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儿的护理【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婴幼儿镇静止痉时,一般禁用(D )。
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氯丙嗪D、吗啡2、感染性休克的症状不包括(D )。
A、烦躁、萎靡或昏迷B、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凉C、脉细数D、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1秒3、对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的患儿的护理措施不包括(D )。
A、气温低时要先加温使结晶溶解B、静脉注射时要注意不能溢出血管外,以免组织坏死C、作用可维持3-8小时,必要时可重复使用D、缓慢静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小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不包括(C )。
A、头痛B、呕吐C、血压下降D、意识障碍5、对感染性休克的患儿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 )。
A、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B、人工呼吸C、应用镇静剂D、应用脱水剂6、心肺复苏术的ABCDE中的B代表的含义是(D )。
A、心电监护B、心脏按压C、通畅气道D、人工呼吸7、中枢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困难表现为(C )。
A、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B、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C、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均,出现潮式呼吸D、呼吸浅而无力8、对小儿惊厥发作时的护理错误的是(C )。
A、可立刻针刺人中、合谷B、地西泮每次01.-0.3mg/kg缓慢静脉注射C、患儿仰卧位,面向上D、松解衣服和领口9、对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用氧时,湿化瓶中盛( B )液体。
A、室温蒸馏水B、60℃左右的蒸馏水C、30%的乙醇D、生理盐水10、患儿3岁,发热3天,昏迷2天。
T38,伴有颈抵抗,病理反射阳性,呼吸快慢不均,有双吸气,两肺未闻湿罗音,心率140次/分。
血气PaO2 45mmHg,PaCO255mmHg。
该患儿考虑为:( C )。
A、肺炎B、心力衰竭C、中枢性呼吸衰竭D、喉炎11、感染性休克的症状不包括(D )。
C、脉细数D、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小于1秒12、用心肺复苏术对新生儿或婴儿进行抢救时,心脏按压的位置在(B )。
A、胸骨上1/3处B、胸骨中1/3处C、胸骨下1/3处D、胸骨左侧13、心肺复苏术的ABCDE中的A代表的含义是(C )。
A、心电监护B、心脏按压C、通畅气道D、人工呼吸14、地西泮应用于小婴儿,1次剂量不得超过( A )mg。
A、10B、5C、2D、1515、下列哪一项不是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C)。
A、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B、先发热后惊厥,多发生于高热12小时内C、热退后一周作脑电图异常D、惊厥发作时间短暂16、患儿,2岁,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
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A)。
A、脑疝B、脑水肿C、脑积水D、脑室管膜炎17、小儿呼衰的诊断标准是(A )。
A、PaO2≤50mmHg,PaCO2≥50mmHg,SaO2<85%B、PaO2≤60mmHg,PaCO2≥45mmHg,SaO2<91%C、PaO2≤50mmHg,PaCO2≥60mmHg,SaO2<85%D、PaO2≤50mmHg,PaCO2≥50mmHg,SaO2<91%二、多选题:1、心脏复苏成功的标志是(ABCDE )。
A、扪到颈、肱、股动脉跳动B、测得血压>8kPaC、听到心音,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D、瞳孔收缩E、口唇甲床颜色转红2、对惊厥发作患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CD )。
A、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B、立即送往医院C、防止外伤D、密切观察病情变化E、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3、对惊厥患儿的护理包括(ABCDE )。
A、取侧卧位B、立即松解患儿颈部衣扣C、清除口鼻分泌物D、吸氧E、迅速应用止惊药4、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是(ABDE)。
A、多发生于4个月至3岁B、先发热后惊厥,多发生于高热12小时内C、热退后一周作脑电图异常D、惊厥发作时间短暂5、小儿颅内压增高时头部体征有(ABD )。
A、囟门隆起和张力高B、颅缝分离C、头皮表浅脉不清楚D、头围增大E、破壶音阴性三、填空题:1、感染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所致(1),造成毛细血管血流灌流不足、(2)、(3),导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2、鼻导管吸氧的流量:一般新生儿按(1)升/分,婴儿(2)升/分,学龄及学龄前儿童(3)升/分,最大不超过(4)升/分。
3、对感染性休克的患儿需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
应分三阶段进行分别是:(1)、(2)、(3)。
4、用心肺复苏术对小儿进行抢救,心脏按压的位置与频率:新生儿及婴儿在(1)按压,频率为(2);儿童则在(3)按压,学龄前儿童频率为(4),10岁以上儿童频率为60次/分。
5、小儿急性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原因为(1)、(2)、(3)、脑肿瘤等。
6、急性颅内压增高,婴幼儿头痛表现为(1),(2)或(3),新生儿头痛表现为(3)和尖叫。
7、小儿在海平面、(1)、呼吸室内空气的情况下,PaO2≤(2),PaO2 ≥(3),SaO2≤(4)可确诊为呼吸衰竭。
8、小儿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志:扪到颈、肱、股动脉跳动,测得血压>60mmHg(8kPa);(1);瞳孔收缩为组织灌流量和氧供给量足够的最早指征;(2)。
9、控制惊厥发作常用的止惊药有:(1)、(2)、(3)。
10、对小儿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应用20%甘露醇应在(1)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才能达到高渗利尿的目的。
注射时应避免(2)。
冬季甘露醇易产生结晶,使用时需(3)后静脉用药。
11、心肺复苏术的A、B、C、D、E、F代表(1)、(2)、(3)、(4)、(5)、(6)。
12、对患儿应用呼吸机的要点是:(1);(2);(3);呼吸机的消毒和管理。
13、急性呼吸衰竭是指(1)和/或(2)的各种疾病所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3)或(4)症。
四、名词解释:1、小儿感染性休克2、小儿惊厥3、惊厥持续状态4、急性呼吸衰竭五、问答题:1、简述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步骤。
2、急性呼衰的小儿如何合理用氧?【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D3、D4、C5、A6、D7、C8、C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16、二、多选题:1、ABCDE2、ACD3、ABCDE4、ABDE5、ABD三、填空题:1、微循环血流障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代谢紊乱2、0.3—0.5 升/分0.5—1升/分1—1.5升/分 23、快速输液阶段继续输液阶段维持输液阶段4、胸骨中1/3处100次/分胸骨下1/3处80次/分5、感染脑缺氧颅内出血6、烦躁不安尖叫拍打头部睁眼不睡7、休息状态下≤50mmHg≥50mmHg≤0.858、听到心音,心率失常转为窦性心率口唇甲床颜色转红9、地西泮10%水合氯醛苯巴比妥10、15—30 药物外漏略加温溶解11、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建立人工循环复苏药物的应用心电图监护清除心室纤颤12、应专人监护防止继发感染撤离呼吸机准备13、呼吸器官呼吸中枢单纯性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四、名词解释:1、小儿感染性休克:是小儿由于严重感染所致微循环血流障碍,造成毛细血管血流灌流不足、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导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2、小儿惊厥:俗称抽风,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3、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4、急性呼吸衰竭:为小儿时期常见急症之一,系指累及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肺氧合障碍和(或)肺通气不足,影响气体交换,引起低氧血症,或(和)高碳酸血症,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五、问答题:1、简述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步骤。
1)A建立通畅气道:移去枕头,使头颈伸展,推下颌,口张开。
2)B人工呼吸:<1岁,口对口鼻;>1岁,口对口。
频率:婴幼儿为30-40次/分,儿童为20-24次/分。
尽快用简易呼吸器或气管插管,插管后接呼吸机。
3)C心脏按压,建立血循环:按压部位:<1岁,胸骨中1/3;>1岁,胸骨下1/3。
按压方式:<1岁,环抱法;1-8岁,单掌法;>8岁,双掌法深度:<1岁,2cm;>1岁,3-4cm频率:<1岁,100次/分;1-8岁,80次/分;>8岁,60次/分4)D药物选择:心搏停止时,可选用1:1000肾上腺素。
室性心动过速选用利多卡因。
心搏徐缓用阿托品。
同时采用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6)F清除心室纤颤2、急性呼衰的小儿如何合理用氧?一般采用鼻导管、口罩、头罩或面罩给氧。
通常氧流量为1-2L/min.,浓度25%-30%。
严重缺氧时,可用60%-100%氧,但持续时间不超过4-6小时,用氧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