立坐标系平面上(投影高程面为0米面),对二维基线向量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4高程控制测量高程采用水准高程,以一级导线点为起算,布设一条附合水准线路,途经道路布设的各导线点,外业严格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观测。
2.5地形测量在以上控制测量基础上,进行地形测量作业。
1、分别以各控制点为测站点,定向点及检查点,利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施测各碎部点坐标及高程。
2、地形图测量采用野外数字化测图,现场详细绘制草图。
3、野外测图设站时,至少有一个已知方向进行检查,并测1~2个重合点,确保外业数据的可靠性。
4、内业采用数字化成图软件系统,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文件转换成图形文件,并依据草图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图形编辑。
5、各种地物、地貌要素均严格按《图式》规定表示。
6、采用全站仪记录数据,数据采集时注意了以下事项:仪器的各项改正数,气温、气压及有关常数输入全站仪,定向边应大于细部边;施测前对测站点及定向点进行检查。
7、地形图分幅采用50cm×50cm标准分幅,图幅编号根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幅。
2.6测量检查1、控制检查我公司质检部对全部控制点的选点、埋石进行100%的检查,检查认定导线选点合理,埋石稳固。
外业设站检查旨在检查图根点的观测精度和成果的可靠性,检查率达到20%。
内业对观测数据、平差计算、所有成果进行100%检查。
2、数据和纸图检查对地形图采用“三图、三过程”的检查方法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该检查方法是我公司多年来经过对数字化地形图修测的质量控制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程序。
通过外业测量组、质检部对草图、资用图进行200%的内查和100%的外业对照检查,以消除因外业采集、绘制草图及内业编辑遗漏等因素造成的差、错、漏。
最后,由质检部对正式用图进行100%的内审。
3、外业散点检查在测区内随意设站,采集特征地物点,与成图后的相应点比较以检查最终产品的精确性。
3管线探测部分技术方案3.1管线探测使用仪器本次管线探测使用英国RD4000PXL型探测仪2台,索佳210全站仪1台。
3.2施工前准备1)现场踏勘,熟悉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有关管线资料。
编写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2)对管线探测技术要求进行仔细阅读,进行技术交底。
3)依据工期及作业内容要求,配备合适的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
3.3管线外业探测1)实地调查在原有管线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显管线点上所露出的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做详细的调查、记录和量测。
实地调查时应查明某一种管线的类型、管径、埋深和材质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应采用的探测方法及仪器。
2)根据管线探测要求,对测区范围内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性质、材质、权属单位进行详细探测。
3)管线探测的种类分为:给水(内径≧100mm)、排水(雨水、污水,内径≧100mm,明沟河道)、供电(架空)、路灯、交通信号灯、电信(架空)、有线电视、燃气、工业管道、国防光缆等。
各类管线探测要求:①给水管线要求测出管位、管材、管径、管中心标高、阀门井、地面标高及定位坐标等。
②污水管渠要求测出管位、管材、管径(或渠道尺寸)、管渠内底标高、检查井坐标、地面标高、定位坐标及水流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