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急救知识问答

家庭急救知识问答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1、家庭急救九忌是什么?2、急救的基本知识3、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4、什么是生命四大体征?5、现场急救时首先要对病人作哪些检查?6、心肺复苏术7、猝死急救重在争分夺秒二、几种常见的急症的处理1、如何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呢?2、得了心肌梗死怎么办?3、急性心梗就医别“打的”4、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病人与家属怎么办?5、老人洗澡时晕倒的急救6、心绞痛急救要点7、怎么样处置虚脱病人?8、心动过速的急救9、什么是休克?10、休克的急救措施11、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及家庭急救一、急救的基本知识1、家庭急救九忌是什么?家中突发意外,急救应禁忌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方法:1、忌用止痛药止腹痛。

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2、忌腹部内脏脱出后立即复位。

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3、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结扎。

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时间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4、忌昏迷病人仰卧。

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5、忌让心源性哮喘病人平卧。

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

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6、忌随意搬动脑出血病人。

如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患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7、忌马虎包扎小而深的伤口。

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

8、忌腹泻病人乱服止泻药。

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

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莲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

9、忌徒手拉救触电者。

如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杆等绝缘挑开电线。

2、急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当发生重大损伤后,要判断情况,顺序做作如下处置:1、先呼叫伤者,判断伤者有无意识。

2、判断是否有呼吸,如果是有呼吸的昏迷,应首先保障伤者的呼吸通畅,然后将其置于舒适体态,实施保温;如果有外伤,要实施包扎、然后搬运等手段将其送至医院,实施进一步救治。

3、如果没有呼吸,就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如果没有脉搏,就要实施胸外心脏按摩。

5、如有伤口出血,先施行止血、包扎。

对骨折或脱位者,采用简易夹板固定伤肢。

对关节脱位患者,如果不具备整复技术,不可随意做整复手术,以免增加患者新的痛苦。

对脑震荡患者,应立即让其平卧,并作头部冷敷。

3、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打电话首先讲什么?如果参加救护的人多,在前述的急救处理中,可以抽人打电话。

可是不少人由于紧张在打电话叫救护车时常常语无伦次,因而不能象所想的那样讲清楚。

因此,虽然打了电话,却不能准确地说明情况,对方仍不可能了解这里发生的病情。

所以,把事故和病人的情况正确而又清楚地告诉医师,这也是在急救工作中应当记住的重要事情。

请牢记下述报告要领:1、报告需救护的事故、伤病情况。

2、患者姓名、住址、住址标记(以便寻找)。

3、什么事故?几人受伤或者什么病?什么症状?4、电话号码。

5、如有时间,还可报告已在进行什么样的紧急处理。

若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也不妨用电话请教处理方法。

可以叫救护车送往指定医院。

么病,过去患过什么病等向医师作详细报告。

医师根据报告才好找病因,才能尽早进行相应的适当的治疗。

4、什么是生命四大体征?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因此,如何判断它们的正常和异常,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知识和技术。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逐渐正常也代表着疾病的好转,表示由危转安。

如心跳骤停时,出现意识丧失、无血压等症状,表示由安转危,经抢救后,逐渐恢复正常,总之,院外急救人员对生命四大体征认真观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5、现场急救时首先要对病人作哪些检查?现场急救,人命关天,所以现场急救的检查要抓住重点,首先要检查心脏跳动情况。

心跳是生命的基本体征,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

严重创伤,大出血等病人,心跳多增快,但力量较弱摸脉搏时觉脉细而快,每分钟跳120次以上时多为早期休克。

当病人死亡时,心跳停止。

其次是检查呼吸,呼吸也是生命的基本体征。

正常每分钟呼吸16~20次,垂危病人的呼吸多变快、变浅、不规则。

当病人临死前,呼吸变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呼吸。

在观察危重病人的呼吸时,由于呼吸微弱, 难以看到胸部明显的起伏,可以用l小片棉花或小薄纸条,小草等放在人鼻孔旁, 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来回飘动,来判定还有无呼吸。

最后看瞳孔,正常人两个眼睛的瞳孔是等大、等圆遇到光线照来时可以迅速收缩。

当病人受到严重伤害,两侧的瞳孔可以不一般大,可能缩小或散大。

当用电筒突然刺激瞳孔时,瞳孔不收缩或收缩迟钝。

6、心肺复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因此,人人都要学会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当自身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及时、正确处置,就有可能“死里逃生”或免于终身残疾。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心肺复苏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心肺复苏按ABC进行。

A:开放气道B:口对口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抢救者将患者鼻孔闭紧,用双唇密封包住患者的嘴,做两次全力吹气,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患者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每次吹气间隔 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

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

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胸外按压应掌握要点:1、患者头、胸处于同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平面上。

2、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3、下压3.5-4.5厘米,按压时手指不得压在胸壁上,以免引起肋骨骨折。

上抬时手不离胸,以免移位,垂直按压,以免压力分散。

4、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用力均匀,每分钟按压80-100次,直至恢复心跳呼吸。

5、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应同时交替进行。

按压与呼吸比例: 15 :26、人工循环时间因病人年龄、身体状况而定,但对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病人,按压时间要稍长。

7、猝死急救重在争分夺秒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

它在我们的社会人群中并不少见。

我们知道,在成人发生的全部猝死中,心脏性猝死占80%以上。

猝死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

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

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干预,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

对于发生于健康成人的猝死,特别是无基础心脏病的心脏性猝死,若救治及时,部分病人可获存活。

而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若经及时电除颤复苏成功率可达70%-100%。

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是复苏成败的最重要的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令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以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二、几种常见的急症的处理1、如何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呢?典型的病人有胸痛或胸闷,疼痛多位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有时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或放射至下颌或牙齿。

疼痛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以上(心绞痛一般不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绞痛可缓解)。

常常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老年病人或糖尿病患者疼痛可不明显,因为心肌梗死出现休克,表现为头昏、昏迷,被误以为脑血管以外;或以腹痛、恶心、呕吐为表现,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2、得了心肌梗死怎么办?急性心肌梗死的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一种常见病。

1、应立即打电话通知“120”或附近医疗单位,请其来人前来急救。

2、要让病人就地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不要乱加搬动。

病人若十分烦躁,过分紧张,则可给其口服安定药以镇静,减少心脏负担,并立即给其口含硝酸甘油1片,如无效,还可口服1片。

3、病人一旦发生猝死,呼吸心跳骤停,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注意: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室,梗死面积大,现场如乱动,易发生合并症,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这是导致病人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3、急性心梗就医别“打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心肌电活动极度不稳定,因此非常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属心室纤颤最凶险。

发生心室纤颤时,心脏不能正常排出血液,迅速导致大脑与心脏本身缺血缺氧,可造成病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即所谓的阿-斯综合征。

据临床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80%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而近半数的患者常在到达医院之前发生意外。

因此,目前主张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必须要进行院前(住院前)、院中(住院期间),甚至包括恢复期的心脏监测,以防万一。

因此,如高度怀疑患者发生急性心梗,一定要呼叫急救车,因为急救车不仅运输速度快,而且配备了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救护人员。

他们到达现场后,可以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还会对病人进行测量血压和心电图等检查。

一旦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会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理,如吸氧、口含硝酸甘油等,并对心脏采取监测,待病情平稳后,即妥善安排患者去医院。

路途中,医护人员会通过对话,通知有关医院进行救治准备。

另外,若病情发生变化,还可马上进行抢救治疗。

由此可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