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信检测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内部考试试题(检测)
姓名: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ACD)。
A.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 B.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C.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D.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基本知
2.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D )
A.采样满足GBZ159
B.全程质量控制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160
3.高效液相色谱按吸附力可分为:( AC )
A.液固吸附色谱 B、离子色谱 C、体积非阻色谱 D、液液色谱
4.下列化学毒物容许浓度为MAC有( A D E )。
A. 甲醛
B. 氟化物
C. 硫酸
D. 盐酸
E. 氯气
5.某企业在厂区设有2个100m3的37%氢氧化钠罐,从应急救援的角度考虑,工作场所应配置以下哪些应急设施?(ABC )
A.泄险区
B.围堰
C.风向标
D.报警器
6.化学毒物的净化措施主要有(ABD)
燃烧法 B、冷凝法 C、掩埋法 D、吸附法 E、净化法
7.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ACD)
焦磷酸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C、红外分光光度法 D、X射线衍射法8.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
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9. 活性炭管可采集的物质有( A B D )。
A. 苯
B. 正己烷
C. 甲醇
D. 乙酸乙酯
E. 甲烷
10. 以下那些因素会影响采样的效率( A C D )。
A. 采样流量
B. 毒物浓度
C. 毒物理化性质
D. 采样现场温度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0分)
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注:请写出汉语全称)
2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3.矽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 )的粉尘。
4.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的滤料是(微孔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粉尘选用(过氯乙烯滤膜)。
5.标准采样体积是指气温为( 20 )℃,大气压为101.3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应进行紧急采样监测,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对
2、样品空白对照应与采样同时进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对)
3、定点采样的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接近车间通风系统的排气口。
()
4、某车间设有流水线、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定点采样点的设置只需考虑流水线。
()
5、劳动者工作为流动形式时,在流动范围内,一般每2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6、空气采样器在使用前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进行采样流量校正。
(对)
7、硅胶管常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乙醛等有毒物质的采集。
(对)
8、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当前工作场所金属样品的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
(对)
9、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氮化合物、氧化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有机肼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对
10、气相色谱仪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对)
四、问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7h。
据调查检测劳动者工作中
接触乙酸乙酯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
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1)计算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的CTWA
CTWA= (C1T1+ C2T2+ …+ CnTn)/8
=(300×3+60×1+120×3)/8
=165 mg/m3
CTWA<PC-TWA
2)未检测STEL
根据GBZ 2.1规定:即使当日的PC-TWA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
应超过PC-STEL。
此次未进行STEL采样检测,即使CTWA<PC-TWA,也不能判断
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
2、职业病危害因数检测工作程序是什么?
答:
1.项目委托
2.现场调查
3.检测方案制定
4.检测前准备
5.现场采样
6.现场检测
7.实验室检测
8.数据处理
9.报告编制
10.报告签发
11.报告归档
3. 简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行为准则?答:(1)坚持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自觉接受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2)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确保技术结论科学、客观、真实,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4)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5)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维护行业形象和信誉,落实行业自律的要求;
(6)坚持廉洁从业,恪守职业道德,承担保密义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