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2多选 20分3简答9个*5=45分4判断分析(类似简答、概念演化)3个*5=15分5案例分析2个*10=20分Chapter 1【简答①商法的特征】1、商法调整行为的营利性特征。
商主体身份之确立、商行为只界定、商活动之目的和立法和司法之原则,无不以营利有关。
2、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调整的对象仅适用于履行了商事登记而具有商主体资格的人,或者仅适用于商行为。
3、商法规范较强的技术性和易变性。
如票据法中关于票据之文义性、要式性、背书行为等的行使;保险法中关于保险费用、保险金额、保险标的、损害赔偿的评估;公司法中关于公司机关、公司股份、公司债券、公司财务会计;海商法中关于共同海损、理算规则等等都涉及技术性问题。
如证券法中商事交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商法与一般法律相比,其修改更为频繁。
4、商法的公法性。
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但含有大量的公法性条款,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而干预商事交易活动的规范,如商事登记、商号等。
5、商法的国际性。
【简答②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1、商主体类型法定。
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在组织形式上由法律予以明确设定,非经法律设定者不得享有商主体资格。
2、商主体内容法定。
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的财产关系和组织关系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3、商主体公示法定是指商主体的成立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公示,以便交易第三人及时知晓。
【简答③交易简便、迅捷原则】1、交易简便。
各国商法在商行为方面一般采取要式行为方式和文义行为方式,并通过强行法和推定法对其内容预先予以确定。
2、短期时效。
商法对于各类商事请求普遍采取不同于民法上时效期间的短期时效,如票据请求权、货物买卖中瑕疵责任等,短期时效制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迅速行使权利,以保证交易迅捷。
3、定型化交易规则。
如广泛采用票据、提单、保险单等,通过这些要式文件,使法律行为标准化、定型化,从而简化了权利转让和权利认定的程序。
【简答④鼓励交易原则充分体现在商法其他一系列原则和制度中的主要表现】1、通过确立商法的其他基本原则2、最大可能维护交易的有效性3、对于有过错或失误的交易行为,最大可能地为交易行为人提供补救机会【简答⑤交易明确、安全原则中,通过对商事交易条件采取what法律规制,通过法律积极干预确保交易安全】强制主义、公示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等【论述①商法原则】1、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①商主体类型法定。
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在组织形式上由法律予以明确设定,非经法律设定者不得享有商主体资格。
②商主体内容法定。
是指可以进行经营活动的商主体的财产关系和组织关系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③商主体公示法定是指商主体的成立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公示,以便交易第三人及时知晓。
2、公平交易原则①商事交易主体地位平等。
②诚实信用。
③情势变更3、交易简便、迅捷原则①交易简便。
各国商法在商行为方面一般采取要式行为方式和文义行为方式,并通过强行法和推定法对其内容预先予以确定。
②短期时效。
商法对于各类商事请求普遍采取不同于民法上时效期间的短期时效,如票据请求权、货物买卖中瑕疵责任等,短期时效制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迅速行使权利,以保证交易迅捷。
③定型化交易规则。
如广泛采用票据、提单、保险单等,通过这些要式文件,使法律行为标准化、定型化,从而简化了权利转让和权利认定的程序。
4、鼓励交易原则鼓励交易原则充分体现在商法其他一系列原则和制度中。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通过确立商法的其他基本原则②最大可能维护交易的有效性③对于有过错或失误的交易行为,最大可能地为交易行为人提供补救机会。
5、交易明确、安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在商事交易活动中,交易各方互负提示义务。
②禁止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③通过对商事交易条件采取强制主义、公示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等法律规制,通过法律积极干预确保交易安全。
【简答⑥商法体系由哪些商事法律制度构成?】1、商主体制度2、商行为制度3、公司制度4、破产制度5、票据制度6、证券制度7、保险制度8、海商制度【简答⑦我国商法的渊源】主要有制定法、立法和司法解释、商事自治法。
1、法律2、行政法规3、地方性法规4、国际条约、国际惯例5、立法解释6、司法解释7、商事自治规则【简答⑧商事自治规则具体形式主要有?】1、公司章程2、交易所业务规则3、一些商主体预先制作的定型合同条款Chapter 2【简答⑨商主体分类】区分点:从经营活动的种类和法律表现状态考虑1、依照商主体的组织结构形态或特征,即是自然人还是组织体以及组织形态等形式状况,商主体分为商个人、商法人、商合伙。
2、依照法律授权或法律设定的要件、程序和方式,商主体分为法定商人、注册商人、任意商人。
3、依照经营者的法律状态和事实状态,商主体分为形式商人或固定商人、拟制商人、表见商人。
4、依照经营者的经营规模,商主体分为大商人或完全商人和小商人。
5、依照经营种类,商主体分为制造商、加工承揽商、销售商、供应商等。
6、依照商主体资产的权利状态,商主体分为个体经营者、企业、商人使用人等。
【简答10 商法人的分类】1、国有商法人2、集体商法人3、合营或合资商法人4、私营商法人5、外商投资商法人【简答11 我国商合伙的类型】1、个人合伙2、合伙型联营3、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简答12 我国商个人的类型】1、个体工商户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自己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
2、个人独资企业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3、私营独资企业指企业资产归一个人所有和控制,雇佣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简答13 商中间人类型】1、代理商指一种独立的商事经营者,接受委托,固定地为其他业主促成交易或以其他业主的名义缔结交易。
2、居间商指为获取佣金而从事契约缔结之促成活动的商人。
3、行纪商指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受托人)购买或销售货物、有价证券并以其作为职业性经营的人。
【简答有限公司VS 无限公司】【简答个人独资VS 一人公司】【严格责任主义的意思】Chapter 3【简答14 商行为的分类】1、绝对商行为与相对商行为2、单方商行为与双方商行为3、基本商行为与辅助商行为4、固有商行为与推定商行为【简答15 绝对商行为 VS 相对商行为】1、绝对商行为是指依照行为的客观性和法律的规定而必然认定的商行为。
它不以行为主体是否为商主体和行为本身是否具有营利性为认定要件,仅以行为的形式为认定要件。
通常由法律限定列举,不得作推定解释。
2、相对商行为是指依照行为的主观性和行为自身的性质认定的商行为。
它以行为的主体是否为商主体和行为本身是否具有营利性为认定要件。
凡是由商人所从事的营利性行为就是商行为。
从事商行为的人都是商人。
( F )【简答16 基本商行为 VS 辅助商行为】 or选择1、基本商行为是指直接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商行为。
如买卖商行为。
2、辅助商行为是指其行为本身并不直接达到商主体所要达到的经营目的,一种从属性商行为。
如广告行为、代理行为。
Chapter 4【判断①商事登记】是指商主体or商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其主体资格,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机关审查核准,并将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薄的法律行为。
【简答17 商事登记法律特征】or选择1、创设性。
商事登记是导致商主体设立、变更或终止的法律行为,其目的在于获得商主体资格和能力发生变化的结果。
2、要式性。
商事登记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他必须按照法定要求将法定事项在法定主管机构办理。
3、公法性。
商事登记本质上是国家利用公权干预商事活动的行为,是一种公法上的行为。
4、公示性。
由于商事登记结果导致商主体资格变化,登记行为本身是创设和确立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因此它又是商主体不可缺少的部分。
【简答18 商事登记立法原则】1、放任设立原则2、特许原则3、核准原则4、准则原则5、严格准则原则【简答19 商事登记意义】or【案例①】1、它使商主体得以成立和存续,获得合法资格,使交易相对人的交易和国家对商事活动的管理有明确的对象;2、它有利于商主体公示自己的经营身份、经营状况、经营能力,确立经营信誉。
3、它有利于交易相对人or社会公众通过合法途径在登记机关查阅到商主体的实际情况,从而理智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交易行为。
4、它有利于国家及时了解商主体的设立和经营状态,更好实现整个国家上市活动的宏观规划,建立商事经营的法律秩序。
【案例②商事登记管理机关の四种模式】or选择1、法院。
德国、韩国2、法院和行政机关。
法国3、行政机关or专门设立的附属行政机构。
美国在州政府秘书处、英国、日本在地方法务局。
4、专门注册中心和商会。
荷兰5、在我国,商事登记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特殊管理,即实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登记管理的原则。
【简答20开业登记】根据法律的规定,商主体开业登记通常涉及以下内容:①名称登记②出资人登记根据法律规定,不享有出租人资格的组织和个人是:党政机关、军队、武警部队;会计、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公司不得持有本公司的股份;企业法定代表人不得成为所任职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③住所登记住所是商主体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④法定代表人登记⑤注册资金登记⑥章程登记⑦企业的类型和经济性质⑧经营范围登记【简答21 商事登记的种类】1、开业登记根据法律的规定,商主体开业登记通常涉及以下内容:⑨名称登记⑩出资人登记⑪住所登记⑫法定代表人登记⑬注册资金登记⑭章程登记⑮企业的类型和经济性质⑯经营范围登记2、变更登记3、注销登记导致商主体终止经营的原因主要为四项:①解散②歇业如果商主体成立后无正当理由在一定期限内(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居委6个月)未开业or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一定期间(公司为6个月,非公司企业为1年),视为歇业。
③被撤销④宣告破产一般说来,商事登记包括以下几种:(1)开业登记。
又称设立登记,是指商主体的创设人为设立商主体而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由登记机关办理登记的法律行为。
(2)变更登记。
商事登记机关对已成立之商主体,因其自身情况发生变化,变更已登记事项的法律行为。
(3)注销登记。
登记机关依法对被终止经营的商主体,收缴营业执照、公章,撤销其登记注册号,取消其商主体资格或经营权的法律行为。
【简答22 商事登记的程序】1、名称预先核准登记2、申请3、受理4、审查5、核准发照6、公告【简答23 商事登记的效力】商事登记是各类商主体成立的必要条件,未经商事登记程序,行为人即使实施了商事经营活动,也不得享有商人的权利,同时也不必履行商人的义务,该行为可认定为无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