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梨根质量标准内容1、名称藤梨根拼音:Tengligen2、来源藤梨根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或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Planch的干燥根。
全年可采挖,洗净,趁鲜切片,晒干。
主要分布区为陕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河南、安徽等地【2】。
3、性状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1.5~4 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抽沟及不规则的纵裂纹和横裂纹,皮部常断裂而露出木部,粗糙,偶有支根残留;质硬,难折断,断面不整齐,皮层略红棕色,略呈颗粒性,并有白色胶丝样物(粘液质),尤以皮部内侧为甚。
木部淡棕色,密布小孔(导管),髓直径约0.4 cm,髓心多呈膜质片层状;气微,味淡,微涩。
4、鉴别(1)显微鉴别:1 根横切面木栓层颇厚,通常仅见残存的木栓细胞,其间有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4列;栓内层狭窄,韧皮部较宽广;大型黏液细胞含2种草酸钙针晶:一种针晶长而粗,另一种较短而细。
韧皮纤维木化,成束或散在,射线细胞1~4列。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占根半径的1/2,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组成,均木化;并可见同心轮层,木射线细胞径向延化。
薄壁细胞含少量淀粉粒。
2 粉末方法:粉末显微鉴别:取样品粉碎,过四号筛,水合氯醛甘油试液装片,OlympusBX-50生物学显微镜观察并照相黄褐色,气微,味苦涩。
草酸钙针晶较多,散在或成束存在于大型黏液细胞中。
针晶有2种:一种较细,长44.5~273 μm;一种较长而粗,长217~569 μm,直径3.5~10.2 μm。
石细胞黄绿色,2至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圆形,长32.5~116 μm,壁厚3.5~12 μm,孔沟明显,孔纹圆形。
木纤维淡黄白色,成束或单个散在,或与射线细胞相连,主为纤维管胞,甚长,多成碎段,直径12.5~41.5 μm,具缘纹孔较大,纹孔口斜裂缝状;多数胞腔壁具有细密螺状交错的纹理。
木栓细胞较多,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壁厚0.5~15.3 μm,常见小型木栓细胞伴随,或与石细胞群相连。
韧皮纤维灰绿色,多2~3个成束或单个散在,呈长菱形,末端钝圆,直径12~48.5 μm,壁厚6.5~24.2 μm,木化,孔较细密。
木射线细胞灰绿色,多成群,呈类长方形,长68.5~129 μm,壁厚3.5~7.5 μm,木化,孔沟极细密,纹孔多椭圆形,多排列成行。
导管较大,多破碎,网纹或具缘纹孔。
淀粉粒较少,单粒多呈圆球形,脐点点状;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
(3)一般理化鉴别荧光试验①药材横断面置紫外光灯(254 nm)下,皮部呈淡紫色,木质部呈淡紫色荧光。
②分别取木部与皮部95%乙醇浸液观察荧光,木部呈淡紫色,皮部呈深紫色。
2.取本品粉末少许置滤纸上,加5%氢氧化钠溶液2一3滴,将该滤纸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粉末周围呈现黄绿色环带(久置后为亮蓝色)。
(4)色谱鉴别薄层层析取药材粗粉10 g,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并于40 ℃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复用95%乙醇热溶,稍冷,即有沉淀析出,过滤,滤液浓缩,又析出沉淀,过滤,浓缩,如此反复数次,得适当体积,备用。
取上述制备液并与猕猴桃根做比较。
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湿法铺板,110 ℃活化30 min,以二氯甲烷-甲醇(14∶1)为展开剂,展距14.5 cm。
结果置紫外光灯(254 nm)下观察,猕猴桃根有8个斑点,靠近原点的一个斑点荧光极明显,亮黄绿色。
软枣猕猴桃根有6个斑点,均与前者Rf 值相同。
用10%KOH醇甲液显色后,二者均有一斑点消失,其余斑点为红色。
(5)光谱鉴别紫外吸收光谱取藤梨根粉末0.5g (40目),分别加氯仿和95%乙醇各10mL,超声提取30min,过滤,滤液分别稀释4倍和50倍,置1cm石英比色皿中,以相应溶剂作空白,测各自紫外吸收光谱(扫描波长范围200一4(X)nm,取样间隔0.5nm,快速扫描),结果分别在282.0、240.0nm及280.0、20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图5)薄层板上,分别以A展开剂系统:氯仿一乙酸乙酯(8: 2),B展开剂系统:石油醚(30~60℃)一甲酸乙酯一甲酸(15:5:l)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有一黄绿色斑点。
混淆品猫人参猫人参又称痈草、猫气藤、沙梨藤,为猕猴桃科植物对萼猕猴桃(镊合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 Dunn或大籽猕猴桃A. macrosperma C.F.Liang的根。
其味苦、涩,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疖、祛风除湿的功效,主要用于股骨头坏死、骨髓炎、疮疡肿毒、深部脓肿、肝硬化黄疸腹水、上呼吸道感染、白带多、麻风病等,民间常用于消化道肿瘤。
猫人参白货饮片为斜向圆形或半圆形厚片,直径一般小于2 cm;周边外表皮呈淡灰黑色,纵向抽沟明显,皮孔偶见。
皮部灰白色,菲薄,无石细胞群;木质部黄白色,或略带淡紫色,导管细小,明显;中央有白色的髓(实心),味淡而后麻。
猫人参红货饮片为斜向圆形或半圆形厚片,直径一般小于2 cm。
周边外表皮粗糙,紫红色或紫褐色,有纵皱但不开裂,皮孔偶见。
皮部棕红色;木质部浅棕色,导管明显;中央有白色颗粒状的髓,味淡而后麻。
简单理化鉴别:254 nm紫外光灯下藤梨根的水浸液有较强荧光,猫人参水溶液几无荧光。
鉴别要点:猫人参切面皮部白色针晶少,但可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口尝味微苦。
藤梨根皮部可见白色颗粒状的石细胞群及大量的白色针晶,口尝无苦味。
5、检查•杂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A杂质检查法进行试验,计算供试品中杂质的含量(% ),•水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项下规定,用烘干法测定。
取供试品2~5 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 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 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 h,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下干燥1 h,冷却,称重,至连续2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 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结果见表4••灰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项下规定[3]。
取供试品3~5 g,置炽热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 01 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称定重量。
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结果见表2。
•酸不溶性灰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K酸不溶性灰分进行试验,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重金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E重金属检查法进行实验,测定供试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砷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B铅、镉、砷、汞、铜测定法进行实验,测定供试品中砷盐的含量。
•农药残留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Q农药残留量测定法进行实验,测定供试品中农药残留量。
•有关的毒性成分•浸出物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进行试验,计算供试品中浸出物的含量(% ),6、含量测定①测定指标的选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②测定方法选择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无水芦丁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0.268m g的溶液。
吸取该溶液0、1、2、3、4、5 mL,分别置25 mL容量瓶中,加水至6 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静置6 min;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 m in;加4.3%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 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 A),在波长500 nm处测定吸光度。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和图1。
供试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精确移取各样品溶液1mL,置2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6 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 mL,摇匀,静置6 m in;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 min;加4.3%氢氧化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 in,在波长500 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算出样品中总黄酮含量。
③方法学考察提取、分离、纯化条件的选定提取方法:甲醇索氏提取法取藤梨根粉末, 过60目分样筛,分别精密称取1.0060 g、1.0092 g、0.999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100 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转移至10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条件的选定在波长500 nm处测定吸光度•线性关系•稳定性试验按供试品总黄酮含量测定项下所述方法,分别在0 h、1 h、2 h、3 h、5 h不同时间点进行检测,SR为0.7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5 h内是稳定的。
•精密度试验按供试品总黄酮含量测定项下所述方法,测定其吸光度,连续测定5次,其SR为0.35%。
•重现性试验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供试品总黄酮含量测定项下所述方法,分别测定其吸光度,SR为0.58%,结果表明重复性好。
•回收率试验精确移取0.5 mL样品溶液5份置25mL容量瓶中,,分别准确加入芦丁对照品甲醇液0.5mL(0.268mg/mL),按供试品总黄酮含量测定项下所述方法,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回收率,其回收率为100.08%(n=5),SR为0.95%。
•代表性样品的测定结果按2.2项下所列方法对各提取方法所得样品进行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测定,结果见表2。
④含量限(幅)度的制定①测定指标的选择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测定挥发油的含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进行试验,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醇浸出物的含量②测定方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③方法学考察提取、分离、纯化条件的选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6. 25 mg,置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混匀,得0. 25 mg/ml的熊果酸对照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采用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佳方法进行提取,取药材粗粉(过24目筛)约1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80%乙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次, 40 min/次,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合并两次滤液,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条件的选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hermoHypersilBDSC18色谱柱(5μm, 4. 6 mm×250 mm);柱温为20℃;流动相为乙腈-0. 1%磷酸水溶液(85∶15);流速为1. 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理论塔板数(以熊果酸计算)不低于6 000。