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2制程讲义

4.12制程讲义


喷嘴送风原理
原理示意图
筳狾い? ? Τふ
换风路径
热风经过热风管分布到上下各个喷嘴,在 喷嘴内部由布风板进行均匀分布调节,然 后通过喷嘴两侧的间隙喷出,并与膜进行 反射后经回流孔最终从喷头端布出来再由 上部出风口排出。
涂布头
CED涂头结构示意图; 涂头结构说明; 涂布示意图; 涂头间隙调整。 涂头的清洗拆装
涂布示意图
CED间隙(1) 间隙( ) 间隙
原点确定:通过面板CLOSE命令,将涂布头上升。当测试垫铁与偏心
轮接触时,上升运动将停止。此时可通过厚度规(又名塞尺、厚度尺)测量 涂头与背胶轮之间的间隙(测量时分为OP侧和DR侧),首先固定一端间隙大 小,然后调整另一端使两端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并将此时的间隙大小设定为 原点基准。 上、下极限值:上极限即涂布头与背胶轮之间的最小间隙,感应系统设 置的为35m,机械设置值为30m。机械极限为保护感应系统而设定,当传 感系统失灵时机械设定发挥作用。下极限为涂头回位后的最低位置,一般为 气缸的最小行程。 涂布间隙确定:根据待生产的产品干膜厚度与配胶的固含量计算湿膜的 厚度,调整涂布间隙为湿膜厚度与胶出口飞出高度之和(胶的飞出高度为经 验值,一般在50m左右)。在控制屏幕上设定该值,并通过自动按钮进行调 整,调整完要用塞尺进行检验确认。如不合格要通过手动进行调节。 D、间隙校正操作步骤: 间隙校正操作步骤: a、将涂布室触摸屏的浮动面板切换到CED控制画面。 b、若CED没有闭合,则按CED "close"键,待稳定后看CED涂头是否处于设 定的原点位置,若不是则按下面的“origin”键进行原点回归动作校正。 c、设定DR side和OP side两边间隙200m,并按“start”按键使涂头进行自 动调整处理,待“stop”变为红色后涂头自动调整完毕,此时用0.2mm的塞尺 进行测量,检查间隙是否刚好,如果有偏差,估算偏差值的大小。 d、切换面板到“Reset Alarm”画面,修改原点数据。
6、跳动轮(dance roll):接受系统指令以改变膜中的张力大小 跳动轮( roll) 跳动轮
收料、发送单元介绍 1、收料
导轮1 收卷A轴 导轮1
收卷B轴
收卷B轴
导轮2
导轮2Biblioteka 收卷A轴2、发送发送轴B 导轮 发送轴A 导轮 发送轴A
导轮 裁刀压制轮
导轮
收卷B轴
烘箱原理
换热原理示意图; 烘箱加热原理; 膜片阀的作用; 喷嘴送风原理及换气路径。
返回
烘箱原理示意图
换热原理示意图
加热原理
当烘箱需要升温时,热煤油经上图中三通磨片阀 后与循环风车吹来的冷风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 换热后的热风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直接进入烘箱的上 下喷嘴气道。然后由喷嘴喷出对基材进行加热,烘 箱中的气体一部分由上喷嘴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另 一部份继续经循环风车进行换热升温。而换热后的 热煤油通过回油管回到锅炉。当烘箱不需要加热时, 热煤油通过三通磨片阀回到回油管上在工艺跨过换 热器 。
B、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拆装时要缓慢用力,防止用力过猛损坏螺纹或涂头其他部位。 2、一般清洗前后,涂头两侧的微调节螺栓不需调节。清洗、拆装过程中不得拧 紧或旋松该部分相关螺栓。 3、安装填充板条时,刀片要轻轻用力,防止划伤CED刀口。
现阶段试制注意重点及经验总结
CL CCL 2-L 复合膜 补强板 纯胶
CL
就目前试制的情况看来,离型力与压合压力、 压合温度没有特定的关系。 这和各个离型纸使用的离型剂有关。 含硅的离型剂,压合压力温度↑离型力↑,其 离型力随储存时间会上升; 不含硅的离型剂,离型力不随压合压力温度 的变化,储存后亦不变化。
CCL
对于薄板,尺寸安定性相对重要,所以其张力设置 以最小极限。 PI: 表面自由能,判断是否电晕的标准,现阶段以进口PI 不需要电晕,内陆PI需要电晕。 静电问题,PI本身静电较大再加上电晕,就会造成涂 布不良,有斜纹缺失,解决方案就是不电晕(进口 PI)或者是选择一面电晕(PI有可能出现正反面表 面自由能大小不一的情况)。 铜箔: 预热轮温度(现阶段各种铜箔适用的最佳温度不相 同)。
轮具说明
1、导轮(guide roll):用与改变膜的走向的固定轮。 导轮( roll) 导轮 2、清洁轮(dust collect roll):在涂布或压合前对所发送的 清洁轮( roll) 清洁轮
基材进行清洁处理,依靠手轮调整轮与基材的贴合力大小。
3、压合轮(laminate roll):由轮具两侧的气缸提供压合动力, 压合轮( roll) 压合轮
CED间隙(2) 间隙( ) 间隙
修改原则:①间隙偏小,则将原点值减少相应偏差值的。
②间隙偏大,则将原点值增加相应偏差值的。 e、切换浮动面板到CED画面,按"origin"进行原点重新校正,然后再按 “start”键进行间隙调整,稳后用0.2mm的塞尺进行测量(原DR SIDE 与OP SIDE 间隙仍为200m)。如没有合格则重复c、d直到0.2mm的塞 尺刚好能塞进。 E、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a、塞尺测量时,只能在涂头两端测量,以免中间被磨伤影响质量。 b、CED涂头每拆装一次或停机后开机前需校准一次。 c、塞尺测量时要间隙适当,不能过紧或过松。 d、在校正过程中,要相互协调。非相关人员不得操作,以免发生安全 事故,同时注意工具不要刮伤涂头表面。 E、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 修正原点数据后,按“origin”键无法归到新原点位置时,把间隙控制方 式改为手工方式,在“Reset Alarm”画面用手工改变一下CED Gap值, 再调回自动状态,按“origin”进行校正。
2-L
现阶段难点在于1/3OZ铜箔的2-L。 张力设置:张力加的较大,在烘箱运行时会出现波 浪形,导致TD方向印痕,现阶段运行时以小张力运 行为好。 风车转速:前3节烘箱风量较大容易产生TD方向印 痕,现阶段以1000以下为宜。 烘箱温度:根据经验后面4节高温烘箱最高温度不 要超过180℃,不然会出现〈火山口〉之异常。
制二段培训材料
涂布工艺流程概述 烘箱原理 涂布头 现阶段试制注意重点及经验总结(06.4)
涂布工艺流程概述
1、工艺流程及穿膜示意图; 2、轮具介绍; 3、收料、发送单元介绍;
返回
涂布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1#发送 发送 1#引料 引料 清洁 涂布
2#发送 发送
2#引料 引料
压合
蓄布
引出
卷取
CCL穿膜示意图
CED的清洗与拆装 的清洗与拆装
A、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a、先将涂头下降并将供胶泵软管卸下。 b、将触膜屏中CED控制打到手动位置。 c、将涂布头清洁保护罩卸下。 d、将CED连接机台的快连接扣环取下。 e 、装好CED移动滑道,旋转支撑手轮(左旋)使滑道支撑杆上升将CED支撑起 来。
滑出CED至CED专用平台小车上,移至涂布室外用MEK擦去外部胶水。 取出内交角扳手将涂布头挡板、供胶接头、定位支撑板、胶槽连接螺钉全部卸下。 用MEK清洗胶槽、挡板、支撑板、护罩。 清洗完毕后,按涂布所需幅宽将胶槽用专用耐氟龙填充板条密封好,并在CED刀口用 刀轻轻将填充板条割平。 按拆散时卸下顺序将CED装好,并固定在涂布机上。使用时应重新进行间隙校正。
三通膜片阀的作用
三通膜片阀根据操作设定的温度自动感测 当前热煤油的温度,并计算换热到设定温度 需要的热煤油量,然后控制自身计量泵供油, 同时控制膜片阀开度以提供合适的换热煤油 量。如设定的温度大于当前热煤油的温度, 系统将进行报警,提示不能达到指定温度。 当系统达到指定温度时,三通阀自动切换工 艺,将热煤油直接导入回油管。
复合膜
电晕电流的选择,根据膜厚调整,现阶段以 1MIL→10A以下, 2MIL→15A以下, 3MIL→20A以下。 涂布时擦伤面的选择,擦伤面为涂布面。 收卷张力的设定,设置过大收卷时会产生整 卷的凹凸麻点。现阶段以最小值40为宜。 观察涂布首件是否有异常,由于内陆PI制程 的不稳定,需要时刻关注,及时发现异常。
补强板
涂布时擦伤面的选择,擦伤面为涂布面。 风车烘箱的调整,由于补强板进入烘箱时较 厚、较重,为了确保涂胶面和PI面不碰到烘 箱的上下喷嘴,在切换制程时(如切换不同 厚度的补强板、涂布完切换穿膜PET时)需 要及时调整,以免发生擦伤。
纯胶
离型力部分参考CL。
与压合电热轮共同完成涂布基材、胶、压合基材的压合工作。
4、EPC轮(EPC roll):接受感应系统输入的信号,通过改变轮 EPC轮 EPC
具方向以达到对边的目的。
5、张力轮(tension roll 张力轮(tension roll):感测膜加载在轮上的压力大小,并将 张力轮
信号送入系统,由系统根据设定的张力情况控制跳动轮增大或减少张力。
返回
CED涂头 涂头
结构示意图
调整涂布头侧面微变形 内六角螺栓 进料口
滚轮 偏心轮
司服马达 机械所定螺栓 快连接示意图 (中间有定位沉孔) 测试垫铁 拆装手轮 微调手轮 拆装手轮 气缸
结构说明
结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支撑板形式:采用的为快连接形式,其中两端的快 连接有定位锥形沉孔及凸面法兰结构。中间支撑板 起支撑作用。 手轮作用:两侧的手轮用于涂布头清洗时拆装用, 中间的微调手轮用于涂布头变形时的微调节。一般 情况下不得调节。 机械所定螺栓作用:两侧的机械所定螺栓设定值 30m,两侧的传感上限为35m,当传感失灵后起 保护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